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9:25

  本文关键词: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层状双氢氧化物 液相层离 二维纳米片 纳米复合材料


【摘要】:层状无机物中的片层平面内原子以化学键相连,片层平面之间以弱键或范德华力连接。这种特殊结构使层状材料能够在合适条件下发生层离,从而得到二维纳米片层。而这些二维纳米片层具有很多三维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如高的比表面积、优秀的电性能和介电性能等,在催化剂、复合材料和能源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其中,层状无机物在液相中层离是获得大量二维纳米片层的途径之一。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由于片层有高的电荷密度以及片层之间存在完整的氢键网,导致LDHs比其它层状无机物更加难以层离。目前,关于LDHs在液相中层离的归路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本文选择Mg-Al-LDHs体系,从LDHs和溶剂两方面来研究影响层离的因素。最后以液相中层离的LDHs纳米片为构筑基元,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LDH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本文旨在研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规律和层离机理,增加了液相层离得到的二维纳米片层的种类,为LDHs/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设计提供新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水解法共三种方法来制备层间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离子(DBS)的MgAl-DBS LDHs。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来分析三种方法制备的双氢氧化物的结构和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来分析其形貌;通过热重分析来对比不同方法制备的LDHs的热稳定性。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成功制备出了层间含有DBS的双氢氧化物,其中水解法制备的LDHs的Mg/Al比明显要比原始配料比要小,导致其片层电荷密度较大。三种方法制备的LDHs样品颗粒尺寸也各不相同,水解法制LDHs颗粒尺寸达到lum,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颗粒尺寸为200-500nm,离子交换法制备的LDHs颗粒最小,约100nm。2.研究三种方法制备的LDHs在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混合溶剂体系中的层离。通过电子透射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来确认层离的结果,对比三种LDHs层离情况。配制出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体系,观察样品在不同混合溶剂中的层离情况,分析比较溶剂成分对层离的影响。结果发现LDHs颗粒的尺寸较大、片层的电荷密度较高时,不利于层离。溶剂的极性组分和色散组分对LDHs层离的影响较大,St和BA以一定体积比例(接近于7:3)混合时,层离能力最好。3.将LDHs在St和BA混合溶剂中层离,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十六醇为助乳化剂,配制出稳定的乳液聚合体系,制备出LDH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分析LDHs在聚合物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和分散状况,并研究复合物相对于纯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改变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成功制备出了完全剥离型LDHs/聚合物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强于纯聚合物,且随着LDH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得到的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相对于相应纯聚合物没有明显改变。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 液相层离 二维纳米片 纳米复合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32
  • 1.1 引言10-11
  • 1.2 层状无机物的液相层离11-16
  • 1.3 层状无机物层离的研究方法16-24
  • 1.3.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17-18
  • 1.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18-19
  • 1.3.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19-21
  • 1.3.4 吸光度分析21-22
  • 1.3.5 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22
  • 1.3.6 浊度分析22-23
  • 1.3.7 其它研究方法23-24
  • 1.4 层状无机物层离的应用24-25
  • 1.4.1 在能源材料方面的应用24
  • 1.4.2 在聚合物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24-25
  • 1.4.3 在催化剂材料方面的应用25
  • 1.4.4 其它应用25
  • 1.5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及其研究进展25-30
  • 1.5.1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有机溶剂中层离26-28
  • 1.5.2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水中层离28-29
  • 1.5.3 层状双氢氧化物层离的其它方法29-30
  • 1.6 本文研究的问题30-32
  • 第二章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32-41
  • 2.1 引言32
  • 2.2 实验部分32-35
  • 2.2.1 实验药品32-33
  • 2.2.2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制备33-34
  • 2.2.3 测试和表征34-35
  • 2.3 结果和讨论35-40
  • 2.3.1 成分分析35
  • 2.3.2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35-37
  • 2.3.3 形貌分析37-38
  • 2.3.4 热稳定性分析38-40
  • 2.4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41-50
  • 3.1 引言41
  • 3.2 实验部分41-42
  • 3.2.1 实验药品41-42
  • 3.2.2 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42
  • 3.2.3 测试和表征42
  • 3.3 结果和讨论42-49
  • 3.3.1 LDHs样品在混合溶剂中的层离42-47
  • 3.3.2 溶剂组成对LDHs层离的影响47-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层状双氢氧化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50-57
  • 4.1 引言50-51
  • 4.2 实验部分51-52
  • 4.2.1 实验药品51
  • 4.2.2 乳液法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51-52
  • 4.2.3 测试和表征52
  • 4.3 结果和讨论52-55
  • 4.3.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52
  •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52-53
  • 4.3.3 力学性能分析53-54
  • 4.3.4 热稳定分析54-55
  • 4.4 本章小结55-57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57-59
  • 5.1 论文结论57
  • 5.2 研究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倩霞;郑仁风;钱梓文;程治平;;国产硅酸薄层层离板的简易制法及其初步应用[J];化学通报;1965年01期

2 董婉秋;;用薄层层离法分析橡胶种子油的脂肪酸[J];热带作物译丛;1979年02期

3 吴甲斌;层离含油水的规律性和净化乳化后石油产物的方法[J];交通环保;1986年Z2期

4 徐加艳,胡源,宋磊,王清安,范维澄,廖光煊;聚乙烯醇 /氧化石墨插层和层离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观察(英文)[J];火灾科学;2001年02期

5 陈锦方;氯代烃农药的鉴定和测定[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4年02期

6 周同惠;氯仿和苯中小量乙醇的n,定法[J];化学世界;1958年04期

7 袁鹏,王辅亚,肖万生,吴大清,杨丹,何宏平;铁层离-柱撑蒙脱石的结构初探[J];矿物岩石;2005年03期

8 李宝光;胡源;陈祖耀;;甘氨酸存在条件下水热合成可层离双氢氧化物(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06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鹏;王辅亚;肖万生;吴大清;杨丹;何宏平;;铁层离-柱撑蒙脱石的结构初探[A];2005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辉;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层离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72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72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