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太原理工大学》 2015年
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杨慧敏
【摘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的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由于其灵活的多孔性、大的比表面积、不饱和配位键等特性,使得近年来在分子识别、磁学、光致发光、药物传递、气体储存、催化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合成方法有水热/溶剂热法、扩散法、微波合成和超声合成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高温高压高耗能、合成工艺复杂、对反应设备和环境要求苛刻等问题。为了避免上述这些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常温常压洁净的电化学合成新思路,,主要研究了水溶液和离子液体体系中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电合成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并将其应用在电催化水分解制氢以及DNA检测领域。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电化学合成方法成功地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出了锌(丙烯酰胺-co-丙烯酸)[记作Zn(AM-co-AA)]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通过原子吸收(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 SEM)、红外(Infrared, IR)、热重(Thermal gravimetric, TG)、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合成时间、引发剂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手段考察了其动力学规律,并对该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1)在常温和硝酸铈铵引发剂条件下电合成Zn(AM-co-AA)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Zn(AM-co-AA)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呈现松散的球状结构,直径大约0.5微米;XRD和IR结果均显示金属离子与配体已经键合;通过乌氏粘度计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273275,说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配体发生了交联;TG结果表明该产物的热稳定性温度范围是267-395oC,说明该方法合成的Zn(AM-co-AA)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2)通过对反应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试和计算,确定了该电极过程的反应历程,得出该反应的阴、阳极表观传递系数分别为2.33和3.24。该电极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为 其中自由基对水溶液体系中电合成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反应过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两种离子液体体系中以对苯二甲酸(1,4-Benzenedicarboxylic, H2BDC)为有机配体,Zn2+为金属中心离子,分别电合成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Cl)和MOF-5(Br)。通过SEM、XRD、IR、EDS、TG等手段对其表面形貌、物相、结构特征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 CV)、交流阻抗(ACimpedance)、极化曲线(Tafel)等方法考察了该电极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并比较了传统溶剂热法和电化学合成法得到的MOF-5在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反应中的性能差异。研究结果如下: (1) SEM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体系中合成出的MOF-5(Cl)呈现球状结构,直径大小约为2微米,而在离子咪唑溴盐体系中合成的MOF-5(Br)却呈现为尺寸均匀的花朵状形貌,直径大小约为2微米,说明离子液体的种类会对电合成MOF样品的形貌产生很大的影响。XRD和IR结果显示合成出的MOF-5(Cl)和MOF(Br)均与文献报道一致,进一步说明了电化学法在离子液体体系中成功地合成出了MOF-5材料。TG结果显示MOF-5(Cl)和MOF-5(Br)的最高热稳定温度为380oC。N2吸附结果表明MOF-5(Cl)和MOF(Br)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627.3m2·g-1和914.7m2·g-1,电合成方法不会影响MOFs的多孔性。反应体系的CV曲线显示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体系中发生的是完全不可逆的反应,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体系中发生的是可逆反应。 (2)确定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体系电化学合成MOF-5过程中阴极的电还原反应机理。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在阴极发生的是一个不可逆的反应,还原峰电流与v1/2成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该反应属于扩散控制。交流阻抗谱图显示离子液体与有机配体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反应电极上电子的转移,并且进一步证明该过程属于扩散控制过程。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理论的推导,确定了阴极还原反应历程,其中 ZnCl~-+e~-→ZnCl为速控步骤。 (3)将溶剂热法和电合成法得到的MOF-5和MOF-5(Br)分别用于电催化水分解制氢体系,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体系中电合成出的MOF-5(Br)的循环伏安曲线有明显的氢的氧化脱附峰和氧化还原峰,说明电化学法合成MOF-5(Br)具有催化水分解产氢的能力。 3.以均苯三甲酸(1,3,5-benzenetricarboxylate, H3BTC)为有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离子,在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体系中成功地用电化学法合成出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BTC,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采用XRD、SEM、EDS、IR、TG和孔径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特征、热稳定性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以及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方法对其合成过程及其电催化水分解制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1)在离子液体体系中电合成Cu-BTC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电流密度0.025A cm-2,温度45oC,反应时间2h;SEM表明Cu-BTC呈现均匀的八面体形貌,直径大小约为2微米;XRD和IR结果显示Cu-BTC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了电化学法在离子液体体系中成功地合成出了Cu-BTC材料;TG说明Cu-BTC的最高热稳定温度为310oC;孔结构分析显示电合成Cu-BTC的BET比表面积为753.8m2g-1,孔容为0.051cm3g-1,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0.98nm,说明通过电化学法在离子液体体系中合成的Cu-BTC是微孔材料。 (2)将Cu-BTC碳糊电极作为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反应的阴极,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共同表明,Cu-BTC催化水分解制氢反应是一个扩散控制的可逆反应,反应的阴、阳极表观传递系数分别为0.9和1.2,控制步骤计量数为1;同时,循环伏安曲线显示在Cu-BTC/炭黑比例为2/1时的电极有明显的还原峰出现,并且还原峰电流密度是纯炭黑电极的16倍,说明Cu-BTC对催化水分解制氢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 4.将在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中电合成出的球状MOF-5(Cl)多孔材料与金纳米粒、DNA分子进行复合制备出生物电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um, UV-Vis)、SEM、TEM等手段对合成的Au纳米粒以及复合电极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将复合电极制备成电化学传感器,同时对不同浓度目标DNA的传感器进行循环伏安、线性扫描、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测定,确定电化学传感器的检出限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 (1) SEM图显示壳聚糖层不会影响MOF-5的结构,制备的Au纳米粒的粒径为3-4nm,TEM图显示在修饰了检测DNA后Au纳米粒的分散性更好。对以不同方式修饰结合Au纳米粒、检测DNA和MOF-5的玻碳电极进行CV测试,结果表明:Au NP修饰MOF-5-MGCE的电流强度(39.92μA)远大于Au NP-MGCE的电流(1.503μA),说明MOF-5的多孔结构增加了氢吸附到Au NPs粒子表面的可能性,提高了Au纳米粒子对水合肼的电氧化能力。复合电极在水合肼中的氧化峰电流为58.03μA,远大于以其他方式构筑的生物电极的电流强度,说明MOF-5的骨架结构可以克服由于DNA隧道效应对Au纳米粒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实现电催化活性的最大化。 (2)对不同浓度目标DNA的电化学传感器进行循环伏安、线性扫描(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LSV)、计时电流(Chronoamperometry, CA)等电化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目标DNA浓度的增加,电流逐渐增大;目标DNA浓度为1pM时的电流12.55μA明显高于目标DNA浓度为0时的电流8.660μA,目标DNA浓度在1pM-100nM时与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达到0.024pM,说明MOF-5材料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低浓度的DNA;同时,通过对完全互补配对的DNA、碱基错配的DNA以及完全不互补配对DNA的检测,说明该DNA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玉奎;邓晋;潘涛;郭庆祥;傅尧;;离子液体中Lewis酸催化葡萄糖和果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呋喃甲醛[J];催化学报;2011年06期
2 ;Electrooxidation of Hydroxypivalaldehyde in an Undivided Cell[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6年05期
3 金炳勋;谢宏伟;顾惠敏;翟玉春;;La~(3+)离子在EMIMBF_4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4期
4 张汇;何玉韩;唐铎;李彦威;;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槽内式选择性超声电合成甲基苯甲醛[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6期
5 俞洁;杨格格;潘元沛;陆泉芳;杨武;高锦章;;Poly (Acrylamide-co-Acrylic Acid) Hydrogel Induced by Glow-Discharge Electrolysis Plasma and Its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 Cationic Dyes[J];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年08期
6 李占双;王君;王祥平;;铁氰酸镍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张炯;万莹;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J];化学进展;2007年10期
8 袁爱华,沈小平,郁开北,陆路德,周伟,钟娟娟;新型氰基桥联二维配位聚合物{[Fe(salen)]_2[Ni(CN)_4]}_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质[J];化学学报;2003年10期
9 袁爱华,汪萍,李逵,杨绪杰,汪信,陆路德,郁开北;三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Ni(tn)][Ni(CN)_4]·2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J];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10 周子娥;薛春瑜;阳庆元;仲崇立;;新型储甲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J];化学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晨利;;结晶晶核的形成方式及稳定外形的分析[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2 王蕾,陈文华,秦展琰,谢治凯;梯度功能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6期
3 倪晓东,王西涛,陈国良;稳定性与长程有序度的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倪晓东,王西涛,陈国良;当量成分AB和A_3B型合金有序─无序转变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李青春;陈湘茹;常国威;翟启杰;;脉冲电流对球墨铸铁退火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刘兆龙;胡海云;范天佑;;磁致塑性的位错机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龚晓辉,刘慎和;金属表面膜层连接的几个技术问题[J];表面技术;1998年06期
8 王云燕,彭文杰;锌-铁合金异常共沉积中锌沉积机理的研究(Ⅰ)——Zn阴极沉积反应历程的拟定[J];材料保护;2004年11期
9 彭文杰;王云燕;易卫红;;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的机理初探[J];材料保护;2006年11期
10 宋志华;郭亨群;张春华;王国立;吴冲浒;吴其山;吴志军;;纳米钨粉体的表征及其晶格畸变分析[J];材料导报;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永霞;杨新丽;张成军;刘建平;韦梅生;;MOF-5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初探[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伯琼;陆兴;侯健;滕颖丽;;烧结多孔钛的显微组织和孔隙特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3 韩福生;朱震刚;;泡沫Al的非线性阻尼特征[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五届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于文志;张磊;樊勇利;;LiFePO_4充/放电过程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周丽姣;吴争平;李洁;陈启元;;MOF-5_NMP的合成、表征及钌炭掺杂研究[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2年
6 张索勤;李国俊;陈复民;;锡磷青铜低温退火后的组织及性能[A];第三届弹性合金与工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7 吴琦;芮征球;王海燕;崔群;;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对乙醇吸附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吴蕾;朱广山;裘式纶;;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d_2(BTC)_2(DMF)_2(H_2O)_3·nH_2O的合成与结构表证[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李金花;蔡晓强;张忠;陈令新;;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荧光化学计量器进行半胱氨酸测定[A];第七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史贤备;刘国峰;赵亮;苏涛;;富马酸、对苯二甲酸对铀酰吸附行为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侠;锗在锌电积中的行为及添加剂作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高烨;固体推进剂用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许雄伟;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乳腺癌转移标志基因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彭春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与Li_2FeSiO_4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智广林;Er:CaF_2激光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叶锋;碳基储氢材料多孔结构中传输与吸附的多尺度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辉;基于有机功能基团修饰的多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建毅;电脉冲法消除残余应力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钟华;新型DNA/纳米粒子生物功能化探针在DNA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芳;以磁珠为载体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大为;空间热循环和辐照环境对LF6铝合金焊接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锦永;FeCoNiCr基多主元合金的定向凝固组织演化及电化学腐蚀行为[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杰;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制备[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爱国;铜电积用新型铅基合金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谢香兰;脉冲电沉积制备Ti基铅复合电极材料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彭亮;纳米粒子在介孔材料内的可控组装[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沈晓倩;Cu_2O结晶生长动力学计算与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晓红;水热法制备硫化镉纳米材料及其表征[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申志康;钢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丹;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电化学H_2O_2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树昌;王春雷;高勇军;张少春;马丁;赵宗保;;离子液体中微波辅助的Lewis酸催化纤维素制备5-羟甲基糠醛[J];催化学报;2010年09期
2 刘斌,孙向英,徐金瑞;壳聚糖修饰电极测定碘的研究[J];电化学;2004年01期
3 高锦章,王晓艳,胡中爱,侯经国,陆泉芳;A Review on Chemical Effects in Aqueous Solution induced by Plasma with Glow Discharge[J];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2001年03期
4 陆泉芳,俞洁,高锦章,杨武;Glow Discharge Induced Hydroxyl Radical Degradation of 2-Naphthylamine[J];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2005年03期
5 唐平,赵发琼,曾百肇;邻氨基酚在硫堇分子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凌绍明;;超声辐射催化合成1,4-萘醌[J];广东化工;2007年09期
7 龚军芳;刘广宇;朱玉;杜晨霞;宋毛平;吴养洁;;环钯化二茂铁亚胺-三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Suzuki反应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8 张庆友;张丹丹;索净洁;李静亚;龙海林;许禄;;不对称反应的对映体过量值预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7期
9 傅国旗,周理,周亚平,王瑜;天然气吸附存储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9年05期
10 许全杰;贾丽霞;刘涛;;1,4-萘醌的合成研究进展[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文英;新型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伟志;;己二腈的控制电位电化学合成与水解[J];化学工业与工程;1987年02期
2 席小悦;王宝忱;王佛松;;导电聚哒嗪的电化学合成与表征[J];化学学报;1990年01期
3 王瑞芝;;有机氟化物的电化学合成——苄基硫氰酸酯的局部选择的阳极氟化[J];化工之友;2001年02期
4 桂伟志;在石墨阳极上电化学合成癸二酸[J];应用化学;1987年01期
5 曲久辉,雷鹏举;多功能高铁絮凝剂电化学合成的机理和条件[J];环境化学;1997年06期
6 朱洪友,杨宗璐,刘复初,郁开北;3,4-二乙酰基-2,5-已二酮的电化学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人工晶体学报;1998年01期
7 杨海福,陈建军,任彦蓉;高铁酸钠的电化学合成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赵鹏,王维德,倪海霞;有机电化学合成[J];化工装备技术;2005年03期
9 彭芸;李德良;吴赣红;周兵;;无氰水溶性金溶液电化学合成条件研究[J];黄金;2008年08期
10 李成未;齐涛;陈根生;张懿;王福安;;重铬酸钾电化学合成反应表观动力学[J];化学通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长利;徐景坤;;新型导电聚芴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固体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李德良;罗洁;聂午阳;;无氰水溶性金络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应用[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曾理强;周明;;电化学合成导电超疏水聚(3,4-四亚甲基吡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袁亚仙;凌丽;韦萍洁;姚建林;顾仁敖;;苯并三氮唑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卢宝阳;徐景坤;;导电聚苯并蒽酮的电化学合成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固体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徐志花;王建明;何伟春;张鉴清;;超声波对纯铁电极阳极行为及固体K_2FeO_4直接电化学合成的影响(英文)[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谢刚;张皓东;李荣兴;曾桂生;张雄飞;;纳米二氧化钛的电化学合成[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8 石南林;罗鲲;;掺杂剂对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微观结构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黎志为;莫燕丽;;二氧化碳的配位活化和电化学活化[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多元络合物会议论文[C];2002年
10 潘伟;黄绍鑫;冯兴丽;马厚义;;PVP保护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婉;聚噻吩与聚对苯撑膜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海平;钽醇盐的电化学合成及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朱日龙;聚吡咯的电化学合成、应用及防蚀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王杰;电化学合成聚吡咯膜的电学性能与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5 孙勇;碱土金属钼酸盐微晶的电化学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6 杨慧敏;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洪勋;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和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雪;电化学合成聚苯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新颖;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复合薄膜及其耐腐蚀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能娜;某些发光功能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分析应用[D];福州大学;2011年
4 林翠华;电化学合成纳米氧化锆及其掺杂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炯;新型聚芴荧光材料的电化学合成[D];济南大学;2011年
6 陈胜龙;电化学合成五—二乙基胺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侯国锋;锆、铪醇盐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D];中南大学;2011年
8 刘卫华;银(Ⅰ)与炔醇和丙二腈两类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9 柳英姿;芳香氨基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江华;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电化学合成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