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应用进展
本文关键词: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应用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细菌纤维素 复合材料 催化剂 纺织 生物医学
【摘要】: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具有独特的生理化学性质。然而,细菌纤维素有些性能无法满足高性能生物材料的需求。因此,需要添加加固材料制得复合材料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讨论了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在催化剂、分离膜、食品、纺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清洁染整实验室;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教育部工业发酵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复合材料 催化剂 纺织 生物医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719,51403152,51473122)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4JCQNJC14200) 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09ZCKFSH00800) 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YR2012014)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10058078)
【分类号】:O636.11;TB33
【正文快照】: 细菌纤维素(BC)是具有三维多孔的纳米级生物高分子[1],由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葡聚糖,再经过菌体细胞分泌、微纤丝间联结、伸长后形成纤维丝素,直径仅为棉纤维的1/100~1/1000[2-3]。与植物纤维素相比,不含半纤维素等杂质[4],纯度和聚合度高,持水性好,拉伸强度和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裴重华;;新型液晶材料细菌纤维素苯甲酸酯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研究;2008年02期
2 颜金科;刘海芳;冯玉红;虞瑞雷;王荔宁;林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菌纤维素合成培养基中的糖含量[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卞玉荣,余晓斌,全文海;细菌纤维素的性质与结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1年01期
4 潘颖;朱平;;细菌纤维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应用开发[J];合成纤维;2007年09期
5 邹瑜;陈仕艳;王静芸;石帅科;颜志勇;王华平;;细菌纤维素吸附Cu~(2+)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6 孟凡陆;李霖;吴中;钟海霞;李建忱;鄢俊敏;;以细菌纤维素为前驱体简便制备氮掺杂碳纤维气凝胶作为高效氧还原催化剂(英文)[J];催化学报;2014年06期
7 鲁敏;张月明;关晓辉;徐小慧;高婷婷;;表面氨基化细菌纤维素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4年06期
8 张晶晶;容建华;李文迪;林志丹;张秀菊;;细菌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1年06期
9 高秋英;沈新元;王哲惟;;细菌纤维素在NMMO·H_2O中的溶解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6期
10 李文迪;容建华;林志丹;张秀菊;;细菌纤维素(BC)增强PVA/PVP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志军;何亚迪;杨光;;可用于构筑生物-器件界面的双网络结构导电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德慧;基于细菌纤维素的胞壁模拟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长江;细菌纤维素醚化反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2 林叶挺;细菌纤维素选择性烷基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3 刘海芳;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分子量调控[D];海南大学;2012年
4 王臻;离子液体合成及对细菌纤维素溶解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5 程正丽;细菌纤维素产生菌分离筛选及其磷酸化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彩霞;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评价[D];东华大学;2013年
7 刘家祺;细菌纤维素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2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2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