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条件下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表征
本文关键词:不同条件下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结构的扫描电镜表征
【摘要】:以不同类型的氨基酸衍生物为模板,研究了其在不同的转速、浓度和硅源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模板剂中碳链长度的增加,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形貌经历了由球到棒再到片的变化;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所制备的二氧化硅形貌发生了由带(片)状到球形的变化;模板剂浓度增大会导致二氧化硅纳米球的破裂;硅源对于二氧化硅纳米形貌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基金】:江苏省优势学科经费No.YX10900111
【分类号】:O613.72;TB383.4
【正文快照】: 1前言有序的介孔材料和其他多孔材料比,由于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孔道在空间规则排列,并且孔道大小分布很窄,长程有序,结构可调、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催化分离、吸附、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3]。随着纳米技术快速发展,具有新颖结构的纳米粒子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雪蕾,唐芳琼;不同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的可控制备与表征[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4年05期
2 庞雪蕾,任俊,唐芳琼;温度对介孔二氧化硅形貌和介相结构有序性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2期
3 陈文静;李文;汤建新;;杂化介孔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及表征[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李娟;秦兴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36期
5 侯清麟;李露;;氨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一步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韩书华,侯万国,许军,李正民;助表面活性剂对介孔二氧化硅孔径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张书政,龚克成;杂化介孔二氧化硅合成中甲醇产物对结构规整度的影响(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5年04期
8 党文修;韩书华;亓贯林;李晶;王仁亮;;棒状有序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J];化学通报;2006年06期
9 党文修;李晶;亓贯林;韩书华;侯万国;;利用助溶剂甲酰胺合成棒状介孔二氧化硅[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杨涛;周从山;晁自胜;;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晓东;黄昊文;曾云龙;易平贵;;纳米银封堵介孔二氧化硅孔道过氧化氢调控分子输送释放[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2 蔡敏敏;周济;;单分散乳液模板制取有序介孔二氧化硅[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张庆红;吕飞;王野;万惠霖;;一种制备具有螺旋孔道的棒状介孔二氧化硅的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应海平;黄政;刘向农;陈娅如;杨宇翔;;不同链长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对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孙成高;陶莉;刘奇;梁海军;黄彩娟;晁自胜;;酸性条件下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微观形貌的变温调控[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6 于秀玲;邵高耸;袁忠勇;;铁掺杂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玄明君;贺强;;自驱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马达[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8 杨永刚;李宝宗;陈媛丽;毕丽峰;;单手螺旋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的制备[A];“2008年分子手性起源与识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谭磊;刘传军;卓仁禧;;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具有尺寸选择性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10 党文修;韩书华;许军;闫欣;侯万国;;有序介孔二氧化硅中空管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定庚;基于可逆、可再生介孔二氧化硅的刺激响应控制释放和分析检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滕兆刚;介孔SiO_2及介孔磁性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肖强;介孔二氧化硅的温和条件合成[D];南开大学;2007年
4 费海姆;基于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新兴纳米医药平台[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功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金桂;多级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大洲;两种形态介孔二氧化硅的功能化及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李娜;多级孔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9 李娟;多孔二氧化硅系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马桂岑;有序超大孔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作为金催化载体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仲冬;双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伍宏玉;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巧红;垂直介孔二氧化硅通道的电化学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4 王亚荣;苯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彦伟;以联二萘酚和苯甘氨酸衍生物为手性源制备手性微孔和介孔二氧化硅[D];苏州大学;2012年
6 蒲云月;手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7 杨涛;超分子自组装形成介孔二氧化硅过程的芘荧光探针光谱表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王yN帆;氨基功能化的大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D];吉林大学;2013年
9 彭策;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控制合成以及开关设计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4年
10 王美云;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机理的原位热化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9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27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