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6-09-14 17:12

  本文关键词: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

刘召娜  

【摘要】: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纳米材料是目前超微粉体材料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当物质的结构单元减小到纳米尺度时,就会产生特异的表面及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其电学、磁学、光学和化学性质也会有显著的变化,表现出常规大块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因此,纳米材料的独特的性能,使其在催化,微电子器件,磁性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生命与健康产生巨大威胁,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快速、灵敏、简便的分析方法进行实时检测,得到更多的污染信息。电化学传感器作为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以其操作简便、费用低、可实时在线检测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其优异的性能,与传感器所要求的多功能化、微型化、高效率等相对应。利用纳米材料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将其优良的性能很好地整合到分子运作中,从而提高传感器性能。因此,随着纳米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控、食品安全和原材料质控等领域不断发展。 本文中,我们旨在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并用来构筑电化学传感器。论文重点研究了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催化及电化学分析检测中所表现出的优异的性能,通过对其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对微观环境中纳米材料与被检测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为生物分析及环境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和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 (1)半胱氨酸(CySH),高半胱氨酸,蛋氨酸等含S氨基酸是生物体内常见的氨基酸,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含量的多少可以作为一些疾病的诊断依据,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另外,CySH在食品加工中也具有许多用途,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主要用于焙烤制品,作为面团改良剂的必需成分。根据卫生部修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半胱氨酸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使用标准。因此,半胱氨酸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在临床医学和食品安全中非常重要。 利用简单的腐蚀金-银合金的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金(NPG)。纳米多孔金具有规则的双连续的多孔网状结构、超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子传导能力。它的双连续多孔网状结构,有利于分子在其内部传输,而且由于金的良好导电性,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电极模型材料应用于电催化的研究;同时,多孔金拥有超高的比表面积,这有助于充当电化学传感器材料,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章中,我们利用NPG作为电极,研究其对CySH的电化学催化及检测效果。 研究发现CySH在NPG电极上的氧化反应电位比在玻碳电极和块状金电极上的更低一些,其在多孔电极表面上的吸附而造成的电流减小的现象也不是很明显。CySH在NPG电极上呈现两个氧化峰,一个位于0.65V,对应着CySH在金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另外一个大的氧化峰出现在0.85V,其氧化过程发生在金表面氧化物形成以后,并且该峰是一个混合控制过程。我们发现,当把检测电位置于0.65V时,NPG对CySH表现出最大的响应电流,并且在该电位下,常见干扰物如色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尿酸等都没有干扰,利用该电极检测CySH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较宽的线性范围(1~400μM)和较低的分析限(0.05μM)。另外,多孔金作为电极还可以用于实际样品尿液中检测CySH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回收率。 (2)硝基酚类化合物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不仅是染料、农药和医药的重要中间体,还广泛用于防腐剂以及橡胶工业生产中。酚类都具有毒性,可通过皮肤、黏膜的接触、吸入或经口服而侵入人体内部,它与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很容易使微生物中毒,所以一直被认为是高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其中,对硝基酚、邻硝基酚和2,4-二硝基酚毒性较大,被美国环保局(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如果人们长期饮用含有酚类化合物的水,可引起头昏、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甚至中毒,有致癌、致畸以及致突变的潜在毒性,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生存环境。同时,硝基酚类化合物也是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对硝基酚的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异构体的干扰,因此利用适当的方法来选择性识别并降解处理水体中的对硝基酚,使之无害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通过腐蚀金银合金的方法制备了两种不同厚度的纳米多孔金,一种为非负载型的多孔金(us-NPG),一种为负载在玻碳电极上的多孔金(NPG/GC),纳米多孔金对硝基酚异构体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效果。然而,研究发现邻硝基酚和间硝基酚在两种多孔电极上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循环伏安行为,邻硝基酚和间硝基酚在us-NPG电极上出现了一对新的氧化还原峰,而这对峰在NPG/GC和Au(111)电极上并没有出现。由于这对峰与对硝基酚在us-NPG上的一对氧化还原峰之间的电位差很大,邻硝基酚和间硝基酚的存在对对硝基酚的选择性检测不会带来干扰,因此,利用在us-NPG的独特电化学信号可以选择性检测对硝基酚的含量。经过一系列机理研究得出,邻硝基酚和间硝基酚在us-NPG电极上出现的一对新的氧化还原峰对应着其在us-NPG电极的内部孔洞内分子间及分子内通过氢键形成的中间体。纳米多孔金不同的厚度及其负载方式造成的分子的反应过程和机理的不同,该研究对于多孔电极微环境内的分子间的反应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3)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以正六边形紧密排列成蜂窝状的二维平面结构,在二维平面上,碳原子之间以杂化轨道sp2相连,即每个碳原子通过很强的σ键与相邻的3个碳原子连接。由于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在能量储存、液晶器件、电子器件、生物材料、传感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展现出许多优良性能,迅速成为近年来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石墨烯表面呈现惰性状态,与其他溶剂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其应用。而表面具有缺陷的石墨烯或者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功能化,可以大大提高石墨烯的水溶性,从而可以得到在水溶液中稳定分散的悬浮液。 环糊精是一种外缘亲水而内腔疏水的化合物,它能够提供一个疏水的结合部位,由于环糊精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包结能力,使环糊精成为化学修饰电极的重要分子。另外,环糊精作为重要的主体分子能够与许多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包合物,而选择性的包合作用即分子识别。我们利用硼氢化钠同时还原石墨烯氧化物和环糊精的方法将环糊精修饰在石墨烯的表面上,一方面提高了石墨烯的溶解性,另一方面利用石墨烯的优良性能和环糊精的超分子包合能力,来实现对硝基酚异构体的识别和检测。石墨烯(RGO)对硝基酚异构体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效果,而当其表面修饰上环糊精后,硝基酚在其上的还原峰迅速增大,这表明环糊精与硝基酚分子之间产生了主客体的包合作用。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烯(CD-RGO)对硝基酚异构体表现出非常好的催化效果,这归因于RGO的强的吸附能力、大的比表面积以及CD的超分子包合能力。由于三种硝基酚在CD-RGO/GCE分别有三对位于不同电位下的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着羟胺酚和亚硝基酚之间的相互转化。由于相互之间的氧化峰的电位差非常大,两种硝基酚异构体的存在不会影响另外一种的检测。并且,CD-RGO修饰电极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可以应用于环境检测控制中硝基酚异构体的识别和检测,这一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石墨烯在分子异构体方面的识别与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21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华承;辛飞飞;李月明;郝爱友;安伟;孙涛;;超分子环糊精两亲分子[J];化学进展;2010年12期

2 张华承;郝爱友;申健;安伟;;分子印刷板[J];化学通报;2009年02期

3 黄毅;陈永胜;;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关应用[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09期

4 丁轶;;纳米多孔金属:一种新型能源纳米材料[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少方,张昭;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金属粉的几点考虑[J];四川有色金属;2003年02期

2 张志永;冯钠;李书娟;张桂霞;王鹤;;两种弹性体接枝物对PA6/Mg(OH)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11期

3 钮金芬;姚秉华;闫烨;;聚合物/CNTs复合导电材料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07期

4 卓长平,张雄;纳米技术及其在涂料领域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宋小杰;;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8年04期

6 陈友存;纳米化学发展现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丁昂,张延松,钱坤明,纪松;纳米晶软磁材料磁性温度稳定性与退火温度的关系[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8 胡炎祥,吴丰顺,吴懿平,王磊,张金松;纳电子封装[J];半导体技术;2005年08期

9 刘桂芬,钟宏杰,杨学恒;STM·IPC-205B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技术与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10 高海云,刘宝钢,王宏星;抗菌不锈钢在饮食装备中的应用[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黎明;卞燕萍;王媛媛;;纳米技术在建材中的应用[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朴东旭;毛立江;;纤维形貌仿生思考及其再生医学应用[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建猛;吴兰鹰;;纳米铜的制备试验及力学性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立军;张志勇;杨延宁;翟春雪;;一种基于CVD法的纳米碳管微观分析及场致发射特性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5 莫尊理;孙银霞;王坤杰;陈红;;纳米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乔莉;孙珮石;李晓梅;王洁;;甲醛废气净化处理的研究进展[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7 高月英;;纳米材料在固体火箭推进技术中的应用[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8 相会强;刘芬;智艳生;;纳米催化技术在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9 丘克强;龙桂花;曾恒志;;氧化锌和硫化钠反应合成制备纳米硫化锌的粒度变化机制[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丘克强;曾恒志;龙桂花;;超声波作用下用氧化锌和硫化钠反应合成纳米硫化锌[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军;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锡锑复合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透明隔热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先升;锆酸锂材料的设计、合成及高温CO_2吸附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学铭;固体基底辅助水热/溶剂热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祁祥;碳纳米纤维的高温转变及其同质异构结的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乔永生;新型对氯硝基苯加氢镍基催化剂的制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高立国;纳米压印在制备双色发光图案及负折射系数材料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晓燕;聚氨酯/纳米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杰;Cu-Zn-In-S纳米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辉;功能性半导体纳米晶组装体系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响应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德文;聚氨酯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桂娜;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孔道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亚南;纳米结构Fe_3O_4的制备与物性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主伟;纳米SiO_2/TiO_2亲水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海霞;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顾艳群;聚乳酸/聚酯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微;熔融法制备纳米及微米级二氧化硅颗粒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纯;纳米CeO_2薄膜的制备、表征及其相关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秀春;SiC基一维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杰;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ZnO纳米结构材料及其表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娟;表面纳米化对铜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翟怡,张金利,李韡,王一平;自组装单层膜的制备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4年04期

2 张俊苓,杨芳,郑文杰,白燕,欧阳健明;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表征方法[J];化学进展;2005年02期

3 杨辉;谭业邦;黄晓玲;王月霞;;葫芦脲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01期

4 梁清;官冰;江明;;两亲性杯芳烃的超分子自组装[J];化学进展;2010年Z1期

5 张华承;郝爱友;申健;;杯芳烃衍生物与环糊精空腔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J];化学通报;2008年04期

6 张华承;郝爱友;申健;安伟;;分子印刷板[J];化学通报;2009年02期

7 张华承;郝爱友;申健;;环糊精-杯芳烃偶合体系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有机化学;2008年06期

8 张华承;郝爱友;杜光焰;申健;;季戊四醇衍生物为骨架的糖簇、糖树枝状分子的合成与应用[J];有机化学;2008年09期

9 张华承;郝爱友;李干佐;孙宏元;;环糊精囊泡体系的合成与应用[J];有机化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朋;陈仕国;李春辉;陈东成;戈早川;;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J];化学进展;2009年01期

2 ;化学传感器 2003年总目录[J];化学传感器;2003年04期

3 彭颐;胡柏林;;纳米材料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上的应用[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李博;郑磊;王前;贾立永;;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1期

5 ;化学工业出版社新书推荐[J];化工学报;2009年08期

6 张莉;刘国珍;;环境中金属镉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9期

7 苗云霞;;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8 戴秋云;邓元度;;有机磷毒物化学传感器及其敏感试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传感器;1994年04期

9 刘长春,崔大付;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芯片实验室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3年07期

10 张洁;庞雪辉;隋卫平;谭福能;侯保荣;;电化学传感器在腐蚀监检测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吴海平;孟月娜;魏志祥;;基于有序纳米材料的功能性超级电容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周百令;蒋建清;;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其在惯性技术中的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立德;;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表征[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宁;李晨;;单步水热法合成空心Fe_3O_4磁球纳米材料的探讨[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车顺爱;;纳米材料在pH响应性药物释放中的应用(特邀报告)(英文)[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7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8 周素红;姚蓓;芦庆新;陈颖;程晓松;;纳米材料的测量技术[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赵廷凯;柳永宁;朱杰武;;纳米材料概述[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董丽杰;李琦;张俊俊;孟雅娟;何至青;熊军;熊传溪;;大分子诱导多功能纳米材料的自组装[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封;[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杭州科瀚盟公司 黄海;[N];中国纺织报;2008年

3 记者 方彬楠 通讯员 周麦玲;[N];北京商报;2010年

4 记者 冯永锋;[N];光明日报;2000年

5 刘菊花;[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6 胡爱武 傅志红;[N];中国包装报;2004年

7 罗刚;[N];健康报;2005年

8 仲科;[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刘英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10 记者 王大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召娜;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2 赵斌;特殊形貌TiO_2/钛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生成机理[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何开华;低维氮化硼纳米材料中杂质和电场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苏勇;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气相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宋运涛;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孔祥贵;基于水滑石纳米材料构筑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王金兴;不同结构In_2O_3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郭明义;硅基多孔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药物传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爱丽;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构置与应用[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孟祖超;基于纳米材料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构置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黎明;纳米结构材料对于光场响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秀明;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纳米材料检测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3 戴晓;铁电纳米材料的电熵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宋伟;基于纳米材料的可抛式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董明艳;氨基酸分子辅助的钼酸铈和铁钴化合物纳米结构材料合成及其性能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乔宁强;三种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新型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置及应用[D];西北大学;2012年

7 章定恒;水滑石前体法制备Fe掺杂ZnO纳米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宋虎;三羰基锝标记富勒醇的制备及其生物体内行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9 朱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组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鹏飞;基于新型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15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