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材料及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构建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 金属纳米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出处:《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纳米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的关注,这是因为纳米材料的尺寸在100 nm左右,而这个尺寸正好处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的交界点,所以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比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以及宏观量子的隧道效应。基于以上这些特性,纳米材料在光、电、热、力、磁以及化学领域都有着广泛地应用。其中,纳米材料具有的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吸附能力强、电催化活性高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使得它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中也有了非常多的应用。本论文基于纳米材料的上述优点,采用多种功能化纳米材料,以凝血酶(TB)为检测对象,构建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应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电分析化学技术等对纳米材料以及其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本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下几个部分:1.纳米铂修饰的氧化锌花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该体系利用Zn(NO_3)_2·6H_2O与NaOH反应制备花状的ZnO纳米材料,并在其表面用铂纳米颗粒(PtNPs)进行修饰,合成得到了氧化锌-铂纳米复合材料(ZnO/Pt)。所制备的ZnO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其它粒子的固载量,因此可以用作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载体。PtNPs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催化性能高和导电性强的特点,因此不仅可以用来固载一些生物分子,还可以进行催化和促进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电子的传递。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将ZnO/Pt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进行研究。PtNPs不仅可以固载适体和碱性磷酸酯酶(ALP)这些生物分子,还可以作为优异的催化剂。当底液中存在1-萘基磷酸(P-NPP)时,ALP可以有效催化P-NPP的水解,同时原位生成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产物1-萘酚(p-NP),它可以作为电子媒介体产生电化学信号,从而避免了额外的电子媒介体的引入;p-NP又被PtNPs催化氧化,最终实现电化学信号的放大,提高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该体系制备的ZnO/Pt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呈现了良好的效果。2.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该体系由Co(NO_3)_2·6H_2O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NH_2-BDC)反应合成了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MOFs),并用铂-钯双金属纳米粒子(PtPdNPs)对Co-MOFs进行修饰,得到Co-MOFs/PtPdNPs纳米复合材料。Co-MOFs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还具有电化学活性,因此Co-MOFs可以作为纳米载体提高固载量,同时也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信号标签产生电化学信号,无需额外引入电子媒介体,简化实验操作过程。PtPdNPs同样也是一物多用的材料,一方面,基于它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被用来连接生物分子,另一方面,PtPdNPs这种双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比单金属纳米材料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因此它可以作为优良的催化剂并促进电子的传递。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将Co-MOFs/PtPdNPs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中,并结合了其他电信号放大策略来研究其性能。Co-MOFs提供了电化学信号并有效提高PtPdNPs的固载量。PtPdNPs催化底物过氧化氢(H_2O_2),实现电化学信号的放大,使得我们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3.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我们通过水热法分别制备得到了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和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并以金纳米粒子(AuNPs)分别进行修饰得到氧化锌-金(ZnO/Au)纳米材料以及金包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Fe_3O_4/Au)。Fe_3O_4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超顺磁性,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达到磁性分离的目的。本体系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即ZnO纳米材料可以在硝酸(HNO_3)的作用下溶解转化为大量的Zn~(2+),而Zn~(2+)可以用来剪切DNA链。AuNPs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用来连接生物分子。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利用ZnO/Au纳米材料和Fe_3O_4/Au纳米材料构建了一个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了其性能。通过少量的ZnO纳米材料到大量Zn~(2+)的转化,DNA链上标记的信号物质也被大量剪切,从而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1;TP2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胜男;郭志超;王光灿;;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金属纳米材料[J];上海有色金属;2007年02期
2 ;金属纳米材料新技术[J];金属功能材料;1995年01期
3 张代东,王钦清;金属纳米材料的发展动态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5期
4 孙文德;一种具有标志性的新材料 金属纳米材料[J];金属世界;2003年06期
5 赵新奇,徐政,张俊宝,宋洪伟;强烈塑性变形方法制备块体金属纳米材料[J];热处理;2003年04期
6 ;金属纳米材料项目合作或融资[J];新材料产业;2004年03期
7 程军胜;杨滨;张济山;田晓风;樊建中;;块体金属纳米材料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11期
8 武小娟;袁霞;刘艳秋;安玉良;;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有色矿冶;2009年01期
9 孙世杰;;美国开发出一种制作充电电池电极的新型金属纳米材料[J];粉末冶金工业;2011年02期
10 冯玲芳;张幸;;金属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斌;唐永建;罗江山;程建平;;近红外强吸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2 胡冠琦;吴绒;唐文韬;胡建强;;空心立方银/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SERS表征[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鹏;曹国进;许洪光;郑卫军;;银与DNA/RNA碱基的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4 原霞;丁轶;;经结构调制的铂系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化学可控合成及电催化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宰建陶;徐淼;陈福昆;钱雪峰;;多元化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定胜;李亚栋;;双金属纳米材料结构调控与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华;应用辐射制备金属纳米材料[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熊磊;缪瑞林会见广博集团董事长[N];宿迁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任建民;卢柯:勇于争先的年轻院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长海;碳负载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祁琨;金属纳米材料的表界面调控及电催化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阎文锦;以绿色溶剂聚乙二醇(PEG)为还原剂和稳定模板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赖萃;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堆肥功能微生物酶的酶学性质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张德炯;金属纳米材料氧化行为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彭运林;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新型传感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江山;低维单晶金属纳米材料极端荷载下力学行为的计算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传洗;多功能含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王奋英;金属纳米材料的形变断裂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祥;金铂和金钯双金属纳米材料的高压水热可控合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斌;金属纳米粒子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及苯乙烯的氧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郑洁宁;新型铂基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熊博;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杨宁;Ni/Fe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戴敏;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唐浩;二维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何力理;小分子调控合成二元双金属纳米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9 梁艳辉;过渡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10 郑彦;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作为导电电极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54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