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建筑保温课题_《东华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19 12:22

  本文关键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华大学》 2008年

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研究

邹学红  

【摘要】: 建筑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建筑节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保温隔热材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EPS板、XPS板已成为我国三大主体保温隔热材料,另外,单组分聚氨酯泡沫(PU)填缝剂也成为建筑上主要的密封保温材料。然而,关于上述几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方面的研究数据还很有限,尤其是缺少导热系数的数据及经验公式,在现有的设计手册中只有传统的保温材料如蛭石、膨胀珍珠岩等的经验公式。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及节能效率、满足节能设计和产品验收的需求,有必要对上述几种保温隔热材料进行实验研究。本课题的实验设备及材料由常州工学院提供,主要结论如下: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性能研究:对实验周期(28天)内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主要性能变化及各性能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1)通过实验发现,加水量多少对保温浆料的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材料厂家推荐的配料比例和要求进行浆料制备及施工;(2)在实验周期(28天)内,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含水率、导热系数、抗压强度的变化非常显著,研究表明:导热系数、抗压强度的变化受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在实际施工时,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工序完成后应养护至少14天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护面层的施工,这样作为保温层的浆料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保温隔热、较高的机械强度等性能;(3)实验结束后,保温浆料的含水率仍很高(10%以上),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含湿率波动较大,所以导热系数、抗压强度等性能与产品说明中干燥状态时的数据有很大的差距,在热工设计及计算时,应以现场实测的数据为准。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PU)填缝剂性能研究: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振摇料罐的频率、振摇料罐后的最佳使用时间以及喷射形成的最佳泡柱直径;研究表明: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最佳密度值范围为22~26kg/m~3,当密度ρ<15kg/m~3或ρ>29.69kg/m~3,平均温度35℃时导热系数大于0.05W/(m·K),不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密度填缝剂泡沫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方程式,为工程测量及热工计算提供方便。 EPS板、XPS板导热性能研究:通过实验测试,结合导热理论分析,得出不同干密度的EPS板和XPS板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以及EPS板和XPS板在一定含湿率时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通过本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保温材料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不合格产品;因此,提出把好保温材料质量关、从源头保证工程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U55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保温隔热材料研究的背景13-15
  • 1.2 保温隔热材料研究的意义15-16
  • 1.3 国内保温隔热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6-18
  • 1.4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18-21
  • 第二章 保温隔热材料性能研究实验基础21-33
  • 2.1 保温隔热材料的选用原则21
  • 2.2 保温隔热材料的结构与传热机理21-22
  • 2.3 保温隔热材料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22-26
  • 2.3.1 气孔率23
  • 2.3.2 容重23
  • 2.3.3 导热系数23-25
  • 2.3.4 机械强度25-26
  • 2.3.5 吸水性与吸湿性26
  • 2.4 实验仪器的选择26-31
  • 2.4.1 导热系数测量仪的选择26-29
  • 2.4.2 抗压强度测量仪29-30
  • 2.4.3 其它实验仪器30-31
  • 2.5 本章小结31-33
  • 第三章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性能研究33-55
  • 3.1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特点及组成33-36
  • 3.1.1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成分34-35
  • 3.1.2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各成分作用机理35-36
  • 3.2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性能研究36-41
  • 3.2.1 材料性能指标36-38
  • 3.2.1.1 胶粉料性能指标37
  • 3.2.1.2 聚苯颗粒性能指标37
  • 3.2.1.3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主要性能指标37-38
  • 3.2.2 实验内容与技术方案38-39
  • 3.2.3 材料配比及试件制备39-41
  • 3.2.3.1 材料配比39
  • 3.2.3.2 实验试件的制备39-41
  • 3.3 数据分析41-54
  • 3.3.1 施工周期内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性能分析41-51
  • 3.3.1.1 质量及含水率分析41-43
  • 3.3.1.2 导热系数分析43-45
  • 3.3.1.3 抗压强度分析45-48
  • 3.3.1.4 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分析48-50
  • 3.3.1.5 各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综合性能比较50-51
  • 3.3.2 施工周期后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性能分析51-54
  • 3.4 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性能研究55-71
  • 4.1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概述55-58
  • 4.1.1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发展及现状55-57
  • 4.1.2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特点57-58
  • 4.2 试样及试件制备58-59
  • 4.2.1 一般要求58
  • 4.2.2 试样制备58-59
  • 4.2.3 泡沫体性能检测试件的制备59
  • 4.3 测试内容及结果分析59-69
  • 4.3.1 密度59-61
  • 4.3.2 导热系数61-66
  • 4.3.3 尺寸稳定性66-69
  • 4.4 本章小结69-71
  • 第五章 EPS板、XPS板导热性能研究71-77
  • 5.1 EPS板、XPS板概述71-72
  •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72-76
  • 5.2.1 试件制备72
  • 5.2.2 测试过程及数据分析72-76
  • 5.3 本章小结76-77
  • 第六章 结论77-79
  • 一、对实验周期(28d)内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性能变化及各性能间的影响进行研究77
  • 二、PU填缝剂性能研究77-78
  • 三、EPS板和XPS板导热性能研究78-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录83-84
  • 致谢8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剑侠;王彦枝;王彦彬;;隔气式保温防水材料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8年09期

    2 王宝民;苗慧民;李靖;;屋面保温隔热材料在我国村镇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年01期

    3 彭程;吴会军;丁云飞;;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节能技术;2010年04期

    4 张杰;;建筑物的保温隔热与防水[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年03期

    5 白振鑫;管梅;王鹏;;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1年02期

    6 杨世浩,费慧慧,段恺;对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应用的建议[J];新型建筑材料;2000年12期

    7 刘越;;全水基软发泡聚氨酯的性能特点[J];建筑创作;2007年09期

    8 李浩;;浅析隔热保温材料发展及存在问题[J];才智;2009年23期

    9 徐飞;;倒置式屋面的做法、特点及监理要点[J];建设监理;2009年04期

    10 戴锅生;宗祥康;;新型镀铝保温隔热材料[J];节能;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底根顺;闫卫兵;吴东升;翟永臻;江福先;;优质带钢08LZ的生产实践[A];第八届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2 张友新;李双全;王英;刘军;;国产钛白粉R-996在PVC异型材中的应用[A];2005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贾学猛;闫卫兵;张海军;蔡飞;;优质带钢XG08D2的生产实践[A];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苏旭中;谢春萍;高小亮;;几种集聚纺网格圈的性能测试[A];“经纬股份杯”2007年全国环锭细纱机科技创新及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慧;;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现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楚宏硕;张楠;;关于网络性能测量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医疗设备信息》创刊20周年庆祝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沪阳;王华;张博;;通信光缆性能指标确定与出厂验收之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娄东阁;雷少丽;;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新型锡青铜性能的影响[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林枝;李全禄;姬艳红;耿洁;王胜利;蔡春芳;;医用超声换能器及其性能指标分析[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晓辉;周温建;王福标;孙军;杨青松;;酶转化淀粉的简易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霞 记者 孙中杰;[N];中国质量报;2009年

    2 陈岚 肖虹;[N];中国建材报;2009年

    3 心;[N];消费日报;2004年

    4 驻上海记者  王建刚 实习记者 韩凤冉;[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王美君;[N];中国建材报;2005年

    6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黄从运;[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驻四川记者 邓巍;[N];中华建筑报;2007年

    8 刘越 张俊朝;[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张筱梅;[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10 张峰;[N];网络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颖刚;高原环境下内燃机工作过程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曹毅;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3 张立杰;两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性能分析及尺寸优化[D];燕山大学;2006年

    4 任永平;基于板极模型方法的光电经纬仪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曾钦志;基于Multi-Agent的林产品配送中心建模与仿真[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胡琦忠;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核心指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陈培颖;线性多变量时滞系统的鲁棒整定策略与解耦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梁智垚;非规则高墩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刘飞;不确定系统鲁棒性能分析与综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金振林;新型六自由度正交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学红;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2 刘丽丽;分批排序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殷仲海;聚苯乙烯颗粒复合硅酸盐保温隔热材料的研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刘辉;页岩陶粒与保温腻子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集英;蒙达发电厂330MW机组性能指标实时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6 程耀进;提高X光像增强器综合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郝先成;节能型外墙保温隔热材料系统研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赵慧芳;投影机性能指标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孙宇怀;火山灰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天清;六铝酸钙多孔陶瓷的合成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45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