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内置扭带管Cu-水纳米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

发布时间:2018-01-09 20:30

  本文关键词:内置扭带管Cu-水纳米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 出处:《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粒子 传热 流动 内置扭带管


【摘要】:为了研究纳米流体在内置扭带管表面传热特性及流动特性,设计并建立一套纳米流体表面传热实验系统,Reynolds数(Re)在2 000-7 000的范围内,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1%,0.3%和0.5%的Cu-水纳米流体在不同扭转比的内置扭带管中的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e增加,Cu-水纳米流体和去离子水的沿程阻力系数均减少;水的沿程阻力系数小于Cu-水纳米流体,内置扭带管的沿程阻力大于光管,且随着扭转比的增大而减少;Nusselt数(Nu)随Re和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Cu-水纳米流体的Nu比水高,质量分数为0.5%的Cu-水纳米流体在Y=3.5与Y=5.5的内置扭带管的增强幅度分别为2.29与2.14;内置扭带管的Nu比光管大,且随扭转比增大而减少。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nano-fluid on the surface of a twisted tube, a set of experimental system of surface heat transfer of nano-fluid was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 The Reynolds number is in the range of 2 000 to 7 000, respectively, and the relative mass fraction is 0.1%.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u-water nanofluids with different torsion ratios we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in 0.3% and 0.5% Cu-water nanofluids with different torsion rati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u-water nanofluid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e. Th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Cu-water nano-fluid and deionized water is decreased. Th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wat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Cu-water nanofluid, and the resistance of inner torsion tub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light tub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orsion ratio. The Nusselt numb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 and nano-particle mass fraction. The Nu of Cu-water nano-flui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ater, and the enhancement amplitude of Cu-water nano-fluid with mass fraction of 0.5% is 2.29 and 2.14 in the inner torsion tube of Yi-3.5 and Yi-5.5, respectively. The Nu of the inner torsion tub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ight tube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orsion ratio.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分类号】:TK124;TB383.1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纳米材料技术应用于强化传热领域,研究新一代高效传热冷却技术。1995年,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Choi[1]等人首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纳米流体”。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纳米流体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益民,余凯,吴轩,李强;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2 卓清松;张合;郭育廷;赖耒声;邓敦平;陈希立;;三氧化二铝纳米流体粘滞度的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3 薛文胥;王玮;闵敬春;;颗粒聚集对纳米流体强化换热影响浅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4 曲小鹏;刘静;;电阻抗刻画微/纳米流体通道中溶液的流动参数(英文)[J];微纳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5 张巧慧;朱华;;新型传热工质纳米流体的研究与应用[J];能源工程;2006年02期

6 郝素菊;蒋武锋;张玉柱;;纳米流体——一种强化换热工质[J];冶金能源;2006年03期

7 寿青云;陈汝东;;金属氧化物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05期

8 龙建佑;朱冬生;何钦波;童明伟;刘玉东;;低温相变纳米流体蓄冷特性研究[J];暖通空调;2006年06期

9 彭小飞;俞小莉;夏立峰;钟勋;;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影响因素[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4期

10 彭小飞;俞小莉;余凤芹;;低浓度纳米流体比热容试验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今茂;易如娟;;纳米流体及其在冷却液中的应用[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程波;杜垲;张小松;牛晓峰;;氨水—纳米炭黑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洪欢喜;武卫东;盛伟;刘辉;张华;;纳米流体制备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益伦;陈曦;;纳米流体增强防护结构[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沙丽丽;巨永林;唐鑫;;纳米流体在强化对流换热实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四美;武卫东;武润宇;韩志明;;氧化锌纳米流体对氨水降膜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钱明;沈中华;陆健;倪晓武;李强;宣益民;;激光照射纳米流体形成散斑的数值模拟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刘崇;李志刚;;纳米流体力学初探及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志阳;杨文建;聂雪丽;杨怀玉;;瞬态热丝法测量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冬生;李新芳;王先菊;汪南;李华;;氧化铝-水纳米流体的分散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钦波;外加磁场强化磁性纳米流体的光热特性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Umer Farooq;纳米流动的边界层流的同论分析解[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朱海涛;纳米流体的制备、稳定及导热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赵佳飞;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方晓鹏;纳米流体热质传递机理及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傅怀梁;纳米流体热物理及泳输运特性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魏葳;纳米流体的辐射特性及其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钱明;激光照射纳米流体形成散斑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小军;SU-8微纳米流体通道制作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苏风民;双组分纳米流体的物性测量和NH_3/H_2O泡状吸收强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2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402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