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网络嵌入视角下创意产业区演化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22:00

  本文关键词:网络嵌入视角下创意产业区演化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区 嵌入性 现代性危机 演化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理性研究的倾向性,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追求金钱,以消费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却逐渐迷失在消费主义社会中。面对着这种过于关注自己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的现代性危机,应该增强文化与人格的熏陶,让文化和创意完全走入公众视野,充分满足日益富裕的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需要,才是有效解决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从网络嵌入视角出发,建议以创意产业区为抓手,推动创意产业区的建设嵌入到社区、嵌入到城市社会性发展中。论文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进展,然后通过中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对比,发现国外发达城市已经走出了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建设模式,更多关注城市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的全面均衡发展,而国内多数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还停留在园区建设阶段。针对国内1707家创意产业园区名称开展关键词提取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不一、从东部到西部产业区建设数量、发展规模及发展特色都存在显著差异。随后文章选取了北京、上海和南京为三个样本城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创意参与、创意消费、创意环境、创意影响等多方面考察城市居民对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认知评价情况。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城市创意形象的感知更多依赖文化遗产、建筑和旅游景区,新兴创意产业区的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开展因子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创意产业发展感知评价的13个影响要素可以降为5个因子,即“城市创意多维评价”因子、“居民创意参与度”因子、“个体创意消费”因子、“公共场所创意消费”因子和“去公园次数”因子。实证研究之后,文章基于网络嵌入性视角从功能升级和空间演化两个维度探讨创意产业区的演化机理,并构建了创意产业区运行机制模型。产业区功能升级要完整包括生产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种内涵,而在创意产业区空间演化过程中,要推动“创意产业区-创意产业带-创意城市-创意社会”演化路径的形成。最后论文就倡导培育创意产业区创新体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希望创意产业区能够以多维的社会网络作为支撑,加快全民创意社会的构建,让普通公众以更积极向上的轻松心态迎接直面而来的现代性危机。
【关键词】: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区 嵌入性 现代性危机 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1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引言13-22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3-16
  • 1.1.1 研究背景13-15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15-16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6-18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8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8-20
  • 1.3.1 研究内容18-19
  • 1.3.2 本文创新点19-20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20-22
  • 1.4.1 研究方法20-21
  • 1.4.2 数据来源说明21-22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22-38
  • 2.1 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区研究22-30
  • 2.1.1 概念界定22-25
  • 2.1.2 创意产业区研究现状25-30
  • 2.2 网络嵌入视角研究30-33
  • 2.3 城市与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研究33-37
  • 2.3.1 城市与产业集聚34-35
  • 2.3.2 城市空间与创意产业区35-36
  • 2.3.3 都市生活与现代性危机36-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中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38-61
  • 3.1 国外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38-47
  • 3.1.1 美国纽约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39-42
  • 3.1.2 英国伦敦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42-44
  • 3.1.3 法国巴黎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44-45
  • 3.1.4 日本东京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45-47
  • 3.2 国内城市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分析47-56
  • 3.2.1 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49-50
  • 3.2.2 华北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50-52
  • 3.2.3 华东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52-53
  • 3.2.4 华南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53-54
  • 3.2.5 华中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54-55
  • 3.2.6 西北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55
  • 3.2.7 西南地区创意产业区发展分析55-56
  • 3.3 中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分析56-59
  • 3.3.1 国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总结56-58
  • 3.3.2 国内城市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剖析58-59
  • 3.4 本章小结59-61
  • 第4章 京沪宁三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61-102
  • 4.1 京沪宁三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61-68
  • 4.1.1 创意产业发展基本情况61-64
  • 4.1.2 调查问卷情况概述64-65
  • 4.1.3 调查问卷信度评价65-68
  • 4.2 京沪宁三市创意产业发展问卷数据单项分析68-81
  • 4.2.1 对文化创意产业认知分析68-69
  • 4.2.2 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度分析69-71
  • 4.2.3 文化创意消费场所分析71-74
  • 4.2.4 市容市貌创意性表现满意度评价分析74
  • 4.2.5 创意集聚区作用分析74-76
  • 4.2.6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行业分析76
  • 4.2.7 城市文化创意符号认知分析76-78
  • 4.2.8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分析78-79
  • 4.2.9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分析79-80
  • 4.2.10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分析80-81
  • 4.3 京沪宁三市创意产业发展问卷数据交叉分析81-86
  • 4.3.1 性别和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81-82
  • 4.3.2 年龄和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82-83
  • 4.3.3 文化程度和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83-85
  • 4.3.4 居住时间和其他变量的交叉分析85-86
  • 4.4 问卷数据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86-100
  • 4.4.1 单因素(性别)方差分析86-87
  • 4.4.2 单因素(年龄)方差分析87-91
  • 4.4.3 单因素(文化程度)方差分析91-96
  • 4.4.4 单因素(居住时间)方差分析96-100
  • 4.5 本章小结100-102
  • 第5章 京沪宁三市创意产业发展居民感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02-112
  • 5.1 模型变量的说明102-104
  • 5.2 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104-106
  • 5.2.1 回归模型设立及效果评估104-105
  • 5.2.2 回归结果分析105-106
  • 5.3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106-111
  • 5.4 本章小结111-112
  • 第6章 创意产业区演化机理研究及政策建议112-125
  • 6.1 构建创意产业区社会网络112-116
  • 6.1.1 关系性嵌入与创意产业区功能演化112-113
  • 6.1.2 结构性嵌入与创意产业区空间演化113-115
  • 6.1.3 网络嵌入视角下创意产业区运行机制研究115-116
  • 6.2 培育创意产业区创新体系116-124
  • 6.2.1 统一全国创意产业分类标准116-118
  • 6.2.2 拓展创意产业公共展示空间118-120
  • 6.2.3 加快创意产业区品牌战略研究120-122
  • 6.2.4 培育宽松的创意氛围122-123
  • 6.2.5 加强创意产业区与周边区域联动优化发展123-124
  • 6.3 本章小结124-125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125-128
  • 7.1 全文结论125-126
  •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26-127
  • 7.3 未来研究展望127-128
  • 参考文献128-136
  • 附录A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调查问卷(北京市)136-140
  • 附录B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调查问卷(上海市)140-144
  • 附录C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调查问卷(南京市)144-148
  • 致谢148-149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绍雄;;广告创意的难言之隐[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年04期

2 郝秋月;;中国广告创意批评之现状分析[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年01期

3 张欣;高长春;;世博会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作用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6期

4 卜玉华;;广告创意之我见[J];记者摇篮;2009年04期

5 刘珂;;浅析广告创意[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7期

6 杨树;;以广告创意的不同演绎促进企业品牌形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7 管宁;;创新力培育与福建创意产业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郭玉川;;民间创意产业的崛起——创意集市[J];文艺争鸣;2010年10期

9 成光虎;;浅谈广告创意的策略与评估[J];大众文艺;2010年24期

10 王小荣;费利君;;创意与惊喜:论广告创意的本质和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慧敏;;创意产业的上海经验及对天津的启示[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2 童涵清;孙淑洋;;闽台体育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A];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舒雯;;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昌兵;;打造创意精品 铸就中国创意产业辉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辛;告别“旧创意”的时代[N];中国工商报;2005年

2 彭旭知;创意:一种巧妙的关联[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何晓明;浅谈广告创意的原则与法则[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黄旭辉;用创意之手“点字”成金[N];闽北日报;2010年

5 张宁;新传播环境下的广告创意[N];商务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益清;源和1916:面向世界的创意之都[N];福建日报;2011年

7 ;广告创意拒绝拷贝[N];经理日报;2003年

8 王海鹰;广告创意的误区与判断[N];中国工商报;2006年

9 胡立彪;为创意插上翅膀[N];中国质量报;2006年

10 陈伟恕;创意产业是驱动社会进步的引擎[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菲;网络嵌入视角下创意产业区演化机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钱磊;试论创意的基本命题及其逻辑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段军芳;生态约束机制下创意产业聚集的组织演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董文静;创意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肖岚;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谭娜;基于价值生态系统的创意产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7 郑文文;创意产业价值链价值传递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8 耿鹏;创意产业产品定价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元琪;上海市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润;基于“3T要素”的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创意城区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陈雪梅;中国创意产业街区业态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郑璐;网络幽默对广告创意的启发[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申欣;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桃境;当代中国房地产广告的创意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姜宁宁;基于价值链角度的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金玲;媒介作用下的上海创意产业[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珍;美国印刷广告创意与表现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10 任秀琼;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2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932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