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天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分析与转化

发布时间:2018-01-04 10:16

  本文关键词:天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分析与转化 出处:《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银 水体环境 归宿 转化 分析技术


【摘要】:纳米银(AgNPs)作为当前应用最广的金属纳米材料之一,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土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从而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天然水体成分复杂,纳米银具有纳米材料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得其在水体中的转化过程变得尤为复杂,因此理解纳米银在水环境中的转化与归趋,对于水质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极其重要.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更好地研究纳米银在进入环境中后的溶解、聚凝等一系列转化过程提供了可能.本文概述了环境中纳米银的来源和环境风险,分析了pH、溶解氧、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及粒径、涂层等自身因素对其在水体环境中转化的影响,并归纳了对纳米银的粒径、电位及形貌等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Abstract]: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al nano materials into the soil and water environment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o produce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thus destroying th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Natural water complex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special materials, making it in the water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become more complex,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fat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better study the dissolution of nano silver in after entering the environment,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coagulation and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ource of nano silver environ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risk analysis of pH, dissolved oxygen, ionic strength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article size, coating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its transforma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 and summarizes the nano silver particle size, and potential In the end, the main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also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地下水和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09,41272255,41472237) 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LT2015017) 沈阳市科学事业费竞争性选择项目资助~~
【分类号】:O614.122;TB383.1
【正文快照】: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09,41272255,41472237)、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LT2015017)和沈阳市科学事业费竞争性选择项目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471409,41272255,41472237),Liaoning InnovationTeam Proj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耀华;郭娜;刘涛;;纳米银的制备及其抑菌机理[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陈少峰;张红印;侯兰凤;林庆宇;;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物理化学特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年06期

3 赵俊英;李莹莹;;纳米金属银的制备及其应用[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4 李伟伟;莫黎昕;付继兰;李路海;;晶型可控纳米银合成的简单方法及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8期

5 宫科学;周兴平;;疏水性纳米银的表面修饰与功能化[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6 杨辉;杨改;;纳米银粉体新法制备及其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2期

7 王迎春;宗彦芳;蓝蓉;;纳米银的制备及其表征[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2期

8 孙宗招;李帅;张宁;董敏敏;冯路平;许玉娇;王桦;;明胶纳米银的一锅式合成及其高效催化性能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2014年01期

9 杨素玲;刘桂君;孟佑婷;包放;尚宏忠;;微生物合成纳米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10 张万忠;乔学亮;陈建国;;纳米银的合成与表征——三种微乳体系的比较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倩;郑敏;陈祖亮;于昌平;;应用茶叶萃取液制备纳米银的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巢静波;谭志强;王晓伟;刘景富;;纳米银分散液中自由溶解态和总银离子含量的分离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杨诚;苏滋津;李宝华;康飞宇;;批量合成高品质纳米银线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熊得军;陈明亮;李海兵;;磺化杯[4]芳烃修饰的纳米银对组氨酸的比色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杨科芳;王虎;黄伟升;张进;徐利文;;新型有机硅材料负载纳米银/钯的合成及其催化合成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6 赵甲;范颖兰;郭建武;张颖;;磁性能/温敏性纳米银催化剂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7 刘丽红;刘倩;负照军;何滨;江桂斌;;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E-ICP-MS)联用技术分离检测纳米银与银离子[A];第八届全国分析毒理学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8 陆达伟;刘倩;江桂斌;;环境中银离子与纳米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现象[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0分会:环境与健康[C];2014年

9 张凤珍;王庆飞;;极端电化学条件下平板电极上银枝晶分形生长[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10 刘晓丹;吴霞;;漆黄素-纳米银体系荧光增强效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世龙;纳米银导电网络的构筑及其对导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芦冬涛;荧光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4年

3 赵昔慧;海藻酸盐原位制备纳米银/海藻纤维及其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肖刚;壳聚糖/TiO_2/Ag NPs生物亲和复合介质制备及光催化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5 孙友谊;纳米银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子学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司民真;纳米银和纳米银膜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利用细菌介导制备纳米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映;钩状木霉生物还原制备纳米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程祥;含银敷料表征和银的释放及纳米银毒理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晓丹;纳米银与表面活性剂协同增强漆黄素的荧光及其分析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惠惠;纳米银增强Tb~(3+)发光测定多巴胺[D];山东大学;2015年

6 付冉艳;纳米银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曹辰辉;应用于柔性电子及喷墨打印技术的纳米银材料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吴蕴雯;纳米银阵列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云;基于生命周期的纳米银环境释放及风险评价[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宫科学;油水界面法合成纳米银的机理研究及其应用[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8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378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