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论乡村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

发布时间:2017-09-18 07:05

  本文关键词:论乡村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


  更多相关文章: 乡村发展 艺术实践 艺术审美 社区自治 乡村居民 精神家园 艺术形式 公共空间 价值取向 西南地区


【摘要】:正公共艺术在上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逐渐发展壮大。今天,公共艺术的现场不仅在城市,而且还出现在乡村。艺术家深入乡村进行在地艺术创作,针对乡村现场进行批判性对话。一方面,这些艺术家试图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乌托邦的栖居之地;另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艺术实践,建立乡村共同体,帮助乡村居民进行社区自治。在近年来的乡村公共艺术实践中,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过多,他们不注意与村民实际情况联系。造成目前的乡村公共艺术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乡村发展;艺术实践;艺术审美;社区自治;乡村居民;精神家园;艺术形式;公共空间;价值取向;西南地区;
【分类号】:J124
【正文快照】: 公共艺术在上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至90年代之在历史上的宗教造像中,雕刻工匠选择依山凿石,将艺术与间逐渐发展壮大。今天,公共艺术的现场不仅在城市,而且自然山水结合呈现出艺术向公共空间开放的特点。在传统民还出现在乡村。艺术家深人乡村进行在地艺术创作,针对乡间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厚立;葛佳渊;;市场经济与乡村发展的新诠释[J];读书;1992年09期

2 黄静;;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关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旅游纵览;2009年05期

3 陈晓华;张小林;梁丹;;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4 马维强;常利兵;;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乡村——“中国乡村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3期

5 廖杏子;;乡村卷[J];泉州文学;2013年06期

6 渠桂萍;;跨越时代的“三农”对话——评王先明的《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J];史学月刊;2014年04期

7 陶双宾;林李楠;;清末废科举与乡村发展困境——一个基于考试社会学的讨论[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肖英奎;;乡村发展情况的典型调查及文化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9 陈燕萍;;乡村档案记忆建构路径[J];浙江档案;2013年02期

10 王萌;;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浩;;世界级城市都市圈内乡村的演变及作用——以东京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秦红增;;文化农民:新世纪乡村发展的主导者[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3 赵德余;方志权;;农民观念中的乡村发展及其公共性问题——关于发达地区乡村农民的田野调查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含义[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4 赵孟营;;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社会建设的基层动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龙花楼;邹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转型发展评价[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郑卫东;;中国乡村“双轨政治”的变迁[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8 黄尧;;巴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赵西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及其构建——科学发展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另一种剖析[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祥萍;;欧洲“新内源性”乡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时阳 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刘德谦;乡村旅游与城市文明(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郑克文;国外的乡村旅游[N];广西日报;2006年

4 记者 阮春生;让偏远群众生活更美好 让边际乡村社会更和谐[N];丽水日报;2010年

5 市旅游局党组中心组;发展乡村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N];柳州日报;2011年

6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李素梅;如何提升乡村酒店产品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广西大学商学院 王超恩;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措施[N];广西日报;2011年

8 黄惠元 福建省将乐县纪委、监察局;联创帮扶助推乡村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朱永华 通讯员 郑立新 黄松柏;学习,成企业和乡村发展“共同引擎”[N];湖南日报;2012年

10 李培远    ;导入乡村发展“路径图”[N];贵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纪程;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董少平;乡村治安治理中的组织与权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许飞;福建省乡村人居林结构特征与构建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丽;河南省乡村发展区域差异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广;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红涛;中国与巴西乡村发展历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翟媛;乡村度假发展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张婕;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乡村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光;吉林省乡村电子农务网络平台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姚龙;从化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彭正海;参与创造治理:公民参与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9 邢亚军;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耿少龙;文明乡村:桂西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74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874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