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本征缺陷对单壁碳纳米管载流子输运性质的影响与调控研究
本文关键词:几种典型本征缺陷对单壁碳纳米管载流子输运性质的影响与调控研究 出处:《宁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碳纳米管 本征缺陷 迁移率 载流子传输 晶体轨道
【摘要】:碳纳米管自发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直是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碳纳米管的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和功能性质。因此,研究缺陷对碳纳米管载流子输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Stone-Wales (SW)、单空位和双空位三种典型本征缺陷对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考察影响载流子迁移率的主要因素,获得不同因素对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和调控规律。1.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自洽场晶体轨道法研究了SW缺陷对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以锯齿型(11,0)碳纳米管为例,当有SW缺陷存在时,部分缺陷碳管的载流子迁移率出现反常的增加行为。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得到电流-电压(I-V)特性的结果进一步确定了缺陷使迁移率增加的结论。研究发现,导致(11,0)碳纳米管载流子迁移率增大的主要因素是载流子的声学声子散射减弱使得其形变势常数减小。这个结论也通过晶体轨道分布图中进一步得出。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管径对含有SW缺陷碳管的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锯齿型CNT(n,0) n=9-17中,它们的迁移率增大也呈现三倍周期规律,这与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的电子性质呈现三个不同组群相似。2.基于第一原性原理的自洽场晶体轨道法研究了不同结构演化的单空位缺陷对(10,0)碳纳米管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有些含有缺陷碳纳米管的载流子迁移率是下降的,当B类型的空位缺陷引入到(10,0)碳纳米管之后载流子迁移率不寻常的增加。借助晶体轨道分析了缺陷对电荷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主要的原因是引入缺陷后声子散射变弱使得载流子迁移率增大。对于迁移率的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局部缺陷使得载流子变重。因此,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结构的单空位缺陷而实现锯齿型(10,0)碳纳米管的载流子迁移率的调控。3.在第一性原理的理论框架下使用自洽场晶体轨道法研究了碳管管径的量子尺寸效应下单空位缺陷对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碳纳米管管径不同时,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也是不同的。大部分含有空位缺陷碳纳米管的载流子迁移率是下降的,但是有些碳纳米管引入缺陷后载流子迁移率不寻常增大。对于迁移率降低的体系,主要是由于载流子变重导致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载流子迁移率增大的因素,借助了晶体轨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缺陷引入后使得声子散射变弱最终导致载流子迁移率增大。4.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自洽场晶体轨道法研究了双空位缺陷对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以(14,0)碳纳米管为例,当有双空位缺陷存在时,缺陷碳管的迁移率与纯碳管相比变大。通过晶体轨道分析发现,导致载流子迁移率增大的主要因素是载流子的声子散射减弱使得形变势常数降低。此外,还研究了管径对碳纳米管传输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管径不同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也不同。大部分含有双空位缺陷碳管的载流子迁移率是减小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反常增大的。对于载流子迁移率增大的体系,迁移率增大的原因与(14,0)碳管的相同,都是由于声子散射减弱导致形变势常数降低所致。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ect on the carrier mobility of carbon nanotubes ( 10 , 0 )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theory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13.71;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肖丹;高洪泽;耿允;廖奕;苏忠民;;二邻苯二胺合镍(Ⅱ)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4期
2 刘坚;韦春;;一种含载流子传输基的铱配合物:合成及深黄色电致磷光器件(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2年02期
3 张鹏,李敏,田文晶;VA二唑载流子传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2004年11期
4 杜松松;李春荣;赵春梅;魏妮;王文亮;;端基对二噻吩和苯并噻吩类共轭桥化合物电子结构及载流子传输性能的影响[J];化学学报;2011年10期
5 杜松松;赵蔡斌;马妍;王文亮;;苯-噻吩低聚物电子结构及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1期
6 王光宇;段雨爱;耿允;张冰;汤肖丹;吴水星;郝立柱;苏忠民;;吲哚并咔唑类衍生物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6期
7 李倩;耿允;段雨爱;王光宇;苏忠民;;卤素、氰基及N原子修饰对四硫富瓦烯衍生物载流子传输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7期
8 康俊丹;韩小茜;赵玉玲;史彦龙;马丽晶;俞天智;;含载流子传输基团Ir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孙光延;李海斌;耿允;段雨爱;汤肖丹;苏忠民;周子彦;;咔唑衍生物DiPICz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杨晓晖,印寿根,王振家,侯延冰,徐叙容;主链含电子传输型团的可溶性PPV聚合物载流子传输特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洪泽;苏忠民;王悦;;喹吖啶酮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张春秀;何志群;蒲嘉陵;王永生;李仲晓;;以苯并菲为基元的盘状液晶载流子传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3 张冰;阚玉和;耿允;汤肖丹;段雨爱;吴勇;苏忠民;;氟代原子在提高载流子传输材料迁移率中的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杨国春;苏忠民;;氮杂环醌类化合物的发光机理和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苏忠民;耿允;高洪泽;汤肖丹;;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中的分子结构对载流子传输的影响[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6 尹世伟;彭谦;帅志刚;;Silole类分子的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许辉;韩春苗;于东慧;赵杰;李晶;;高能隙芳香膦氧主体材料及其低压驱动高效电致磷光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于东慧;许辉;;载流子传输基团和柔性链混合修饰电致发光金属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杨燕婷;耿华;尹世伟;帅志刚;;八羟基喹啉铝(Alq3)中载流子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徐丰;耿华;帅志刚;;电场对有机分子晶体中载流子跳迁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庆;蒽及其衍生物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赵珊珊;典型载流子传输材料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汤肖丹;噻吩及并五苯衍生物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洪泽;典型有机载流子传输材料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光延;基于芴和咔唑衍生物光物理和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理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段桂花;有机光电材料分子结构与载流子传输性质关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段雨爱;含噻吩类有机小分子载流子传输及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周健;有机半导体中载流子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赵蔡斌;某些含硫/氮杂原子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子设计及载流子传输性质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双阳;杂环修饰有机半导体的光电性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雨佳;几种典型本征缺陷对单壁碳纳米管载流子输运性质的影响与调控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2 常青;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电子结构、光谱性质及载流子传输性能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冰;氟代对载流子传输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学诚;QLED载流子传输层的形貌调控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5 曾强;电致发光载流子传输材料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江之韵;单载流子传输的InP基双异质结光敏晶体管高频特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付光亮;新型高效固态蓝光的侧链二米基硼取代的对四联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7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35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