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法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可控制备 反应器 添加剂 气液传质 出处:《过程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纳米CaCO_3制备技术的发展,CaCO_3的物化特性及包括粒径及其分布、颗粒形貌和分散性在内的结构特征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使其在涂料、填料、造纸和聚合物改性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碳化法是一种以Ca(OH)_2-H_2O-CO_2为反应体系的纳米CaCO_3制备方法,是工业应用最广泛的纳米CaCO_3制备方法.立足于该法,从纳米CaCO_3的传统制备工艺出发,结合相关传质理论,介绍了近年来用于可控制备纳米CaCO_3的几种新型反应器;系统分析了Ca(OH)_2的起始浓度、CO_2分压、气体流量、温度对纳米CaCO_3成核生长过程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碳化过程中加入添加剂对CaCO_3粒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并简述了其作用机理;针对CaCO_3可控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meter CaCO_3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particle size and its distribution, particle morphology and dispersity of CaCOS3 have been well controlled, so that it can be used in coatings and fillers. Carbonation is a kind of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meter CaCO_3 with Ca(OH)_2-H_2O-CO_2 as reaction system, and i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nanometer CaCO_3 preparation method in industr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anometer CaCO_3 and the related mass transfer theory, several new reactors used for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nanometer CaCO_3 in recent year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a(OH)_2 i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nanometer CaCO_3, the effects of additives on the particle size, morphology and dispersity of CaCO_3 during carbona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mechanism of its action was describe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CaCO_3.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1534202;91534122) 上海市基础重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5JC1401300)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DFA51220)
【分类号】:TQ132.32;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能量转换晶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团队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2 段敬来;;重离子径迹模板中钯纳米线的结晶性可控制备(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9年00期
3 熊述元;;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实现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和组装[J];半导体信息;2006年05期
4 张雁;纪彦玲;王涛;靳彦欣;汪庐山;李再峰;;大尺度吸水膨胀微球的可控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5期
5 冯华君;唐芳琼;;新型纳米荧光及其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和表征[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年06期
6 王玲燕;王春利;杜芳林;;二氧化硅/硅酸锰核壳微球的可控制备[J];中国科技论文;2012年09期
7 吕志;段雪;;阴离子层状材料的可控制备[J];催化学报;2008年09期
8 ;过程工程所溶剂萃取反胶团法可控制备纳米氟化扢获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3年05期
9 ;信息动态[J];炭素技术;2007年02期
10 封伟;;不同微结构聚二氧乙撑噻吩的可控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德;;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表征[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委会2011年年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华锋;马全红;丁艺;夏强;郝晓帧;顾宁;;咪喹莫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可控制备及表征[A];2005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彭生杰;苟兴龙;张莉;陈军;;三元硫属化合物纳/微米结构的可控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李辉;党文辉;彭海琳;刘忠范;;拓扑绝缘体纳米薄片的可控制备与表征[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一杰;阎云;黄建滨;;金属-有机复合的一维半导体微纳材料可控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程方益;陶占良;梁静;陈军;;锰系氧化物微纳结构可控制备与相关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罗迪帆;黄旭;江绍基;;微纳结构薄膜可控制备与光学特性研究[A];“广东省光学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大会”暨“粤港台光学界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会议手册论文集[C];2013年
8 骆广生;兰文杰;徐建鸿;吕阳成;;粉体材料可控制备的研究进展[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杜乐;谭t,
本文编号:1537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53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