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北五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北五省区 红色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开发路径
【摘要】:“红色”在近代以后被赋予了革命的象征意义,但当代的“红色文化”的概念远远超过了“革命文化”,综合官方定义与学者研究,可以将红色文化定义为1840年以后,由先进中国人尝试进行拯救中国、改造中国活动时所创造的精神与物质文明财富的总和;红色文化遗产即是指自1840年以来,由先进中国人尝试进行拯救中国、改造中国活动时所创造的可以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步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存。 国际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共识,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起步晚,但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旅游开发则是对红色文化遗产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丰富,红色旅游发展成绩较为突出,但是这些地区在开展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红色旅游开发工作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要出现了法规制定不完善、法规强制力低、保护资金来源单一、宣传工作落后、遗产保护工作者角色混乱等问题,通过修正文物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程序、拓宽保护资金获取渠道、建立保护资金使用考核机制、改善文化遗产宣传工作机制、明晰保护工作执行者与参与者责任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红色旅游开发工作的主要问题为红色旅游景区战略布局不合理、景观产品设计落后、红色旅游产业链带动力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景区经营管理体系混乱等。通过统筹完善红色旅游开发空间布局;通过对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动力分析,针对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具体条件,建立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开发者可根据这一评价体系对某一旅游资源单体或组合做出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宜的开发路径,,同时根据红色旅游应具有的功能构建创新红色旅游开发战略指导思想;通过分类建立红色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绩效评价机制则可有效地改善当前红色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状况。
【关键词】:西北五省区 红色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开发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592.7;G124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引言12-30
- 一、相关概念界定12-18
- (一) 红色文化12-14
- (二) 文化遗产14-16
- (三) 红色文化遗产16-17
- (四) 红色旅游17-18
- (五) 西北五省区18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18-25
- (一) 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背景18-21
- (二) 红色文化认知与保护利用现状21-23
- (三) 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开展相关政策23-24
- (四) 选题及研究意义24-25
- 三、研究综述25-28
- 四、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28-30
- 第二章 西北五省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问题研究30-44
- 一、西北五省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研究30-31
- 二、西北五省区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31-36
- 三、西北五省区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36-37
- 四、西北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37-44
- (一) 法规制定与执行问题37-39
- (二) 保护资金来源与使用39-40
- (三) 宣传与认知40-42
- (四) 保护参与方42-44
- 第三章 西北五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44-50
- 一、修订保护规划制定与执行程序44-45
- 二、拓宽保护资金的获取渠道 改善保护资金使用机制45-46
- 三、改善文化遗产宣传工作机制46-47
- 四、明晰保护执行参与者责任47-50
- 第四章 西北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与问题50-70
- 一、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开发现状50-61
- (一) 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景区统计50-57
- (二) 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线路统计57-59
- (三) 西北五省红色旅游市场现状59-60
- (四) 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现状60-61
- 二、西北五省区红色旅游开发问题初探61-70
- (一) 红色旅游景区战略布局与发展导向61-63
- (二) 景观产品策划与设计63-64
- (三) 旅游产业链带动64-65
- (四) 配套基础建设65-66
- (五) 经营管理问题66-70
-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对策研究70-92
- 一、统筹完善红色遗产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71-73
- (一) 突出开发重点加强传统核心71
- (二) 注重发展变化创造功能新核71-73
- (三) 区域带动开发老区73
- 二、建立西北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73-76
- (一) 西北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动力因素73-74
- (二) 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74-76
- 三、西北五省区红色文化遗产开发途径76-82
- (一) 事业主导型开发途径与方案78-80
- (二) 产业主导型开发途径与方案80-81
- (三) 红色文化遗产作为可利用元素出现的综介利用方案81-82
- 四、构建创新性红色旅游产品设计思想82-85
- (一) 红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有的功能82-83
- (二) 构建功能视角下的红色旅游产品创新思路83-85
- 五、分类建立红色旅游景区的运营与绩效评价机制85-87
- 六、设计合理的红色旅游主题线路87-89
- 七、其他相关措施89-92
- 结语92-94
- 参考文献94-98
- 致谢98-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新新;;浅析红色文化建设与发展[J];理论导报;2011年04期
2 曹文斌;;析红色文化品牌竞争态势[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王雅卓;李如萱;陈然;;以西柏坡品牌建设带动河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汤家庆;;红色文化研究与纪念馆发展[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3年02期
5 禹玉环;;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研究[J];大舞台;2013年12期
6 刘建平;韩燕平;;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辨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曹智荣;三朗罗尔伍;;阿坝州红色文化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J];四川档案;2006年05期
8 伍延基;王计平;;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钟利民;刘丽;;红色文化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老区建设;2009年02期
10 ;火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江西红色文化叫好又叫座[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明权;;试析“红色文化”的几个特点[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封振国;李敏翠;;互融与双赢——谈河北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多元化发展机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科研管理部调研组;刘金田;唐斫;高阳;;江西省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C];2011年
4 韩江华;;文化大繁荣 红色添光彩——对贵州省铜仁地区红色文化建设之浅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封振国;;结合“大西柏坡”建设谈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开拓[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6 肖先治;;简论红色文化与贵州“精神高地”的构建[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虹;;对毕节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敏;张小明;;关于红色文化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9 黄先友;何敏;;红色文化 构筑精神高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10 洪芳;;河北省红色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胜军邋陈志刚;永顺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N];团结报;2007年
2 记者 邢兆远邋通讯员 郇恒赛;临沂凭红色文化孕育发展强势[N];光明日报;2007年
3 彭光华;奋力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N];江西日报;2008年
4 李芝兰;地震区域内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姜天骄 姜建明;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倩倩;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威海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章军 刘建华 刘阳 马跃峰 崔佳;红色文化,如何更红?[N];人民日报;2010年
8 叶桉;红色文化奠定绿色崛起之基[N];江西日报;2010年
9 傅尹;更多红色文化遗产还需保护[N];广元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胡日查 实习记者 徐e
本文编号:902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90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