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形变对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中激子效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0 12:01

  本文关键词:形变对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中激子效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石器烯纳米带 碳纳米管 紧束缚方法 激于效应 轴向拉伸形变


【摘要】: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而其中的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带,由于它们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准一维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它们的光学性质,然而,在以前有关的研究工作中都没有超出单电子近似的图像,但近几年的理论和实验工作都表明,激子效应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些准一维结构材料的光学响应。目前已经有理论工作对其中的激子效应进行研究,但是形变对其激子效应的影响考虑的比较少。因此,我们在研究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中的光学性质时,在计算中考虑了形变带来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利用非正交基紧束缚模型,在考虑了电子之间的长程库仑相互作用后,系统研究轴向拉伸形变对armchair边石墨烯纳米带和zigzag碳纳米管中激子的激发能、束缚能以及激子波函数的影响。本文安排如下: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一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带研究的背景和历史,以及它们的几何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在第二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非正交基紧束缚模型,这是因为它常被用于计算碳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然后我们介绍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中的激子效应;最后介绍在紧束缚模型下计算激子效应的方法。在第三章中,我们利用非正交基紧束缚模型,研究了轴向拉伸形变的情况下带宽分别为8,9,10的armchair边石墨烯纳米带的激子效应。在轴向拉伸形变的情况下,激发能和激子束缚能的变化取决于带类型,对于带宽为8的armchair边石墨烯纳米带,激发能和激子束缚能随着形变的增加而减小,而对于带宽为9的armchair边石墨烯纳米带相反,对于带宽为10的armchair边石墨烯纳米带而言,激发能先增加后减小,这些结果可以通过轴向拉伸形变下,armchair边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子能带带隙变化理解。在第四章中,我们同样是利用非正交基紧束缚模型进行计算,研究了轴向拉伸形变对zigzag碳纳米管中激子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碳管中激子的激发能随形变的关系强烈的依赖于碳管的种类,激发能与形变基本上成线性关系。而激子的束缚能随形变的变化关系只与碳管的种类有关。在第五章中,我们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德;陈荣峰;王天立;林素凤;夏建中;胡靖;;激子手性方法用于三糖化合物的研究[J];河南科学;1989年Z1期

2 王玮,黄瑛,李言荣;分子二聚体的分子激子理论处理[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3 陈国应,王广济;慢速激子畸变线晶格后的能量变化[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4 孙书娟;傅军;姚钟瑜;潘孟美;;聚乙炔中双激子和两个单激子的稳态性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赵井泉,朱晋昌,蒋丽金;藻类光合原初过程的计算机模拟——Ⅰ.藻胆蛋白激发态衰变中的激子湮灭[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11期

6 杨兵;马於光;;新一代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突破激子统计[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11期

7 周玲,陈凌孚;氟化镁晶体中自陷态激子结构的研究[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杨洪涛;额尔敦朝鲁;冀文慧;;极性晶体中极化子效应对界面强耦合激子性质的影响(英文)[J];发光学报;2007年06期

9 常俊标,陈荣峰,王强,刘澎,潘锡平,于德泉;激子手性方法用于多氧取代环己烯类化合物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0年05期

10 李兰兰;杨家瑜;崔苗苗;尹世伟;;光系统Ⅰ(PSI)反应中心的激子耦合[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叔ii;;非常色散相互作用维持的激子物质[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昌祺;;激子—激子相互作用与量子阱中激子的共振荧光[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3 徐士杰;;氧化锌中激子的超快形成过程以及多体Fano共振的时间过程研究[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于暹;郑纪文;刘国兴;陈克良;;激发核趋向平衡态的过程[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梅增霞;张希清;衣立新;赵谡玲;王晶;李庆福;韩建民;;ZnO薄膜的制备和激子特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6 杨少鹏;张雪峰;杨雅茹;赵谡玲;徐征;宋丹丹;李艳蕊;李庆;庞学霞;;铱配合物掺杂体系的发光特性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吴建军;张晓华;王煜;王英特;晋卫军;;卟啉聚集体激发谱中B带与Q带激子耦合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熊祖洪;雷衍连;陈平;刘荣;张勇;;不同染料掺杂体系中的三重态激子湮灭过程[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潘玉钰;李维军;杨兵;马於光;;有机电致发光中高激子利用率“HOT”通道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10 惠萍;;利用B-splines特性计算PbS量子点中的激子基态能量[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卫东;美研制出首个以激子为基础的电路[N];科技日报;2008年

2 刘霞;美首次观察到激子内自发相干的细节[N];科技日报;2012年

3 刘霞;美首次在室温下演示电磁激子发出激光现象[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盼;同质异相的纳米硫化镉的激子复合动力学和自旋极化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周宁;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激子的耦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刘佰全;基于电荷和激子分布调控研究高性能有机白光二极管[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周叶春;有机发光器件性能优化及激子扩散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郭子政;Ⅱ-Ⅵ族半导体异质结构中的激子及其压力效应[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吴勇;利用原位光致发光测量研究有机半导体中的激子过程[D];复旦大学;2007年

7 潘玉钰;热激子反系间窜越实现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原理[D];吉林大学;2015年

8 师全民;聚合物半导体中激子离化及电荷输运特性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邹炳锁;纳米微粒的生成、结构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光学性质[D];南开大学;1993年

10 赵国军;半导体量子阱中的杂质态和激子的压力效应[D];内蒙古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聪;光激发下共轭聚合物中激子形成与载流子输运的动力学机制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段绪东;激子极化激元的布洛赫振荡[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黄向南;半导体量子点中多激子的新奇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陈中海;红荧烯分子间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袁德;激子型和电荷转移型有机发光器件中的自旋混合过程[D];西南大学;2016年

6 李婧;红荧烯掺杂薄膜中激子裂变过程的磁场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刘俊琳;形变对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中激子效应的影响[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8 张冰;电子关联对聚合物中激子和双激子极化性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智斌;反向偏压下有机阱结构器件的激子离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郭丽媛;间接激子在抬高量子阱中光致发光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6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166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