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纤维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薄膜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7-10-11 17:08

  本文关键词:纤维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薄膜的制备


  更多相关文章: 纤维素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复合薄膜 韧性


【摘要】:目的利用添加剂改善离子液体溶剂再生纤维素的性能。方法以离子液体为纤维素溶剂,利用柔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增韧纤维素薄膜,并对复合薄膜的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拉伸实验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及拉伸机理。结果 PBS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由纯纤维素的45.6 MPa和7.21%提高到58 MPa和15.6%,分别提高了30.7%和48.2%。结论 PBS是以共混的形式存在于纤维素基体中,它们之间没有化学键作用,PBS的含量显著影响其颗粒的大小和分散状态。低含量下PBS微颗粒均匀分散在纤维素基体内,降低了纤维素分子间氢键的密度,有利于纤维素分子链滑移,增强复合薄膜韧性。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关键词】纤维素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复合薄膜 韧性
【分类号】:TQ317;TB383.2
【正文快照】: 目前,随着“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加重以及石油资源的紧缺,石油基聚合物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此受到极大的关注[1]。纤维素(CE)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以及可再生性[2],有望代替石油基聚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兰;;对843复合薄膜的剖析[J];防腐与包装;1986年01期

2 曹庸;;多层交叉复合薄膜[J];金山油化纤;1987年03期

3 陶宏;;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出复合薄膜[J];金山油化纤;1989年03期

4 张克谦;;三层共挤出复合薄膜[J];今日科技;1983年08期

5 张广山;高性能的聚烯烃交叉复合薄膜[J];塑料科技;1979年04期

6 黄治清;;复合薄膜[J];国外聚烯烃塑料;1981年03期

7 黄祖源;;铝塑复合薄膜电热焊钳[J];机械工人;1983年08期

8 韩昌泰;;软包装复合薄膜技术及其应用[J];塑料;1985年02期

9 吴崇周;交叉复合薄膜的成型[J];塑料科技;1985年02期

10 陈永芬,邹明国,李坤福,朱如瑾,代模栏,张开;聚乙烯醇/聚乙烯复合薄膜的研究[J];塑料工业;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雪琴;张宏元;吴旭;吴明江;阮家声;;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高阳;赵云峰;;塑料复合薄膜超声波焊接工艺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杜影;党国栋;胡南滔;周宏伟;陈春海;;胶原/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4 蒋勤军;沈峰;王子平;张旭东;喻媛媛;彭玉红;邓煜东;;新型镀铝复合薄膜胶粘剂研究[A];北京粘接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北京粘接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暨技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郭莉莉;法文君;王杰;李静;杨风岭;郑直;昝菱;;LDPE-TiO_2光降解复合薄膜的降解效率影响因素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许华娟;宋根萍;郭荣;;仿生超疏水聚苯胺/聚苯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吕长利;尚震平;高连勋;;新型聚酰亚胺/聚硅氧烷复合薄膜材料(英文)[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昌杰;聚乙烯醇在复合薄膜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黄虹 龚晓燕;我国多层共挤复合薄膜工艺日趋成熟[N];中国包装报;2003年

3 陈昌杰;共挤出复合成膜法的特点及工艺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钱曙;自主创新化解难题 性能突出应用很广[N];中国包装报;2006年

5 沈峰 邓煜东;新型镀铝复合薄膜专用胶粘剂——YH501SL性能简介[N];中国包装报;2002年

6 ;新型镀铝复合薄膜胶粘剂研究[N];中国包装报;2002年

7 ;新型镀铝复合型薄膜胶粘剂研究 [N];中国包装报;2002年

8 谢利军;粘合剂对复合薄膜软硬的影响[N];中国包装报;2006年

9 栀子;万顺股份巨资投产节能膜[N];中国建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时志权;导电聚合物/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齐胜利;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杨素玲;碳纳米管复合薄膜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静;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2 王强;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阻隔复合薄膜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洪凤宏;聚氨酯/纳米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李科;TiO_2/NiCoMnO_4/1010可控降解聚乙烯膜应用基础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

5 黄颖;聚乳酸/GO-ZnO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若男;丙烯酸树脂弹性体复合薄膜的介电及电驱动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申亚倩;纳米TiO_2改性大豆蛋白/聚乙烯醇生物降解复合薄膜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孙光;常温湿法制备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的微结构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谭延江;改性羰基铁粉—氯丁橡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吸波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鑫春;PVA-CS-TiO_2复合薄膜制备与表征[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3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13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