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海绵和氧化硅的制备及复合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超疏水海绵和氧化硅的制备及复合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出处:《功能材料》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一步法 不同形态 超疏水海绵 超疏水氧化硅粉末 复合油水分离
【摘要】: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和缩聚反应为基础,通过一步法可制备两种不同形态的超疏水材料,即超疏水海绵和超疏水氧化硅粉末。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表征两种超疏水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官能团,分析了材料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原理,利用接触角(CA)表征了两种材料的特殊浸润性能,说明制备的两种形态材料均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超亲油特性。且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催化剂的浓度可调控超疏水氧化硅粉末的粒径从纳米级到微米级进行变化。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形态超疏水材料进行油水分离应用,可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达到油水分离的最佳效果。
[Abstract]:The hydrolysis and polycondensation of ethyl silicate and sixteen alkyl trimethoxysilane as the basis for preparing two kinds of super hydrophobic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y by one-step method, namely super hydrophobic and super hydrophobic silica sponge powder respectively.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Fu Liye (FT-IR) changes of infrared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kinds of surface the morphology of super hydrophobic material and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analyzed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with super hydrophobic properties, using contact angle (CA) to characterize the special infilt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two kinds of materials, two forms of material preparation have good hydrophobic - superoleophilic characteristics. And by controll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alyst in the reaction solution can control the super hydrophobic silica powder particle size from nanometer to micron level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wo kinds of oil-water separation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forms of super hydrophobic materials can meet the diverse need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s The best effect of oil and water sepa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基金】:化工材料研究所军民融合基金资助项目(JMRH2015-07);化工材料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KJCX2014-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基金资助项目(YZ2015010)
【分类号】:TB3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产生大量被有机物或油品污染的水源,较为典型的是近几年频发的海洋运输石油泄漏污染事件[1-2],这些污染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传统处理油污染水源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5]。物理处理方法效率低,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卢晟;李梅;;疏水二氧化硅/聚苯乙烯超疏水复合涂层的简易制备及其防沾污性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16期
2 张友法;余新泉;周荃卉;李康宁;;超疏水低粘着铜表面制备及其防覆冰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功能化超疏水材料研究获新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2年11期
4 蔡锡松;肖新颜;;超疏水表面涂层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3年01期
5 张燕;马福民;李文;于占龙;阮敏;丁一刚;;超疏水锌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科技资讯;2013年07期
6 黄建业;王峰会;赵翔;张凯;;超疏水状态的润湿转变与稳定性测试[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11期
7 孙旭东;李广芬;张玉忠;;超疏水膜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12期
8 高锦章;赵菊玲;郭昊;龙世佳;杨武;;溶液浸泡法制备超疏水锌表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李恒达;刘心中;甘永江;郑志功;;肉豆蔻酸铜超疏水表面化学结构及其性能分析[J];功能材料;2014年09期
10 徐蕊;马英子;肖新颜;;仿生超疏水涂层材料研究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小涛;张招柱;;兼具耐磨功能和可修复功能的超疏水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银龙;王庆军;陈庆民;;自然与仿生荷叶表面在极端相对湿度下的超疏水性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伍廉奎;胡吉明;张鉴清;;基于电沉积二氧化硅薄膜的超疏水表面[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刘玮;卢士香;徐文国;;锌基底表面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和表征[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靓;赵宁;徐坚;;氰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一步制备超疏水涂层[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燕;李文;马福民;丁一刚;;一步浸泡法制备微米结构的超疏水锌表面[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杨昊炜;肖斐;;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硅氧烷超疏水薄膜及其热稳定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8 廖张洁;朱钟鸣;郭宏磊;彭懋;;透明抗静电超疏水材料的制备[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张继琳;韩艳春;;超疏水-超亲油单分子层表面的制备[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陈医嘉;徐文国;卢士香;;超疏水膜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科信;超疏水塑料薄膜研制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王启兵;超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研制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峰;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两项发明专利[N];甘肃日报;2011年
4 宋丽;洗涤技术的革命[N];山东科技报;2001年
5 华凌;澳开发出超疏水防雾纳米结构[N];科技日报;2014年
6 陈功;超双疏阵列碳纳米管膜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泉;超疏水表面的构造和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秦;微机电系统材料表面疏水/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彭珊;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全云云;基于液滴弹跳现象的超疏水表面自清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智杰;氧化铝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超疏水表面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6 黄正勇;耐磨超疏水半导体硅橡胶复合涂层制备方法与防冰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姚同杰;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8 范友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在模拟环境中的防腐蚀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王媛怡;冷凝现象对超疏水表面主动防冰/疏冰功能的影响及验证[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阮敏;铝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覆冰性能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培国;功能化超疏水材料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姚凯;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范少涛;仿生超疏水表面滑移流动减阻的数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峰;提高超疏水性生物质基材料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巢光华;铝合金超疏水膜的制备及防护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先营;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润湿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戎晨;基于石墨稀疏水自清洁表面的构筑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张晓艳;超疏水皮革涂层构筑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唐永强;含氟纳米杂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超疏水与防覆冰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10 韩庆雨;多尺度功能化Fe_3O_4及其聚合物超疏水复合涂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29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42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