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多层金属膜磁各向异性调控及原子尺度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1:03

  本文关键词:多层金属膜磁各向异性调控及原子尺度动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多层膜 应力 磁各向异性 扫描隧道显微镜 吸附原子


【摘要】:磁性纳米材料的磁各向异性(MA)是自旋电子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来,纳米结构的MA受到实验和理论研究上的极大关注。我们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应力对金属多层膜系统磁学性质的影响。通过调节应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在较大数值范围内控制Fe-Ir多层膜结构的MA。此外,我们还指出了系统MA对组分和结构依赖关系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将Fe-Ir系统中的非磁性间隔Ir层替换成Pt,在得到的Fe-Pt系统中,由于Ir和Pt的能带填充数不同,应力不仅能够改变MA的大小,而且能够控制易磁化方向。通过分析系统的电子结构,我们给出了MA随应力变化的定性解释。此外,我们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Nudged Elastic Band Method(NEB)方法进行了原子尺度的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STM针尖靠近时,吸附于Cu(111)面上的Cu原子由hcp吸附位置向fcc吸附位置跃迁的能垒逐渐降低。对于吸附于Cu(111)面上的Co原子,当STM针尖靠近时,其跃迁能垒的变化趋势与表面吸附Cu原子的情况类似,但Co原子的跃迁能垒的变化更迅速。这是因为STM针尖由Cu原子组成,Cu-Co之间的相互作用比Cu-Cu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对于吸附于Cu(100)面上的Co原子,我们得到了类似结论。能垒的降低主要是因为靠近的STM针尖会通过吸附原子引起衬底表面原子的弛豫。
【关键词】:金属多层膜 应力 磁各向异性 扫描隧道显微镜 吸附原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多层磁性金属膜磁各向异性调控8-13
  • 1.1.1 磁各向异性8
  • 1.1.2 提高磁各向异性的途径8-10
  • 1.1.3 磁各向异性的调控10-13
  • 1.2 原子尺度动力学研究13-16
  • 1.3 选题目的及创新点16-17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计算方法18-30
  • 2.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18-24
  • 2.1.1 定态非相对论薛定谔方程18-19
  • 2.1.2 伯恩-奥本海默近似19
  • 2.1.3 变分法和平均场理论19-20
  • 2.1.4 Hartree近似20-21
  • 2.1.5 Fork近似21-22
  • 2.1.6 Hohenberg-Kohn定理22-23
  • 2.1.7 Kohn-Sham方程23-24
  • 2.2 交换关联泛函24-25
  • 2.2.1 LDA近似24-25
  • 2.2.2 GGA近似25
  • 2.3 波函数的平面波基矢展开25
  • 2.4 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VASP介绍25-26
  • 2.4.1 VASP计算流程26
  • 2.5 晶格参数优化26-28
  • 2.5.1 Fe基底27
  • 2.5.2 Cu基底27-28
  • 2.6 NPAR测试28-30
  • 第三章 应力调控金属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30-44
  • 3.1 计算流程及相关参数30-31
  • 3.2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引起的磁各向异性31-33
  • 3.2.1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31-32
  • 3.2.2 二阶微扰论公式推导32-33
  • 3.3 非磁性层两侧的磁性层不同自旋排布方式的能量稳定性比较33-34
  • 3.4 应力调控Fe-Ir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34-37
  • 3.5 应力调控Fe-Pt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37-39
  • 3.6 结果分析39-41
  • 3.7 应力对其它构型的合金薄膜的MA的调控作用41-43
  • 3.8 结论43-44
  • 第四章 STM针尖对金属表面原子吸附位置的影响44-55
  • 4.1 原子尺度动力学研究方法-NEB44-45
  • 4.2 多原子体系构建POSCAR的技巧45
  • 4.3 Cu(111)面吸附Cu原子45-48
  • 4.3.1 不同吸附位置稳定性比较46
  • 4.3.2 STM探针对Cu(111)面上的Cu原子跃迁能垒的影响46-48
  • 4.4 Cu(111)面吸附Co原子48-50
  • 4.4.1 不同吸附位置稳定性比较48-49
  • 4.4.2 STM探针对Cu(111)面上的Co原子跃迁能垒的影响49-50
  • 4.5 Cu(100)面吸附Co原子50-51
  • 4.6 结果分析51-55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55-57
  • 5.1 主要结论55-56
  • 5.2 研究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光本,潘海汝,黄国祥;岩矿石磁各向异性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J];矿产与地质;1990年03期

2 ;磁各向异性粉末致密化的方法[J];仪表材料;1972年S2期

3 丁力;邢佳春;;激光照射下磁性材料的磁各向异性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4 官可洪,诸惠兴;旋转磁场退火消除非晶合金磁各向异性的研究[J];金属学报;1985年05期

5 文西芹,宁晓明;磁各向异性应力检测及其模型研究[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但旭,黄致新,李佐宜;TbCo非晶垂直磁化膜的磁各向异性来源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04年02期

7 ;非晶溅射膜的磁各向异性[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6期

8 黄致新,李佐宜,但旭,晋芳,林更琪;TbCo/Cr非晶垂直磁化膜的磁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11期

9 张传历 ,刘壬宝 ,冯国华;直流溅射RFe_2(R=La,Ce,Pr,Nd,Sm,MM)非晶薄膜的磁化强度和磁各向异性的温度关系[J];钢铁研究总院学报;1984年01期

10 J.M.Alamede;;YCo_5和 NdCo_5从4.2K到450K磁各向异性的热变化[J];稀土;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樊博;曾飞;李晓伟;吕方;潘峰;;从表面形貌分析磁性非晶薄膜磁各向异性[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谢大吉;冯升波;王增梅;徐明灿;;磁各向异性探头法检测残余应力的一种新模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3 崔彬;宋成;潘峰;;CoFeB基异质结中界面对磁各向异性的影响[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彭斌;张万里;汤如俊;蒋洪川;兰中文;;应力生长FeCoSiB非晶薄膜的磁各向异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5 侯碧辉;王雅丽;孙桂芳;刘国庆;王吉有;;CdGd(WO_4)_(4-δ)单晶的顺磁各向异性[A];第十二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专辑[C];2005年

6 邓加军;王玮竹;鲁军;赵建华;;(Ga,,Mn)As平面内磁各向异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磊;岳明;刘卫强;张东涛;张久兴;;Nd_2Fe_(14)B/α-Fe双相复合纳米晶快淬薄带的晶体织构和磁各向异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伊立;垂直磁各向异性多层膜结构中的磁耦合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陈喜;界面电子结构对纳米多层膜磁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宫;磁性超薄膜中的磁各向异性和磁畴结构[D];复旦大学;2011年

4 黄致新;SmTbCo系光磁混合记录薄膜结构与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邸永江;玻璃包覆合金微丝制备及其静磁和微波物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胡学让;L1_0-FePt的结构和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陈磊;钴(Ⅱ)和锰(Ⅲ)单离子磁体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巨;沉积型CoPt二元合金团簇的磁性与磁各向异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郭韦;磁性纳米结构的仿真、制备及磁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鹏飞;多层金属膜磁各向异性调控及原子尺度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曹文娜;单晶薄膜磁各向异性的输运测量[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临利;CoPt垂直磁各向异性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韩娜;增强Co_(90)Fe_(10)/Pd薄膜结构中垂直磁各向异性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毅超;磁控溅射NdCo、NdFeCo薄膜的微结构与垂直磁各向异性[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8 孙桂芳;钨酸钆镉单晶的结构和磁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姜山;软磁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6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096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6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