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光致变色储能材料的复合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14:29

  本文关键词: 相变储能 光致变色 微胶囊 涂层 出处:《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了研发光致变色及储能功能的材料,本论文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密胺树脂为壁材,分别包覆固体石蜡、复配石蜡、溶有变色材料的复配石蜡制备微胶囊,然后将光致变色储能微胶囊应用在织物上。实验对相变储能材料、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剪切时间及速度、芯壁比、甲醛/三聚氰胺摩尔比等工艺进行筛选,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所得微胶囊样品的外观形貌和储能效果;同时还探讨了光致变色储能微胶囊的合成和变色特点,并通过DSC测试等方法考察其应用性;不同后处理方法和改变微胶囊制备工艺,可以降低微胶囊游离甲醛含量;最后将光致变色储能微胶囊通过水性聚氨酯应用到织物上,以K/S值、色差、静水压等方法对涂层工艺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相变储能材料、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剪切时间及速度、芯壁比、甲醛/三聚氰胺摩尔比的不同对微胶囊的成囊率、囊芯率、粒径大小及分布、储能效果有影响,此外变色材料的用量对光致变色储能微胶囊变色效果有影响;光致变色储能微胶囊的DSC测试结果显示,该微胶囊相变温度合理,相变潜热较高。后处理法、2次成壳、小粒径乳液、三聚氰胺分批预聚工艺都能有效降低微胶囊游离甲醛含量;预烘温度及时间、焙烘温度及时间、微胶囊用量对涂层织物透湿性、变色效果、储能效果有影响;涂层织物的DSC测试结果显示,该织物的相变温度合理,具有一定的储能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photochromic and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microcapsules were prepar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using melamine resin as wall material, coated with solid paraffin, mixed paraffin, and dissolved in discoloration materials. Then the photochromic energy storage microcapsules were applied to the fabric. The materials of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the type and amount of emulsifier, the shear time and speed, the ratio of core to wall, the molar ratio of formaldehyde to melamine were screened. The appearance and energy storage effect of the microcapsules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ynthesis and color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chromic energy storage microcapsules were also discuss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capsules was investigated by DSC test. The content of free formaldehyde in microcapsules can be reduced by different post-treatment methods and by chang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microcapsules. Finally, the photochromic energy storage microcapsules are applied to fabric by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ith K / S value, color difference, The coating process was studied by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the type and amount of emulsifier, the shear time and velocity, the ratio of core to wall, the molar ratio of formaldehyde to melamine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encapsulation rate and core rate of microcapsules.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size, the effect of energy storage, and the amount of photochromic materials have influence on the color change of photochromic energy storage microcapsules, and the DSC test results of photochromic energy storage microcapsules show that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of the microcapsules is reasonable. The latent heat of phase change is relatively high. The post-treatment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free formaldehyde in microcapsules, pre-baked temperature and time, bak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small particle size emulsion and melamine batch pre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of DSC test showed that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of the coated fabric was reasonable and the effect of energy storage was good.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艳;张国;于环洋;;有机光致变色体系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4期

2 费逸伟;朱江;郭常颖;;有机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技术与市场;2009年11期

3 任伟;王立艳;;常见有机光致变色体系的研究现状[J];广州化工;2010年12期

4 苏启来;杜文琴;;光致变色织物研究进展[J];纺织导报;2011年01期

5 朱本寿;光致变色的玻璃涂层[J];玻璃与搪瓷;1975年02期

6 管自生,马颖,曹亚安,纪学海,姚建年;钛凝胶的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特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杨青,任凤莲;一种新光致变色螺口恶嗪的合成[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年03期

8 柴国庆,高俊光;偶氮材料的光致变色[J];光电技术应用;2005年05期

9 曹晖;杜海燕;孙家跃;;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10 刘志莲;张书香;夏光明;梁志;高云华;;新型杯[4]席夫碱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J];有机化学;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刘广飞;贾殿赠;;几种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相关量化计算[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分会场光固化与数字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论文集[C];2005年

2 李小六;徐晓明;陈华;刘书银;;不对称双变色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傅正生;冯光华;禹兴海;;一种新光致变色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柱层析分离[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4 曹晖;杜海燕;孙家跃;;吲哚啉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5 徐刚;郭国聪;;一些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张国;程慧;程仁军;李志芳;罗千福;;含荧光染料的二芳烯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田禾;;新型光致变色体系与发光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姚建年;陈朝晖;贺涛;;无机/有机光致变色复合薄膜的构建[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靳素荣;陈永熙;姚礼峰;;12-钼磷酸/甲苯胺蓝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建强;张其震;张静智;马洪磊;;一种含偶氮苯类星型光致变色液晶材料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铭;光致变色装饰夹层玻璃[N];中国建设报;2000年

2 记者 刘其丕;光致变色薄膜材料研制获专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俊杰;基于菲和傒的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物理及化学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尹京花;萘并萘醌光致变色机理及联噻唑溶剂敏化理论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3 胡卫林;3H-萘并吡喃的设计合成及变色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谭文娟;二噻吩乙烯光致变色功能材料[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惠媛;光致变色分子开关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门克内木乐;俘精酸酐光致变色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5年

7 赵奎行;LDHs基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变色性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8 李赫雄;光致变色多波长多阶存储误码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郭继玺;吡唑啉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机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10 李蕾;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卟啉/酞菁体系的合成、性质及自组装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贵明;基于缺电子型TPT杂环的功能D-A分子体系的构建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魏沙沙;基于萘酰亚胺和芳杂环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志远;新型含氮杂吲哚不对称光致变色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希峰;含不同基团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许红艳;基于含氮类二芳烯分子的合成设计及性能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国飞;二芳乙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亚洁;光致变色储能材料的复合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马连欣;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的合成与表征[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霖;变色染料在情侣装上的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10 贡志慧;基于卟啉和噻吩单元的俘精酸酐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15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515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