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及成像
本文关键词: 纳米光子学 贵金属纳米材料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传感 生物成像 出处:《化学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显著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可有效地将共振光子限域在金属表面.随着多种形貌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功能化表面化学技术的日臻成熟,贵金属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传感成像、分析分离及生物医学领域.从贵金属纳米等离子体材料的性质出发,综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材料在传感及细胞成像中的最新进展,并对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材料的纳米光子学传感器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Abstract]:The noble metal nanomaterials have significant 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 eff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able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ed surface chemistry technology of various morphologies of noble metal nanomaterials, noble metal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biomarker and sensing imaging.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noble metal nanoscale plasma materials, the recent progress of 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aterials in sensing and cell imaging is review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anoscale photonics sensors based on 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aterials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s.2013CB932803,2013CB9338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s.2016YFA0201200,2016YFA0400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os.21675166,21227804)资助~~
【分类号】:TB383.1;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三元贵金属纳米材料研制成功[J];稀有金属;2002年05期
2 ;“2002年稀贵金属纳米材料和低维材料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J];贵金属;2003年01期
3 李明利,徐颖,柏文超,马光,党红云;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应用[J];稀有金属快报;2004年03期
4 周全法,黄红缨;贵金属纳米材料及其产业化过程[J];稀有金属;2002年06期
5 ;在稀贵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产业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科技日报》报道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解决贵金属纳米材料生产难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张树霞;高书燕;杨恕霞;张洪杰;;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8年08期
7 刘惠玉;陈东;高继宁;唐芳琼;任湘菱;;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及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应用[J];化学进展;2006年Z2期
8 郑炳云;黄加乐;孙道华;贾立山;李清彪;;贵金属纳米材料生物还原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乔正阳;刘非拉;肖鹏;乔雷;杨艳南;房红琳;张云怀;;一维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应用[J];化工进展;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军;刘卉;;中空和摇铃型贵金属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严元;三元贵金属纳米材料研制成功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飞;一维氧化钨纳米材料无催化剂生长的原位透射电镜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刘敬东;铜纳米颗粒合成及其低温烧结互连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潘金彬;生物活性蛋白导向简易构建新型高效安全的纳米探针用于肿瘤的诊疗[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4 戴清源;基于乳清分离蛋白修饰的低环境敏感型纳米颗粒构建与稳定机制[D];江南大学;2017年
5 赵婕;基于单根金属氧化物一维微/纳米线的双电极结构器件的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6 吴捷;PET基材纳米吸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刘方;纳米颗粒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8 袁文涛;外场环境下纳米晶表面行为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严冰;CuO纳米结构的形貌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10 刘旭松;锗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笑天;金纳米棒的制备与修饰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7年
2 任健;面向太阳能燃料制备的纳米异质结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3 马攀攀;高温处理对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7年
4 常远;三元ZnS_xSe_(1-x)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5 吴子见;光激活Ag/ZnO纳米结构传感器的气敏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6 张校飞;三联吡啶衍生物复合硫化物光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7 陈婷;空心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朋书;几种碳和碳载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冯金霞;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10 陈诚;贵金属纳米材料在传感和防伪领域应用的探索[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7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54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