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镉量子点对家蚕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本文关键词:碲化镉量子点对家蚕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家蚕 碲化镉量子点 氨基酸修饰 生殖毒性 分子机制
【摘要】:纳米量子点(QDs)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生物成像材料,因此,QDs的生物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并存在诸多争论,其中以生殖毒性为代表的长期毒性还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课题选择无脊椎模式动物家蚕为试验动物,研究了碲化镉(Cd Te)QDs(粒径2-3 nm,激发波长490 nm,发射波长530 nm)对家蚕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同时,通过甘氨酸或丙氨酸对QDs进行表面修饰,探讨修饰后的QDs(QDs-Ala、QDs-Gly)对家蚕生殖系统的减毒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背脉注射的碲化镉量子点能够进入家蚕生殖腺剂量为0.32 nmol的QDs以背脉注射方法暴露5龄第2日家蚕幼虫后24 h或48 h,在精巢和卵巢中都检测到QDs的特征性绿色荧光。QDs剂量增大至0.64 nmol,暴露后12 h两性生殖腺中即可检测到QDs、QDs-Ala和QDs-Gly的存在,但氨基酸修饰的QDs在性腺中的特征性绿色荧光强度较弱或呈弱荧光的性腺多于未修饰的QDs,暗示表面氨基酸修饰可能减少了QDs进入性腺的量;无论是否氨基酸修饰,以荧光强度显示的QDs向精巢转移和积累的作用皆强于卵巢,暗示QDs的生殖毒性具有性别差异。2碲化镉量子点暴露影响家蚕产卵与受精交配试验结果显示,双亲幼虫都经QDs暴露后,母蛾产出卵全部不受精,卵巢中残存卵率高达48%,而对照组的受精率平均为95%,残存卵率仅为1%。母本幼虫期经QDs暴露后,母蛾与正常雄蛾交配后所产卵的受精率仅比对照降低了7%,残存卵率高达20%。父本幼虫期经QDs暴露后,成虫即使与正常母蛾交配,产出卵的受精率也仅为49±12%。显示QDs具有很强的雄性生殖细胞毒性,对雌性的毒性更多表现在产卵行为异常。上述交配试验中,QDs-Ala和QDs-Gly的不良影响都小于QDs,显示氨基酸修饰能够降低QDs的生殖毒性。3碲化镉量子点暴露对家蚕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QDs暴露后120 h HE染色的幼虫生殖腺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精巢和卵巢的生殖细胞发育变慢。DAPI染色结果显示,精巢中生精囊内的生殖细胞核出现了严重损伤,卵巢细胞核也有形态异常发生。进一步于QDs暴露后12 h、24 h和72 h取出生精囊进行体外生精囊培养168 h,发育形成精子束的数量QDs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3%、54%和25%,QDs-Ala组只降低了16%、43%和5%,QDs-Gly组降低了33%、52%和16%;发育异常生精囊的数量QDs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1%、53%和45%,QDs-Ala组只增加了10%、13%和13%,QDs-Gly组增加了19%、30%和11%。显示体内QDs暴露的经历,对脱离了暴露后体内环境的生精囊发育存在显著危害,但氨基酸表面修饰有显著减毒效果,其中QDs-Ala效果更好。4碲化镉量子点对家蚕的生殖毒性由多种分子机制复合调控幼虫经QDs暴露后12-72 h调查,QDs能够突破生殖腺外膜屏障,诱导精巢和卵巢内的生精囊膜和卵管膜细胞及其内部的生殖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进一步出现线粒体结构破坏和碎片化,Caspase细胞凋亡途径的关键基因Dronc上调表达。同时,与细胞自噬发生有关的细胞内溶酶体大量增加,出现溶酶体渗透性改变,细胞自噬信号途径相关的Atg6和Atg8基因上调表达。显示QDs可能通过线粒体和溶酶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和自噬等复合机制诱导生殖腺细胞死亡或发育畸形。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X17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翠燕,梁汝强,阮康成;量子点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2 孟磊,宋增璇;量子点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02期
3 牟颖,王楠,金钦汉;量子点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04年06期
4 杨蕊,冀伟,闫玉禧,费强,牟颖,金钦汉;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5 刘玉敏;俞重远;杨红波;黄永箴;;应变自组织量子点的几何形态对应变场分布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2005年12期
6 杨红波;俞重远;刘玉敏;;2×2自组织量子点阵列应变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陈宏伟,刘红莉,王一理,司履生;量子点:新的荧光标记物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8 吴峰;蔡继业;;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1期
9 谭君;祝连彩;;量子点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8年06期
10 田宇光;陈优生;;量子点的应用概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红;武红敏;梁建功;韩鹤友;;量子点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宋涛;逯超亮;宫晓群;杨秋花;李云红;常津;;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久敏;宫晓群;张琦;宋涛;刘铁根;李迎新;常津;;小波变换在量子点编码识别中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佳涵;葛玉舒;田方方;樊婷;袁莲;刘义;;微量热研究量子点对线粒体代谢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何治柯;;小粒经近红外低毒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贾金锋;;全同金属量子点的生长与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友林;曾庆辉;孔祥贵;;用于在体高灵敏检测的量子点发光光纤生物传感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金嫒;王琛;付国;刘力;王桂英;;量子点的三维取向探测[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家雨;崔一平;王志兵;;胶体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原凤英;蒋最敏;陆f ;;锗硅双层量子点耦合效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卫东;美研究可高效阻断蛋白生成的量子点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常丽君;韩国造出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曲照贵;天大首创零污染量子点合成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刘牧洋;我国量子点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全楚;“量子点”荧光标记初露端倪[N];健康报;2005年
6 刘霞;科学实验发现:量子点不是点[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霞;量子点显示屏或将成主流[N];科技日报;2010年
8 刘霞;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创纪录[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欢;纳米技术全面升级LED[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马艳红;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量子点荧光微球[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民;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星波;单个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超高分辨率定位上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解兵;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钒;高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5 周宏明;核壳型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及其光学非线性[D];武汉大学;2013年
6 黄碧海;基于量子点标记的生物探针构建[D];武汉大学;2012年
7 潘佳奇;半导体ZnSe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8 卞伟;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磷光探针研究及分析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9 胡思怡;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功能型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10 梁瑞政;光功能客体/LDHs插层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芳蕊;纳米颗粒—量子点经嗅觉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08年
2 许智祥;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秀清;量子点的不同修饰方法对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华晓锋;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的偶联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玉丹;单电子隧穿耦合量子点的输运和光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6 何至青;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清爱;基于量子点的金属离子检测和碳点的制备及其发光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卢鹏;核分析技术在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吸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张翼飞;锗硅单量子点的耦合和瞬态电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赵潇;一种纳米级碳量子点的合成、修饰、表征及生物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33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3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