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传输过程中的结合及微观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氯离子结合及其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3年
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传输过程中的结合及微观结构研究
王小刚
【摘要】: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水泥基材料中的氯离子分为两类:(1)结合氯离子;(2)自由氯离子。只有自由氯离子才对钢筋产生锈蚀作用,结合氯离子不对钢筋产生锈蚀作用。但是氯离子结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至关重要,其原因有两个:(1)移除了扩散流中的部分氯离子,会延缓氯离子渗透到钢筋表面的时间;(2)形成Friedel’s盐,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率,从而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可见对氯盐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设计,研究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传输时,必须考虑氯离子结合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氯离子结合及其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采用正交设计,用吸附平衡法测定了不同因素作用下砂浆试件的氯离子结合量。结果表明:砂浆对氯离子的结合量随着水胶比、养护龄期和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碳化时间和浸泡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随着矿渣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矿渣掺量为40%时,砂浆的氯离子结合量最大;其中,氯离子浓度对砂浆中氯离子结合的影响最为显著,水胶比和碳化对砂浆中氯离子结合也有显著影响。 用吸附平衡法测定了砂浆试件在系列氯化钠溶液中的自由氯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碳化和低温并没有改变氯离子非线性结合规律,碳化和水胶比对砂浆氯离子结合能力影响比较明显,而温度几乎不影响砂浆氯离子结合能力。 氯离子化学结合主要是形成Friedel’s盐的过程,物理吸附主要是C-S-H凝胶对氯离子的作用。本文采用综合热分析方法及可挥发水含量法测试了水泥基材料氯离子结合之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水泥净浆的氯离子结合量随自由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孔隙率随浸泡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孔隙率与Friedel’s盐的生成量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本文最后研究了内掺氯离子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新拌砂浆流动度、强度、渗透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氯离子可以提高砂浆的早期强度,但是削弱了其后期强度;氯盐阳离子种类对砂浆强度也有重要影响;内掺氯离子可以提高砂浆的抗渗性;氯离子掺量越高,交流阻抗谱的Bode角也就越小,即砂浆的抗渗性也就越好,但是定量的分析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528.57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东,黄煜镔,王智;水泥组分对混凝土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0年06期
2 史才军;元强;邓德华;郑克仁;;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特征的表征[J];硅酸盐学报;2007年04期
3 余红发;翁智财;孙伟;陈浩宇;张金花;;矿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7年06期
4 李长成;姚燕;王玲;;氯离子对碳硫硅钙石形成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1年01期
5 吴立朋;阎培渝;;水泥基材料氯离子扩散性交流阻抗谱研究方法综述[J];硅酸盐学报;2012年05期
6 史美伦,陈志源;混凝土阻抗谱的低频特性[J];硅酸盐学报;1996年06期
7 洪乃丰;混凝土中氯盐与钢筋腐蚀的几个相关问题[J];工业建筑;2003年11期
8 王小刚;史才军;何富强;元强;王德辉;黄勇;李庆玲;;氯离子结合及其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3年02期
9 李庆玲;史才军;何富强;徐帅;胡翔;王小刚;常远;;水泥基材料中自由氯离子浓缩的影响因素[J];硅酸盐学报;2013年03期
10 史美伦,杨正宏;混凝土阻抗谱的拓扑结构[J];建筑材料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青;谭克锋;袁伟;;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固化能力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鲁彩凤;耿欧;蒋建华;;基于钢筋锈蚀混凝土耐久性使用寿命预计的评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张云莲,张震雷,史美伦;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电化学测量方法的介绍[J];材料保护;2005年09期
4 杜荣归;刘玉;林昌健;;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6年06期
5 蒋青青;李东旭;;绿色复合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08期
6 宋旭艳;李东旭;宫晨琛;韩静云;;煤矸石增钙活化及其活性评价机理探讨[J];材料导报;2006年12期
7 勾密峰;管学茂;;水泥基材料固化氯离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0年11期
8 朱方之;赵铁军;张卫东;;冻融和其它因素复合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9期
9 勾密峰;管学茂;张海波;;水化程度对水泥基材料固化氯离子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1年20期
10 钱觉时;张琳;贾兴文;党玉栋;;基于电场作用的混凝土渗透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朝巍;苏鹏;满露梅;宋宇;张华杰;;利用工业废渣制备绿色胶凝材料的研究[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贺鸿珠;史美伦;;弱渗流结构的分布参数模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余红发;孙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卫军;余璟;董荣珍;周锡武;;干湿循环条件混凝土内氯离子输运试验拟合与分析[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志勇;孙伟;周新刚;;基于Monte Carlo随机计算的海工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刘斯凤;孙伟;王培铭;;氯盐、硫酸盐溶液长期腐蚀下混凝土组成的生态控制[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岳林锋;李东旭;;煅烧氧化镁对矿渣油井水泥强度和膨胀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8 管学茂;姚燕;王玲;;水泥基材料组成对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9 管学茂;姚燕;王玲;;水泥基材料组成对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10 马保国;李相国;王信刚;朱洪波;王凯;;粉煤灰的形态效应与氯离子吸附固化特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鹏平;胶凝材料组成与钢筋混凝土氯离子腐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润清;多因素影响下低温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琼;跨断层隧道地震反应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何富强;硝酸银显色法测量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迁移[D];中南大学;2010年
6 黄琪;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与支付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黄伟;矿井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蒋建华;气候环境作用定量模式及其在混凝土结构寿命预计中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孙丛涛;基于氯离子侵蚀的混凝土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战;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高温损伤机理与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颖;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火性能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建波;混凝土孔隙分形特征表征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4 董宜森;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冉景太;粘土水泥浆液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伟;粉煤灰基注浆充填材料及性能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周芳;掺磷渣粉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凤琴;现代混凝土胶凝体系中钙矾石生长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付志恒;偏高岭土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闽;超细活性粉石英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荣归,胡融刚,冯祖德,谭建光,林昌健;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行为研究[J];电化学;2000年03期
2 罗睿,张晓萌,黄晓明;钢筋混凝土氯离子压滤实验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3 王绍东,黄煜镔,王智;水泥组分对混凝土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0年06期
4 高礼雄,姚燕,王玲;温度对碳硫硅钙石形成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5年04期
5 金祖权;孙伟;张云升;蒋金洋;;混凝土在硫酸盐、氯盐溶液中的损伤过程[J];硅酸盐学报;2006年05期
6 谢友均;马昆林;龙广成;石明霞;;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6年11期
7 史才军;元强;邓德华;郑克仁;;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特征的表征[J];硅酸盐学报;2007年04期
8 余红发;翁智财;孙伟;陈浩宇;张金花;;矿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7年06期
9 李长成;姚燕;王玲;;内掺硫酸镁加速水泥基材料TSA破坏[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10 李长成;姚燕;王玲;;氯离子对碳硫硅钙石形成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富强;硝酸银显色法测量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迁移[D];中南大学;2010年
2 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年
3 元强;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传输试验方法的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恒静;张武满;邓宏卫;;电极对加速氯离子透过水泥石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6年04期
2 贺琳琳;冉维民;张庆民;王晓静;;影响氯离子测定准确性的因素[J];辽宁建材;2010年01期
3 李筠乐;罗晔;;硫氰酸铵容量法测定氯离子[J];四川水泥;2010年04期
4 许晖;;浅谈水泥中氯离子测定的试验方法[J];河南建材;2010年04期
5 刘军;邢锋;董必钦;;氯离子在混凝土孔结构中的渗透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6 赵山;胡淑范;;适用于高纯电站水中低含量氯化物连续测定的电位计法系统[J];云南化工;1979年04期
7 李智敏,张菊英,江龙;溴化银中氯离子含量对增感染料吸附及增感作用的影响[J];中国科学B辑;1987年06期
8 刘宗义;;聚己内酰胺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白点丝、白条丝的探讨[J];化学工业与工程;1987年01期
9 胡清波;;光亮硫酸镀铜溶剂中氯离子的快速测定方法[J];电镀与精饰;1987年01期
10 郑筱梅;张新申;陈子阳;;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含量[J];中国皮革;198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西康;刘俊娥;陈培;李占伟;;盐雾环境中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特性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2 郑靓;王新祥;张永健;王元光;韦江雄;余其俊;;混凝土电化学除盐过程氯离子迁移特征的研究[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鹿杰;;化学需氧量分析中氯离子干扰因素探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4 王复生;朱元娜;孙胜泉;;氯化钠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早强作用和结合方式的试验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贾丽;夏敏;;离子色谱法测定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中残留氯离子含量[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6 王栋民;罗小红;段鹏选;刘晓斌;惠飞;;脱硫石膏附着水影响因素[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石屹;姜鹏超;窦玉青;郭先锋;元建;许立峰;;有机肥定位还田对烟叶产质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栾绍嵘;谢小波;王志新;;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性漆中氯离子的含量[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马保国;李相国;王信刚;朱洪波;王凯;;粉煤灰的形态效应与氯离子吸附固化特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干伟忠;Dr.A.Boes;;海砂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进;[N];农民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张子卓;[N];云南日报;2009年
3 曹凯;[N];农民日报;2010年
4 邵锋燕;[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尚明安;[N];农民日报;2010年
6 王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7 华晶;[N];中国化工报;2000年
8 记者魏国林;[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彭展;[N];中国石化报;2004年
10 ;[N];中国质量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富强;硝酸银显色法测量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迁移[D];中南大学;2010年
2 延永东;氯离子在损伤及开裂混凝土内的输运机理及作用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春秋;干湿交替下表层混凝土中水分与离子传输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耿健;杂散电流与氯离子共存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劣化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付传清;混凝土中氯盐的传输机理及钢筋锈胀模型[D];浙江大学;2012年
7 王晨飞;氯盐环境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春生;橡胶集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及在桥面铺装上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孙文博;电化学除氯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黄文新;广州地铁混凝土结构在环境多因素作用下抗侵蚀耐久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刚;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传输过程中的结合及微观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向发海;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叶海隆;混凝土裂缝对氯离子传输及水分影响深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李劲龙;氯离子在后张法预应力筋保护体系中的传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张明敏;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机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6 崔玲;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的侵入机理与分布发展[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翠翠;使用环境对混凝土氯离子传感器工作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庆玲;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浓缩影响因素和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张猛;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氯离子临界浓度及阻锈剂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赵川;混凝土中临界氯离子浓度压力渗透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氯离子结合及其对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7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