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贸易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贸易 商品结构 模式结构 外部区域结构 二元边际
【摘要】:21世纪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文化与经济紧密融合,互相影响。其中,文化贸易作为新的国际贸易形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2014年中国文化系统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两手抓。因此,文化贸易的基础研究不仅有助于国际贸易领域的补充与完善,更有助于为我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区情的文化贸易发展战略,最终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更高质量的发展。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积淀深厚,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文化贸易出口规模却不足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量的3%。昔日泱泱文化强国如今却是世界文化贸易小国,如何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推向世界,减少文化折扣和文化歧视的产生,提升对外文化贸易的整体水平,首先需要对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和文化贸易结构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因此,本文从结构的视角,综合运用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试图勾勒出1992~2012年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整体轮廓及文化贸易的三大结构,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核心内容和相关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数据样本的来源、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主要包括对文化贸易发展相关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结构经济学理论、文化经济学理论等进行简要回顾,并且对近期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第三章为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本章通过对文化贸易进一步分解为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两个部分,分析各自的变动趋势。然后从实证层面分析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且对文化贸易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文化贸易一直以来都存在大量顺差,且扩大之势愈发明显。(2)文化产品贸易一直以来都存在顺差,文化服务贸易一直以来都存在逆差。(3)中国经济增长与文化贸易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文化贸易进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4)我国文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货物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12.8倍;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其拉动作用的3.46倍。第四章为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研究。本章通过分析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归纳其演变特征与存在问题,从而运用多种实证方法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缺乏竞争力,这与中国货物贸易竞争力较强,而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现状是一致的。(2)中国对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靠集约边际来拉动,即原有文化产品贸易量的增加是贸易增长的主要方式。集约边际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增长来实现,且我国文化产品呈现出“粗放型”出口增长的趋势,这将会恶化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的质量和结构。第五章为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研究。本章通过运用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类型的判定与测度方法,分析了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的现状,归纳其演变特征及原因,从实证的视角对模式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无论是文化产品还是文化服务贸易,其贸易模式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说明其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均主要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来源于自然资源、后天的有利条件、劳动生产率或要素禀赋的差异,即中国文化贸易分工模式主要是以静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2)中国人均GDP与中国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均GDP增加是文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比重增加的格兰杰原因;产业内贸易比重增加也是人均GDP增加的格兰杰原因。第六章为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研究。本章通过分析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演变特点,归纳其结构失衡的原因,运用多种实证方法对外部区域结构进行具体衡量,最后,从双边的视角,研究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贸易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亚洲一直是中国文化贸易的第一大洲,它既是中国文化贸易的第一大出口洲际,又是第一大进口洲际,这说明中国文化贸易洲际结构失衡。(2)中国文化贸易主要对象集中在四个国家和地区:香港、美国、欧盟、日本,这说明中国文化贸易国别地区结构失衡。(3)我国与美国文化贸易进出口的对称性问题最为严重,即进出口结构失衡明显,这也导致了我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最为严重。(4)我国对美欧日文化产品出口的增长源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共同作用,但是,从二元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来看,集约边际的贡献度较大。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精炼和总结,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贸易 商品结构 模式结构 外部区域结构 二元边际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4;F752.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3-14
- 一、研究背景13
- 二、问题提出13-14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数据说明14-15
- 一、研究目标14
- 二、数据说明14-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5-16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研究框架16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16-18
- 一、创新之处16-17
- 二、不足之处17
- 三、未来研究方向17-18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18-32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18-19
- 一、文化产品18
- 二、文化服务18
- 三、文化商品18
- 四、文化贸易18
- 五、文化贸易结构18-19
- 六、文化贸易商品结构19
- 七、文化贸易模式结构19
- 八、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19
- 第二节 理论基础19-24
-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19-21
- 二、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21-22
- 三、文化经济学相关理论22-24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研究及述评24-31
- 一、文化贸易相关概念研究24
- 二、国际贸易理论对文化贸易的适用性研究24-26
- 三、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26-28
- 四、文化贸易的作用研究28-29
- 五、文化贸易的竞争力研究29-30
- 六、文化贸易结构研究30-31
- 第四节 研究述评31-32
- 第三章 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32-48
- 第一节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贸易内容32-35
- 一、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内容32-35
- 二、文化服务的国际贸易内容35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贸易发展总体水平35-41
- 一、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总体水平35-40
- 二、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40-41
- 第三节 中国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41-46
- 一、变量选择与预处理41-42
- 二、单位根检验42
- 三、协整检验42-44
- 四、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脉冲响应44-45
- 五、方差分解45-46
- 第四节 中国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分析46-48
- 一、文化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46
- 二、文化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比较46-48
- 第四章 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研究48-84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现状48-50
- 一、中国文化产品结构现状48-49
- 二、中国文化服务结构现状49-50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演变特征与存在问题50-52
- 一、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演变特征50-52
- 二、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存在问题52
- 第三节 基于结构视角的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52-59
- 一、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52-55
- 二、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55-57
- 三、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57-58
- 四、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国际竞争力成因58-59
- 第四节 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59-84
- 一、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集中度59-64
- 二、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稳定度64-66
- 三、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二元边际66-73
- 四、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73-84
- 第五章 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研究84-107
-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类型的判定与测度方法84-88
- 一、产业内贸易的统计标准84-85
- 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方法85
- 三、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定与测度方法85-88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现状88-101
- 一、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模式结构现状88-97
- 二、中国文化服务贸易模式结构现状97-101
- 第三节 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演变特征及原因101-103
- 一、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演变特征101-102
- 二、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原因102-103
- 第四节 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分析103-107
- 一、变量选择与预处理103-104
- 二、ADF单位根检验104
- 三、协整检验104-105
- 四、误差修正模型105-106
-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106-107
- 第六章 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研究107-134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演变特点及失衡原因107-113
- 一、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演变特点107-112
- 二、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失衡原因112-113
- 第二节 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衡量与分析113-120
- 一、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研究方法113-115
- 二、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集中度115-116
- 三、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均匀度116-118
- 四、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对称性118-120
- 第三节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贸易120-134
- 一、中美文化贸易120-124
- 二、中欧文化贸易124-128
- 三、中日文化贸易128-132
- 四、中国对美欧日文化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132-134
- 第七章 本文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34-140
- 第一节 主要结论134-136
- 一、关于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的主要结论134
- 二、关于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结论134-135
- 三、关于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的主要结论135
- 四、关于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主要结论135-136
- 第二节 政策建议136-140
- 一、关于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现状的政策建议136
- 二、关于中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政策建议136-138
- 三、关于中国文化贸易模式结构的政策建议138
- 四、关于中国文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的政策建议138-140
- 参考文献140-145
- 后记145-146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嘉珊;;破解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出口瓶颈的三个关键问题[J];国际贸易;2010年12期
2 宋波;高遥;;经济发展视域下的文化崛起——基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8期
3 周孚斌;;文化贸易“走出去”势当“鱼乘于水”[J];文化月刊(下旬刊);2013年03期
4 张玉珍;;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徐珂;;当前我国文化贸易与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报业;2006年05期
6 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年02期
7 蒋晓梅;;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运祥;;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仙婷;;文化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竞争的新焦点[J];现代商业;2008年17期
10 任靓;;文化贸易——中国经济的新亮点[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兵;姬锦霞;;我国发展文化贸易的国内外政策与环境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王传荣;张璇;;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理性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王茜;杨凤祥;;江苏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宇;;后奥运时代中国文化贸易的机遇与挑战[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5 李小牧;;首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未来[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6 张v,
本文编号:955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95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