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碳纤维表面合金化及其镀层界面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3:30

  本文关键词:碳纤维表面合金化及其镀层界面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纤维 化学镀 结合方式 铜基复合材料


【摘要】:碳纤维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高温、耐疲劳、低膨胀和自润滑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但是,碳纤维与金属铜之间的润湿性较差,为此往往需要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化学镀工艺分别在碳纤维表面施加Ni层、Cu层以及Cu/Ni双层镀层。研究了镀液pH值、施镀温度和施镀时间对镀层沉积速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确定了化学镀Ni、Cu最佳工艺参数以及化学镀Cu/Ni双镀层方法。碳纤维表面化学镀Ni的最佳工艺是:镀液pH值8.0,施镀温度70℃,施镀时间3min;碳纤维表面化学镀Cu的最佳工艺是:镀液NaOH浓度14g/L,施镀温度55℃,施镀时间2min;碳纤维化学镀Cu/Ni双镀层,镀完Cu之后镀Ni时需要进行诱导反应。对不同镀层的碳纤维进行750℃真空热处理。利用SEM、EDS和XRD对热处理前后镀层形貌、成分、物相以及碳纤维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后,镀Cu碳纤维界面结合方式始终为机械结合,镀Ni碳纤维和Cu/Ni双镀层碳纤维界面由机械结合转变为扩散结合;热处理对镀Cu碳纤维结构无影响,而镀Ni和Cu/Ni双镀层碳纤维结构发生了石墨化转变,Ni是造成碳纤维石墨化的主要因素,Cu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降低Ni对碳纤维结构的改变,所以Cu/Ni双镀层碳纤维石墨化程度要低于镀Ni碳纤维,同时还保证了界面为扩散结合。使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碳纤维体积含量为5%、15%、25%的CF/Cu复合材料。对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显微硬度以及导电性进行测试。结果如下:随着碳纤维体积百分比的增大,复合材料实际密度下降,硬度升高,导电性降低。由于三种镀层碳纤维界面结合特征的不同,对其所制备的CF/Cu复合材料的性能也会产生影响,具体如下:Cu/Ni双镀层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密度高于镀Cu碳纤维而低于镀Ni碳纤维所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硬度远远地高于镀Cu碳纤维更高于镀Ni碳纤维所制备铜基复合材料;导电性低于镀Cu碳纤维,但是明显高于镀Ni碳纤维所制备铜基复合材料。
【关键词】:碳纤维 化学镀 结合方式 铜基复合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342.742;TB3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碳纤维概述8-9
  • 1.1.1 碳纤维简介及分类8
  • 1.1.2 碳纤维的特性8-9
  • 1.1.3 碳纤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9
  • 1.2 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9-12
  • 1.2.1 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9-11
  • 1.2.2 化学镀技术11-12
  • 1.3 镀层碳纤维界面结合特征研究进展12-16
  • 1.3.1 碳纤维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12-14
  • 1.3.2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14-15
  • 1.3.3 CF/Cu复合材料界面进展15-16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16-18
  • 第二章 碳纤维表面合金化工艺的研究18-35
  • 2.1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简介18-22
  •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18-19
  • 2.1.2 碳纤维预处理19-20
  • 2.1.3 碳纤维表面合金化试样的制备20-21
  • 2.1.4 镀后处理21
  • 2.1.5 沉积速率的计算21
  • 2.1.6 镀层结合力测试21-22
  • 2.1.7 镀层形貌观察22
  • 2.2 碳纤维化学镀NI工艺的研究22-27
  • 2.2.1 pH对沉积速率及显微形貌的影响22-23
  • 2.2.2 反应温度对沉积速率及显微形貌的影响23-25
  • 2.2.3 反应时间对沉积速率及显微形貌的影响25-26
  • 2.2.4 镀层结合力测试26-27
  • 2.3 碳纤维化学镀CU工艺的研究27-33
  • 2.3.1 pH对沉积速率及显微形貌的影响27-28
  • 2.3.2 反应温度对沉积速率及显微形貌的影响28-30
  • 2.3.3 反应时间对沉积速率及显微形貌的影响30-32
  • 2.3.4 镀层结合力测试32-33
  • 2.4 碳纤维化学镀CU/NI复合镀层33-34
  • 2.4.1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Cu/Ni复合镀层工艺33
  • 2.4.2 镀层结合力测试33-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镀层碳纤维界面结合特征的影响35-41
  • 3.1 试样制备及实验方法35
  • 3.2 不同镀层碳纤维界面结合特征的研究35-40
  • 3.2.1 热处理对镀层形貌的影响35-36
  • 3.2.2 热处理对镀层成分及界面断口形貌的影响36-38
  • 3.2.3 热处理对碳纤维结构的影响38-40
  • 3.3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不同镀层碳纤维界面结合特征对CF/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41-49
  • 4.1 实验原料、试样制备及测试方法41-43
  • 4.1.1 实验原料41
  • 4.1.2 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41-42
  • 4.1.3 分析测试方法42-43
  • 4.2 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43-48
  • 4.2.1 显微形貌43-44
  • 4.2.2 密度44-46
  • 4.2.3 硬度46-47
  • 4.2.4 电导率47-48
  • 4.3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结论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6
  • 作者简介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沃西源;国内外几种碳纤维性能比较及初步分析[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0年02期

2 钱水林;;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探讨[J];合成纤维;2008年11期

3 鲁学林;王钧;徐任信;张联盟;;碳纤维导电纸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8年04期

4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9年05期

5 马刚峰;徐泽夕;常青;王新欣;刘书铖;;碳纤维上浆剂的开发和研究进展[J];现代纺织技术;2012年05期

6 周军锋;姜术丹;司彦斌;邹鑫;张颖;刘文;;造纸用碳纤维专利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造纸;2012年05期

7 李一;聂俊辉;李楠;柳学全;贾成厂;;镍覆膜碳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2年13期

8 李艳;徐卫平;张兴龙;;碳纤维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3年03期

9 何秉柽;国内碳纤维研究概况[J];玻璃钢;1984年02期

10 聂嘉阳;碳纤维研究生产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宇航材料工艺;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江薇;于伟东;;碳纤维断面结构观察[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于伟东;姚江薇;;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时间效应[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陈发桥;王继辉;冀运东;张彦文;;碳纤维表面处理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4 张淑斌;刘福杰;王浩静;孟令瑶;;等离子体技术在碳纤维表面处理中的应用[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纳米复合材料与界面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灵聪;王丽丽;于运花;杨小平;;碳纤维表面性质及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高性能树脂[C];2013年

6 冀克俭;张以河;汪信;张复涛;张银生;;碳纤维的臭氧表面处理及其XPS表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齐志军;孙浩;李健卓;;碳纤维气相表面处理的方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美云;钟林新;刘正伟;;碳纤维表面氧化改性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马金瑞;赵龙;李敏;张佐光;;几种碳纤维表面能差异性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纳米复合材料与界面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慧;林群芳;周晓东;;可针对不同性质基体自适应构建强相互作用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柴英新;碳纤维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有较长安全寿命[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陈金昌 钟雪华 金灿华;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在旧房改建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大鹏;临界条件下碳纤维表面清洗及氧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李素敏;结构—储能型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3 顾红星;国产T800碳纤维表征分析及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4 刘志高;氯化锌活化木材液化物碳纤维孔形成历程与吸附特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郭慧;碳纤维表面能、表面粗糙度及化学组成的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建辉;竹材液化物碳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表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喻冬秀;包覆型短碳纤维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7年

8 田艳红;硼催化法制备高模碳纤维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7年

9 张焕侠;碳纤维表面和界面性能研究及评价[D];东华大学;2014年

10 夏存娟;涂层碳纤维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兴来;高温高压氨水改性碳纤维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范大鹏;超临界二氧化碳对碳纤维的表面处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林枫;缺陷损伤对碳纤维的强度以及模量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杨波;碳纤维布增强C_f/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庄严;碳纤维表面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尚国秀;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分散性及导电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张夏明;酚醛树脂表面改性碳纤维界面行为与炭化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梓桥;碳纤维表面BAPPO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界面耐原子氧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陈丽;碳纤维微观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赵亮;硼系催化剂对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3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73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9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