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机理研究
【摘要】:现今,针对弹性波在周期结构材料中传播特性的研究非常热门,主要原因在于弹性波在周期结构材料中传播会产生带隙,这种特性可以应用于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弹性波在周期结构材料中传播受其内部结构的几何参数以及材料参数共同影响。本文针对弹性波在周期结构材料中的传播,研究了周期结构材料内部微结构形式和散射体剪切模量对于声波带隙的影响,以及圆形孔洞的体积分数与基频的关系。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二维无限大周期结构中选取了代表性单元,根据Bloch定理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利用两套网格弥补了Abaqus中不能进行复数计算的缺陷,两套网格完全相同,一套用以求解实部方程,另一套用以求解虚部方程,从而得到频散关系曲线。研究了孔洞形状以及散射体的剪切模量对声波带隙的影响。将孔洞按方阵形式排列,其形状逐渐由圆形变为椭圆形,直至椭圆短轴与长轴之比接近于零。研究表明,含有圆形孔洞的周期结构材料具有带隙,椭圆形孔洞的短轴长轴比逐渐减小时,带隙逐渐变窄,最后消失。通过在圆形孔洞中填充不同剪切模量的弹性材料,研究了材料剪切模量对声波带隙的影响。模拟分析显示:当基体与散射体的剪切模量量级相差越大时越容易出现带隙。周期结构中孔洞结构的分布通常具有随机性,本文采用控制胞元中孔洞所占的体积分数模拟随机孔洞的分布,对50种不同随机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随着孔洞的体积分数的增加,无限大周期结构的基频逐渐降低,并且与孔洞体积百分数成线性关系。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两套网格来研究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弹性波在随机结构中传播的基频与散射体体积分数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Е.Г.巴兰诺夫;周正濂;;岩体中弹性波传播速度的测量仪器[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5年03期
2 袁胜忠;弹性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黄理兴;;用弹性波法测定岩体物性中的几个问题[J];勘察科学技术;1985年01期
4 李锐坚;模型材料弹性波的尺度效应和环境效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S2期
5 张楠;;利用弹性波频率进行地质勘探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20期
6 蔡平;金涌;俞芷青;周春志;;弹性波在气—固流化床中传播速度的测定[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86年01期
7 张金钟;;裸眼井中的弹性波[J];测井技术;1986年06期
8 丛健生,蔺景龙,于智堂;刚性圆筒中弹性波传播的数值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9 陈士海;胡峰;;导爆管爆轰及药膜脱离分析[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10 张剑锋;弹性波数值模拟的非规则网格差分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奇;刘凯欣;;采用矢量势无散条件对弹性波传播模态的研究——古典弹性波理论之新探(1)[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吴春玲;顾贤明;;三维弹性波有限元模拟的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陈春雷;伍先运;王克协;;插入均匀地层的固体圆柱中弹性波的激发与传播[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吴斌;何存富;李忱;;平面杆系结构中弹性波传播的理论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乐乐;刘金喜;房学谦;聂国权;;表面效应对压电纳米板中弹性波传播特性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胡进;;弹性波传播控制的变换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宋国杰;冯灵霞;杨顶辉;;含起伏自由表面介质中的弹性波正演的加权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林;林伟军;;弹性波传播模拟的谱元法实现[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9 郭永强;方岱宁;;点阵材料与结构中弹性波传播的弥散特性[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张剑锋;李幼铭;;横向非均匀介质中弹性波的数值计算[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义敏;变截面杆与转轴中弹性波的运动方程及其传播特性[D];浙江大学;2014年
2 张义德;非定向模式反射弹性波界面定位的理论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月秋;基于偶极应变梯度理论的弹性波传播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4 乔松;非均匀球壳结构弹性波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建伟;周期格栅及其夹层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刘铁林;动力问题的非时间步参数时间有限元法及弹性波传播数值模拟的格子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丁一群;弹性波的双负超常材料[D];武汉大学;2009年
8 李凤明;结构中弹性波与振动局部化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9 张光莹;含分布裂缝岩石的弹性本构及波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10 周浩洋;波传播的单位分解有限元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玮玮;工程层状结构中的弹性波及其应用[D];湘潭大学;2015年
2 李强强;周期层状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3 王发铭;钢板上弹性波的有限元模拟及传播的影响因素探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王迪;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应力峰值位置探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张超;弹性波在周期结构中的传播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崔喜泉;表面弹性波马达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3年
7 刘超;层状不均匀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在岩土工程检测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苗秋实;二维弹性波隐身理论与介质参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强文涛;考虑光滑接触时弹性波透过微缝隙的传播[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洲;基于GPU的有限差分法弹性波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263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6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