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CdSe量子点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溶性CdSe量子点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CdSe量子点 光谱法 卵清白蛋白 毒理作用
【摘要】:量子点属于零维纳米材料,具有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和材料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水相合成的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体系。文中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用水相法合成发光性能优良的量子点,并开展了相关生物学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dSe量子点与OVA的相互作用。在水相溶液中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合成了CdSe量子点,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紫外光谱扫描发现:CdSe量子点在460nm处有特征吸收峰;荧光光谱表明:CdSe量子点在650nm处有单一发射峰。本文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dSe量子点与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dSe量子点会猝灭OVA的荧光,为了判断猝灭机制的类型,测定25℃、30℃和37℃三个温度下的荧光光谱,判断出CdSe量子点对OVA的猝灭类型属于静态猝灭机制。同步荧光分析OVA分子中酪氨酸、色氨酸的特征发射峰,发现两者峰型基本没有变化,说明CdSe量子点的存在对OVA分子的微环境几乎没有影响。2、CdSe量子点对细胞的影响作用研究。本论文在体外研究了CdSe量子点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dSe在低浓度条件下,对PC-12细胞的存活率影响较小,而CdSe浓度较高时,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微核实验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dSe量子点的存在,对淋巴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细胞微核率有所增加,未发现染色体畸变,说明CdSe量子点对人淋巴细胞分裂过程的影响较小。3、CdSe量子点的体内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把一定量的CdSe量子点注射小鼠体内,观察CdSe对小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Se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肝、脾和肾肿大,鲜重增加,说明CdSe量子点对小鼠的肝、脾、肾有损伤,对小鼠产生毒害作用。除此之外,还通过ELISA实验探讨了CdSe量子点的免疫学效应。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对照组与CdSe处理组血清中Cd和Se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与对照组的血清相比,其中Cd和Se的含量都有相应的增加,表明其在小鼠体内具有累积效应。
【关键词】:CdSe量子点 光谱法 卵清白蛋白 毒理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Q-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符号说明7-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8-25
- 1.1 量子点的概念与分类8-9
- 1.2 量子点的基本效应9-13
- 1.2.1 表面效应10-11
- 1.2.2 小尺寸效应11-12
- 1.2.3 量子尺寸效应12
- 1.2.4 宏观量子隧穿效应12
- 1.2.5 介电限域效应12-13
- 1.3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13-14
- 1.4 量子点的制备14-16
- 1.4.1 有机相合成量子点15-16
- 1.4.2 水相合成量子点16
- 1.5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16-19
- 1.5.1 通过巯基化合物修饰17
- 1.5.2 通过硅烷化/聚合物进行修饰17-19
- 1.5.3 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修饰19
- 1.6 量子点应用及毒性研究19-24
- 1.6.1 无机离子的检测19-20
- 1.6.2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20-22
- 1.6.3 细胞标记与成像22-23
- 1.6.4 量子点的毒性研究23-24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4-25
- 第二章 CdSe量子点与OVA的相互作用研究25-35
- 1 材料与方法25-27
- 1.1 实验材料25-26
- 1.1.1 实验仪器25-26
- 1.1.2 实验试剂26
- 1.2 实验方法26-27
- 1.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26
- 1.2.2 荧光光谱法26-27
- 1.2.3 同步荧光光谱法27
- 2 结果与分析27-33
- 2.1 CdSe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28-30
- 2.1.1 水溶性CdSe量子点的合成与纯化28
- 2.1.2 CdSe量子点的光谱法表征28-30
- 2.2 CdSe量子点与ova的相互作用研究30-33
- 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30
- 2.2.2 荧光光谱法30-33
- 2.2.3 同步荧光光谱法33
- 3 结论33-35
- 第三章 CdSe量子点对细胞的影响作用研究35-41
- 1 材料与方法35-37
- 1.1 实验材料35-36
- 1.1.1 实验仪器35
- 1.1.2 实验试剂35-36
- 1.2 研究方法36-37
- 1.2.1 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36
- 1.2.1.1 细胞复苏36-37
- 1.2.1.2 细胞传代37
- 1.2.1.3 细胞冻存37
- 2 结果与分析37-40
- 2.1 CdSe量子点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37-38
- 2.2 CdSe量子点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38-40
- 3 结论40-41
- 第四章 CdSe量子点的体内生物学效应研究41-50
- 1 材料与方法41-45
- 1.1 实验材料41-42
- 1.1.1 实验仪器41
- 1.1.2 实验试剂41-42
- 1.2 实验方法42-45
- 1.2.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42-44
- 1.2.2 ICP-MS44
- 1.2.2.1 样品前处理44-45
- 1.2.2.2 标准曲线、内标使用液等配制45
- 1.2.2.3 ICP-MS工作条件45
- 2 结果与分析45-49
- 2.1 CdSe对小鼠脏器的影响45-47
- 2.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抗体效价47
- 2.3 ICP-MS测定血清中Cd~(2+)、Se~(2-)浓度47-49
- 3 结论49-50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丽;王宗花;夏建飞;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Synthesis of CdSe quantum dots[J];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2 ;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vaporated CdSe Film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1995年02期
3 朱世富,赵北君,于丰亮,李正辉,李其峰,邵双运,朱兴华,王学敏,何苗,林剑;CdSe单晶体的生长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0年S1期
4 王雪婷;于俊生;谢颖;;水溶性CdSe/Cd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蛋白的共轭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7期
5 周菊红;王涛;陈友存;;CdSe纳米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07年27期
6 贺春元;高春晓;李明;郝爱民;黄晓伟;于翠铃;张冬梅;王月;邹广田;;CdSe在高压下的电学性质及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7 张颖;;CdSe纳米晶带隙随温度变化的研究[J];物理实验;2009年06期
8 傅昕;黄可龙;刘素琴;;Citrate-stabilized CdSe/CdS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ce probe for protein determination[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年04期
9 姚宝权;李纲;朱国利;蒙裴贝;鞠有伦;王月珠;;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long-wave infrared generation based on ZnGeP_2 and CdSe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s[J];Chinese Physics B;2012年03期
10 ZHANG YouLin;TU LangPing;ZENG QingHui;KONG XiangGui;;Effect of protein molecules 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water-soluble CdSe/ZnS core-shell quantum dot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理;曾群;石晶;江明龙;;Nucle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CdSe Quantum Dots:A Theoretical Study[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Facile preparation of CdSe/ligand hybrid nanospheres with good fluorescent property[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俞英;钟萍;;11-巯基烷酸修饰的纳米晶CdSe/CdS的合成及荧光增敏法测定溶菌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保战;袁红雁;李陈欢;肖丹;;CdS、CdSe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和光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刘泽华;;CdSe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光学性质[A];中国造纸学会涂布加工纸专业委员会2005年涂布加工纸、特种纸技术交流会论文资料集[C];2005年
6 郭应臣;卓立宏;黄群增;孙汝中;;功能性CdSe纳米晶的合成及自组装膜的光学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Yuesheng Li;Meifang Zhang;Kan Li;Aiqing Zhang;Fenglei Jiang;;Enhanced Photocatalytic Behaviors of TiO_2 Nanocomposites Doped with CdSe Quantum Dots[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8 张莉;司华艳;张浩力;;高度有序CdSe量子点阵列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罗政纯;朱世富;赵北君;王瑞林;陈松林;何知宇;;湿氧钝化CdSe(110)表面的XPS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沈清明;蒋静漪;范曲立;;一步水热法合成CdSe-Graphene及其光电传感[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乐成;CdSe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郭国宁;表面活性剂对聚乳酸纳米粒的修饰及其CdSe量子点的标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尚卓镔;几种水溶性CdSe量子点在无机离子识别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1年
4 池玉娟;CdS和CdSe在TiO_2薄膜表面的可控沉积及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戴全钦;CdSe等半导体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朱康伟;锰离子掺杂的CdSe量子点的制备以及以硒油胺作为阴离子前驱体制备量子点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廖宇峰;应用于生物光子成像的CdSe量子点核壳结构材料的绿色制备[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立功;ZnCdSe量子阱/CdSe量子点复合结构中激子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冯力蕴;复合荧光CdSe量子点的制备、表征与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夏星;基于CdSe的核壳半导体纳米晶的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琪;CdSe/ZnS量子点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的分布[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薛洪峰;基于CdSe/钴分子催化剂光阴极的光致产氢器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卢敬;CdSe/TiO_2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王红娥;CdSe/CdS/Pt共修饰TiO_2纳米管阵列的构筑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甘海军;CdSe QDs@UIO-6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何光辉;β-NaYF_4:Yb~(3+),Tm~(3+)/CdSe纳米异质结构的合成及近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闫凯;基于CdSe量子点的DNA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污染物监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郭科宏;CdS和CdSe量子点的双液相体系合成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9 张新;以CdSe和CdZnSe量子点为标记物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10 陈嘉顺;水溶性CdSe量子点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15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1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