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特色文化产业:关东古巷的城市品牌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特色文化产业:关东古巷的城市品牌价值研究
【摘要】:现代文化产业是近年来我国新兴起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展开的新型产业。文化产业在依赖城市的作用而获得繁荣发展的同时,城市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必要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名城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重要的发展目标。哈尔滨这座蕴含多元综合文化元素的城市,将一个又一个历史与现代元素结合的文化产业展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面前。打造哈尔滨自己的具有色彩性、独特魅力的城市,同时哈尔滨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作为城市品牌走向世界的特殊符号。我国历史文化的遗产有着近五千年的历史,凝聚了中华古国自己的特色。哈尔滨记载着百年的历史地缘政治,却可追溯到千年的历史文明。“千年金源,百年关东”,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地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直到巴洛克文化的入住,才给哈尔滨这座历史之都增添了一抹异国文化色彩。闯关东,在东北人民心中无疑是一段蕴藏血泪的悲惨历史,同时也是一次历史进程中移民的壮举。闯关东是构成关东古巷的文化基调,以山东为主要流动人口力量,迫于政府的压迫而闯入东三省一代。带来了山东人的热血、情怀、文化、习俗等等,与地广人稀的东三省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闯关东文化。笔者在通过研究关东古巷的整体与各部分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同时,探讨关东古巷在哈尔滨的城市品牌打造中的价值体现。更大限度的将城市品牌的价值、重要性凸显出来。关东古巷作为哈尔滨文化产业中较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部分,承载了东北地区的最具历史文化的地方,将浓缩的历史融于仅万平的长廊之中;但从现实出发,这小小的古巷可以体现出多方面的价值,无论是美学方面还是经济学方面,都可能被打造成哈尔滨的城市品牌推广出去。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闯关东的历史脉络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闯关东的移民文化入手。将多元文化融合的闯关东情结进行梳理,并将对关东古巷中特色文化产生的建筑艺术特色、美食情节、特色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探寻关东古巷——这一具有东北闯关东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城市品牌存在的艺术魅力和特殊价值。关东古巷这一文化产业的建成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特殊的历史文化缩影注定蕴含了悠久历史的多元文化。自开放以来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外地游客来到关东古巷,感受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品其关东特有的特色美食、感受百年的闯关东文化。这古老建筑的的艺术魅力正影响着哈尔滨的发展,并带给外地游客特有的文化氛围。哈尔滨这座历史悠久,融合多元文化的城市,一直都被世界所关注着。文化产业作为特殊的产业分支,给城市创造出了更多意想不到的价值。关东古巷作为哈尔滨特有的文化产业,成为了哈尔滨人回忆的一部分,成为了外地游客了解哈尔滨、闯关东的一道桥梁,更成为了哈尔滨特色文化产业的符号。关东古巷将哈尔滨装扮成为具有独特的、多元的、新颖的、不可取代价值的城市品牌符号。
【关键词】:关东古巷 闯关东文化 城市品牌 多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一、本文课题背景及意义10
- 二、本文国内外文献综述10-12
- 三、本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12-13
-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3
- 五、本文研究基本脉络13-15
- 第二章 关东古巷——多元文历史文化内涵15-25
- 一、闯关东文化一脉相承15-18
- 二、金源文化打造文化基调18-19
- 三、少数民族文化构建文化特色19-25
- 第三章 关东古巷——城市品牌刻画25-39
- 一、关东古巷的建筑视觉体验25-33
- 二、关东古巷的多重味觉体验33-35
- 三、关东古巷的民俗文化体验35-39
- 第四章、打造关东古巷的城市品牌价值39-43
- 一、人文价值40
- 二、经济价值40-41
- 三、美学价值41-43
- 参考文献43-46
- 结论46-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扩;潘中立;郑道远;石娟娟;曹武;;论体育与城市的整体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李正爱;;江南城市经济与艺术文明[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3 ;《城市观察》2012年总目录[J];城市观察;2012年06期
4 李运明;;西欧城市自治权与封建制度的解体[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5 赵德贵 ,张璇如;关于西欧城市和城市经济研究情况概述[J];史学集刊;1987年03期
6 宋平安;;明清时期汉口城市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刘宇赤;;城市精神的地方特色[J];决策探索;1992年02期
8 夏阳;;古代前期西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综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9 郭尚鑫;二战后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及其历史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0 杨超;论西欧中古城市产生的原因──兼评西方学者的学术观点[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体滇;;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评价[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2 杨重光;;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八大特点[A];中国城市经济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暨世博会与长三角城市联动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人选建议名单[A];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4 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前言[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5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文明[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胡楠;李志兰;;借势京津优化发展廊坊公共交通[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邓卫;;新世纪·新城市·新观点——对于21世纪城市发展的思考[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8 李萌;;武汉城市圈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铁臻;;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曹向宇;惠秀娟;田亚男;孔飞;;辽宁省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治理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言奇;城市“时间边疆”开发例说[N];北京日报;2004年
2 金铎;“宜居城市”重要元素应是和谐[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谭t熕,
本文编号:926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92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