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局部缺陷周期简支层合梁结构的波传播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0 20:02

  本文关键词:局部缺陷周期简支层合梁结构的波传播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周期结构 层合梁 脱层 谱有限元法 传播常数


【摘要】:脱层是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谱有限元方法得到周期结构中健康基本周期单元的动刚度矩阵。再考虑脱层位于周期结构的某一基本周期单元中,并假设脱层边缘处横截面变形服从平截面假定,忽略脱层前沿的应力奇异,建立分层模型,根据分层边缘处各子单元位移、转角连续及分层界面处力平衡条件形成含脱层的周期层合梁超单元动刚度矩阵。基于传递矩阵法得到健康及含脱层周期单元的传递矩阵,进而形成含脱层周期层合梁结构的传递矩阵及总体动刚度矩阵,并通过传递矩阵计算获得的波传播常数来分析周期结构的振动与波传播特性。分别对无脱层情况与脱层引起局部失谐情况下一周期简支梁结构的波传播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并结合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39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10141120026)
【分类号】:TB33;O327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复合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自重轻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机械、船舶、生物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领域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对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而言,脱层的出现能够明显改变其局部以及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其进行基于振动与波传播理论的动力特性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干卫东,单辉祖,何庆芝;孔边应力单元与层合板孔边应力精化分析方法研究[J];航空学报;1993年01期

2 盛宏玉,董朝文;具有自由边的层合开口柱壳弯曲问题的解析解[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杜三山;魏建强;赵彦华;;层合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测试研究[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4 孙卫青,邱宗玺,张恒,张军;层合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有限元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1期

5 徐明,徐桂祺;层合梁在大挠度下弯扭耦合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航空学报;1988年04期

6 王爱俊,乔新,厉蕾;飞机层合风挡鸟撞击有限元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1998年04期

7 范家让 ,叶建乔;层合厚板静动态问题的精确解[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8 王安稳,杨关良,章向明;层合圆柱壳的振动与横向应力[J];应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9 姚春梅;对称层合梁非线性热振动分岔带[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沈为,李伟,彭立华;薄膜/基板层合材料几个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J];力学与实践;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道国;王熙;苏丹;;层合圆柱壳体表层局部分层屈曲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吴亚平;郭春香;张学富;朱元林;赖远明;;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层合箱梁矩阵分析方法[A];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伟球;丁皓江;;具有黏性界面的层合板壳弯曲的精确解[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俊乾;;层合复合材料细观破坏过程的研究进展[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黄德进;丁皓江;陈伟球;;常电势下的层合压电悬臂作动器的弯曲问题[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江瑛;黄旭升;徐荣桥;丁皓江;;层合横观各向同性磁电弹性轴对称圆板的三维精确解[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李彪;周李成;;层合梁稳定性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邵珠山;于澍;张新贵;;层合复合材料开孔圆柱壳中的热—机应力分析[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杨万泰;邓建元;;光接枝层合技术及用途[A];面向21世纪中国辐射固化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袁国青;李斌;董国华;朱金龙;;单向机织物损伤层合梁的动态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层合材料及纸包装容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改进的层合包装材料及制造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5年

3 立国;我国碳纤维复材层合工艺装备有待提升[N];中国建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岩;玻璃及其层合材料表面与界面性能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2 曹雄涛;层合板壳振动和声辐射预测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钱锋;层合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数值模拟及其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天恺;钛铝层合材料拉伸破坏的分子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周翔;连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及复合蜂窝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李婉;多层整体编织与层合湿梯度面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4 杨柳青;光致伸缩层合变体机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刘国繁;层合结构复合材料抗弹机理研究及模拟仿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孙卫青;层合复合材料声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樊小龙;双金属层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08年

8 司俊岭;基于整体与局部理论细观层合梁尺度效应分析[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王文莎;二维三轴编织混杂层合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10 胡衡;薄板与圆柱薄壳在连续介质体力学中的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68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168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