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机理探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机理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 资源型城市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复兴
【摘要】: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梳理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基础与政策机遇,探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促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机制。研究发现:1东北老工业基地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场域氛围,且国家与地方政策都鲜明支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2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在于培育适宜的接续产业,全面振兴资源型城市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好的示范价值和广袤的前景,成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近十年规划实践的热点;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溢出效应,必须慎重处理产业建筑遗产利用与地方性保育、东北民间艺术与艺人的群集生境和城市草根创意市集培育、政策区域绩效优化或一体化实践等。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网络中心;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资源型城市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复兴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城市的发展特点表现出极大的区域差异性。沿海城市群、中部省份的城镇密集区、西部的边境城市和散落其中的各种资源(工业)型城市成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也是当前重要的科学前沿之一[1,2]。其中,以资源型城市为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英杰,谷松;浅谈哈尔滨市工业旅游的开发[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2 郑岩;崔广彬;;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3 张文忠;余建辉;王岱;;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和模式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4 郭鸿雁;;创意产业链与创意产业集群[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7期
5 于涛方;吕拉昌;刘云刚;孙斌栋;汪明峰;;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6 陈雯;张平宇;张小雷;邓伟;杨兆萍;薛俊菲;杜宏茹;李雪梅;刘颖;;中国典型地区人文—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7 周尚意;杨鸿雁;孔翔;;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9期
8 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1992年02期
9 马仁锋;;大都市创意空间识别研究——基于上海市创意企业分析视角[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10 马仁锋;沈玉芳;姜炎鹏;;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生长与创意城市构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长江;程道品;;四川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借鉴与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3 于风雨,崔丽辉;关于振兴东北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4 赵新宇;程龙;;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5 董阿丹;吴郭泉;;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东北工业旅游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6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7 王若菊;王士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城市联盟制度探索——以大庆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8 宋樝;王士君;王雪微;;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与机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9 王晓华;;传统资源约束下的城市转型与路径选择——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苏晓玲;史延杰;;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划——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J];当代经济;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英;孙彩;;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魏益华;;引进非公有资本改造国有企业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3 葛建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学平;;煤炭城市发展问题研究述评[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玉玫;;发展先进生产力 再创东北老工业基地辉煌——抚顺老工业基地生产力发展战略构想[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李炯华;;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迎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综合定量研究——以安徽省濉溪县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8 周敏;林凯旋;;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路径及模式探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成志芬;张宝秀;;地方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地方”和“地方性”视角[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向晓梅;;广深佛创意产业合作发展机制研究[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郑赛莹;吉林省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峥;中国东北地区创业环境、公司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振超;淮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李杰;新疆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接续与对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春野;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乔尼;创意设计对于实业型企业生产力的激发效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明月;资源型组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蒋先峰;河南商丘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海;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蒋立荣;资源型城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大伟;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齐晶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就业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8 靳瑞景;县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亚明;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梅;西部地区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大道;关于东北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J];北方经济;2005年04期
2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孙久文;罗标强;;北京山区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范英杰,谷松;浅谈哈尔滨市工业旅游的开发[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5 王青云;;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09期
6 冯文兰;周万村;李爱农;张宝雷;;基于GIS的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茂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7 陈群元;宋玉祥;喻定权;;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8 罗光杰;李阳兵;王世杰;;岩溶山区聚落分布格局与演变分析——以普定县后寨河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7期
9 马仁锋;沈玉芳;;网络创意产业、低碳经济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转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10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金凤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金山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张爽;[N];中国旅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晓东;创意城市的路径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2 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虚拟股票期权在资源型城市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抢抓机遇,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舆论环境[J];对外大传播;2004年01期
3 陈文清;一片深情在辽宁——记邓小平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期望和关怀[J];党史纵横;2004年06期
4 张聪,时永发;创新地方志编纂工作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J];黑龙江史志;2004年05期
5 刘晨晔;老工业基地的难题与旅游业的优势:以辽宁为个案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张锦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政府职能创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忆耕;;在辽宁改造老工业基地 深谋远虑的振兴韬略[J];环球人物;2013年08期
8 齐世明;李曙光;;再叙沈阳之历史剪影——献给老工业基地振兴十周年[J];芒种;2014年01期
9 孙学民;;我省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的“三十五个第一”[J];黑龙江史志;2011年08期
10 胡凯;;老工业基地视野下自主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志军;;论技改贷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焦方义;;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勇;;创新国企体制 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程[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孙世强;;国家政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研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5 朱荣科;;资源型城市反贫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文汇之一[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6 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与启示[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7 李中义;高元禄;;加快市场化改革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赫国胜;;利用风险投资进一步振兴中国老工业基地[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李向平;陈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娄福恩;徐萍;;地方志要为振兴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N];经济日报;2004年
2 胡鞍钢;老工业基地振兴:吉林该如何做[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海坤;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回春”有术[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记者 朱大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和历史任务[N];长春日报;2007年
5 班健;创造老工业基地的新生[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佟冬俊;蓝图展现出的是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7 陈金子 初训;围绕主题 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N];丹东日报;2007年
8 记者 樊金钢;九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开工[N];黑龙江日报;2007年
9 呼涛;老工业基地历史欠税将得豁免[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10 记者 孟唤;现代流通在老工业基地辽宁快速发展[N];经济参考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凯;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隋忠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任晶;我国老工业基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关大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管理环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常忠诚;制度创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吴艳玲;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D];辽宁大学;2008年
7 李铁滨;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扩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周;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道刚;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波;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刘玉梅;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彬;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吉林省人才问题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4 白鹏;用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指导辽宁老工业基地人才资源开发[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童睿;产权多元化和老工业基地振兴[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夏沛妍;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新锁;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荣;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引入国外风险投资引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彩梅;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曹振峰;发展虚拟经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1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97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