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纳米悬臂梁的大位移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0 23:11

  本文关键词: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纳米悬臂梁的大位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悬臂梁 大变形 应变梯度 能量法 变分


【摘要】:以Aifantis发展的应变梯度理论为基础,探讨微纳米尺度下线弹性悬臂梁受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大变形问题。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建立悬臂梁发生大变形时的弹性微分方程,并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打靶法并借助于Math CAD软件,求得考虑应变梯度时悬臂梁在自由端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数值解。结果表明,在微纳米尺度下应变梯度对悬臂梁的变形有较大影响,弹性变形梯度系数对梁发生大变形比发生小变形时的影响更明显,且弹性梯度系数对于梁的变形有抑制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72357) 山东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Q201302)
【分类号】:TB383.1
【正文快照】: 随着国际上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对于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纤维等一维纳米结构进行精确的变形分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材料在微纳米尺度下的力学特性与其在宏观尺度下的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很强的尺寸依赖性[1-7]。如何定量刻画该效应则成为当今连续介质力学中具有挑战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钟文;纪念币多次压印成形模拟关键技术与闪光线缺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许福;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微纳流变力学行为及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3 卢宸华;含孔洞压力敏感性材料裂纹尖端渐近场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钟文;纪念币多次压印成形模拟关键技术与闪光线缺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曹鹏;沥青路面多尺度力学分析方法及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一兆;土体颗粒尺度效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杰;不同类型陶瓷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彭城;基于偶应力理论的结构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奇;Al-Cu合金在高压扭转和多向压缩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D];中南大学;2013年

3 曹雪珂;基于分布式光纤的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郝毅;压敏材料与尺寸相关的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5 田家龙;梯度强化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及强化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宋旭;基于MSG理论的Al7075介观尺度切削的仿真与试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悦广,王学峥,武晓雷,白以龙;微压痕尺度效应的理论和实验[J];中国科学(A辑);2000年11期

2 蔡碧毓,,杨继涛;基于梯度理论计算纯水表面张力[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3 祝维亮;熊朝旭;;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纺织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5期

4 林鸿;段远源;;简单流体和烷烃表面张力的梯度理论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5 王碧蓉;邓子辰;徐晓建;;基于梯度理论的碳纳米管弯曲波传播规律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前前;;梯度理论视角下西部政府大部制改革推进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刚;张旺民;;基于梯度理论的中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余寿文;王刚锋;;应变梯度理论在界面力学中的应用[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少华;冯彪;;单轴拉伸下剪切带的应变梯度理论预测[A];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雷;贺睿;谢水生;;应变梯度理论的无网格数值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解海鸥;魏悦广;;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朱嘉俊;产业转移:宁波的梯度理论[N];中国企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旭;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及其杂交应力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赵杰;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的精化不协调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冀宾;细观偶应力/应变梯度弹塑性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艳飞;基于梯度理论的农村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凯锐;深部围岩分区破裂梯度模型的数值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3 秦杨;基于梯度理论的重庆市区域科技发展差异及对策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4 韩栋;基于应变梯度有限元的碳纳米管振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8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168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