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高压下含能呋咱衍生物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21:12

  本文关键词:高压下含能呋咱衍生物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呋咱衍生物晶体 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 静水压 结构 吸收光谱 感度


【摘要】:本论文运用周期性色散矫正密度泛函理论(DFT-D)方法,对静水压作用下含能呋咱衍生物晶体苯并三氧化呋咱(BTF)、3,3'-二硝氨基-4,4’-氧化偶氮呋咱(DNOAAF)、3,3’-二硝基-4,4’-氧化偶氮呋咱(DNOAF)和3,4-双(3-硝基呋咱-4-基)氧化呋咱(BNTF)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不同压力下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期对实验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其主要内容如下:1、运用三种DFT-D方法(PBE-G06、PBE-TS和PW91-OBS)对BTF的实验晶体结构进行完全优化;基于晶体结构参数优化值与实验值的比较,选出合适的方法。然后,在压力1-150 GPa范围内,优化BTF的晶体结构,进而计算不同压力下其电子结构和光吸收性质。最后,探讨不同压力下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BTF晶格参数a在静水压作用下变化较小,而b和c的变化则较大,表明该晶体的可压缩性是各向异性的。在107 GPa处,BTF晶胞结构发生突变,其中,N2-02和O1-N6键发生断裂。随着压力的增加,其带隙逐渐减小,且其在低压区的减少程度比高压区的更明显。对其态密度的分析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体系中电子的离域性逐渐增强。基于不同压力下其带隙变化的比较,发现外压的增加会导致其撞击感度的增加。其在高压区的吸收系数比低压区的高,意味着其吸收谱向高频率区移动。2、基于DNOAAF晶体结构的PBE-G06、PBE-TS和PW91-OBS优化值和实验值的比较,得出合适的计算方法。在1-190 GPa内,对它们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和光吸收光谱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压力对其晶体、分子和电子结构及其光吸收性质的影响;揭示高压下其感度和化学键的变化。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在0-170 GPa内,DNOAAF晶格参数a、b和c随着压力增加而单调递减;在170 GPa处,其晶体结构发生突变,其中N3-H1键断裂,而H2与N8’之间成键;在170-190 GPa内,b和c单调递增,但a却单调递减。由此可见,I)NOAAF的可压缩性是各向异性的。随着压力的增加,其带隙和晶胞体积逐渐地减小。但其带隙和体积在低压区域的减少比高压区域的更加明显。随着压力的增加,体系中电子离域性逐渐增强。这表明施加压力会降低其稳定性,从而变得更容易分解和起爆。在基频吸收区域内,其高压区的吸收系数比低压区高。3、在1-190 GPa内,运用DFT-D方法,对DNOAF晶体进行不加任何限制的完全优化。在此优化构型的基础上,对其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吸收性质进行计算。总结其晶体结构、分子几何参数、带隙、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DNOAF晶体的可压缩性是各向异性的;c方向比a和b更软。在120 GPa处,其晶体结构发生突变,其中,N4与C7之间形成化学键。在170 GPa处,N4-02键长增加到2.085A,预示着N4-O2键发生断裂。随着压力的增加,其带隙和晶胞体积逐渐地减小。但其带隙和体积在低压区域的减少比高压区域的更加明显。随着压力的增加,价带顶部的几个DOS峰逐渐地合并在一起,预示着体系中电子离域性增强。随着压力增加,其光吸收逐渐增强,而且其高压区的吸收系数比低压区高。4、对PBE-G06、PBE-TS和PW91-0BS三种方法进行验证,从中选出较为理想的方法。对BNTF优化的晶体结构施加1-150 GPa的压力,然后,计算它们的带隙、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最后,探讨压力对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规律。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沿b方向压缩BNTF晶体比沿a和c方向更容易,表明该晶体的可压缩性是各向异性的。在130 GPa处,其晶体结构发生突变;在150 GPa处,N6-O3和N1-O1键长突增而断裂,而原子C5与N1成键。随着压力的增加,其带隙和晶胞体积逐渐地减小,但其在低压区域的减少比高压区域更加明显。随着压力的增加,体系中电子离域性增强。由此可见,外加压力会降低其稳定性,从而变得更容易分解和起爆。在基频吸收区域内,其在高压区的吸收系数比低压区的高,表明其吸收谱向高频率区移动。然而,当压力高于130 GPa时,则情况恰好相反。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TF are studied by using periodic dispersion correc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DFT - D )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TF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is studied . The crystal structure , state density a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DNOAF crystal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DFT - D method . The crystal structure , molecular geometry parameters , band gap , state density and light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re calculated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少君;葛忠学;姜俊;王锡杰;廉鹏;甘孝贤;;不对称硝基呋咱苦基醚的合成(英文)[J];含能材料;2009年01期

2 高莉;杨红伟;伍波;程广斌;吕春绪;;五种呋咱衍生物的新法合成[J];含能材料;2013年02期

3 贾思媛;张海昊;王伯周;周彦水;霍欢;;3,4-双(3'-氨基呋咱-4'-基)呋咱的合成与表征[J];含能材料;2013年03期

4 鱼志钰,陈保华,鱼江泳,李文杰;六硝基六氮杂三环十四烷并双氧化呋咱的合成[J];含能材料;2004年01期

5 张朝阳,舒远杰,王新锋,黄奕刚,董海山,李金山;呋咱及其自由基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J];含能材料;2004年04期

6 周彦水;李建康;黄新萍;周诚;郑伟;张志忠;;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的合成及性能[J];火炸药学报;2007年01期

7 张君启;张炜;朱慧;王春华;王有为;;一种改进的3-氨基-4-硝基呋咱合成方法[J];含能材料;2007年06期

8 李洪珍;李金山;黄明;周小清;;氨基呋咱氧化为氨基硝基呋咱的合成研究[J];有机化学;2009年05期

9 来蔚鹏;葛忠学;邱少君;廉鹏;薛永强;;苦基呋咱醚化合物的性能预估[J];火炸药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亚南;张志忠;周彦水;陈斌;王伯周;;3,4-二(吡嗪-2′-基)氧化呋咱的合成与表征[J];火炸药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洪珍;黄明;李金山;程碧波;周小清;;3-叠氮-4-氨基呋咱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2 陆国元;陆晓峰;;呋咱衍生物的合成[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王军;董海山;黄奕刚;周小青;;3-氨基-4-氯肟基呋咱的合成实验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2005年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鱼志钰;陈保华;鱼江灏;鱼江泳;;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六硝基六氮杂三环十四烷并双氧化呋咱的合成及性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洪珍;黄明;黄奕刚;董海山;李金山;;3,3’-二氨基-4,4’-偶氮呋咱及其氧化偶氮呋咱的合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6 王军;董海山;黄奕刚;李金山;;DNTF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7 陈捷;汪佩兰;张孝仪;王晓川;程克梅;杨秀兰;徐瑞娟;陈松林;;苯并三氧化呋咱混合物的制备及热分解特性[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8 黄新萍;翟连杰;王伯周;李普瑞;常佩;;3,4-双(3-硝基呋咱-4-氧基)呋咱醚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性能研究(英文)[A];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黄明;李洪珍;李金山;黄奕刚;董海山;;六硝基六氮杂三环十四烷对二呋咱(HHTTD)的合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10 陈捷;张孝仪;汪佩兰;钱新明;;苯并三氧化呋咱(BTF)的安定性[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岩;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成波;三呋咱并氮杂环庚三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向东;高压下含能呋咱衍生物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胥立文;偶氮呋咱衍生物及呋咱四嗪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敏;氧化呋咱-4-氨基-3-酰基叠氮的合成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淳;3,4-二氨基呋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莉;呋咱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周红萍;氨基硝基苯并氧化呋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8 刘圣龙;四嗪衍生物与氨基呋咱的缩合反应[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敏霞;呋咱吡嗪类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环加成合成四唑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许雯;新型NO供体-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及其核苷衍生物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4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434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