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三嗪类功能材料的合成、组装与凝胶化

发布时间:2018-03-06 18:07

  本文选题:三嗪环 切入点:萘酰亚胺 出处:《湖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三嗪类衍生物由于存在独特的超分子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有机功能材料的构筑与组装。将三嗪与大共轭稠环化合物如萘酰亚胺,傒酰亚胺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制备新型有机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三嗪环作为组装体重要的构筑结构,为了了解三嗪环在组装过程以及凝胶体系中的构筑作用,设计合成了三大类含三嗪基团的功能分子,分别考察了其组装能力与凝胶性能,探讨了组装体的聚集体结构以及溶剂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以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了四种含伯胺的三嗪衍生物,再与1,4,5,8-萘四甲酸酐缩聚得四种目标产物N1-N4。然后将四种三嗪-萘酰亚胺化合物与1,6,7,12-四(4-叔丁基苯氧基)-3,4,9,10-傒酰亚胺(H)进行组装,考察了其在低浓度下的光物理性能以及在高浓度下的双组分共组装行为。研究表明:低浓度下,四种化合物与傒酰亚胺组装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随体系中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含量上升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行为,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含量上升有助于组装体的形成以及傒酰亚胺的荧光淬灭;在高浓度的组装体系中,发现两者在中等极性的二氯甲烷溶液中能进行有效地组装,两组分之间通过三重氢键及傒酰亚胺的π-π作用进行组装,π-π作用的方向与组装体的生长方向垂直。2、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与1-羟基苯并三唑(HO Bt)为酰胺键的偶联剂,以含氨基的三嗪衍生物和二元羧酸为原料合成了四种含酰胺-三嗪结构的酰胺类凝胶因子1-4。通过凝胶实验发现,凝胶因子烷基链长度的增加对凝胶转变温度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且凝胶的凝胶转变温度随着凝胶浓度升高表现为先快速上升后趋向平稳的S型变化。在引入Hansen溶度参数后,发现凝胶体系的稳定凝胶转变温度受色散参数δd,极性参数δp的影响,表现为负相关;凝胶体系的宏观形貌和微观结构与溶剂的氢键参数δh有关。在δh5.7MPa1/2的溶剂中能形成透明凝胶,在5.7MPa1/2δh7.4MPa1/2的溶剂中为不透明凝胶,而在δh7.4MPa1/2的溶液中则为沉淀。通过扫描电镜发现,透明凝胶的微观形貌为细长的纤维相互缠绕而形成的连续膜状结构,凝胶纤维直径约为25nm以下;而不透明凝胶为由直径约为50-100nm的纤维互缠绕形成三维网络状结构。3、利用EDC、HO Bt为偶联剂,以含氨基的三嗪衍生物和含羧基的萘酰亚胺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三种含三嗪-萘酰亚胺的凝胶因子N26M、N62M与N66M。组装实验表明,三种萘酰亚胺化合物的组装能力显著下降,均未能形成有效的晶体结构,而形成凝胶结构。凝胶实验表明,三种化合物的凝胶能力随着酰胺键与萘酰亚胺基团之间的链长增加而加强;凝胶性能随着酰胺键与三嗪环的距离增加而提高。同时,利用Hansen溶度参数对凝胶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凝胶的凝胶-溶液转变温度以及凝胶的形貌依然受到Hansen溶度参数的影响。凝胶体系的稳定凝胶转变温度主要受色散参数δd调控。凝胶体系的宏观形貌与微观结构仍与溶剂的氢键参数δh有关。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三嗪环作为三重氢键的良好供体,能有效促进分子组装,进而可以构筑系列具有特殊性能的功能材料,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三嗪类功能材料的组装过程与环境响应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敏,吴东,孙予罕;分子筛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2年04期

2 齐硕;李淼;金义光;苏畅;董俊兴;;核苷药物两亲性衍生物自组装体的制备和性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年02期

3 王丹丽;阮永丰;杨红波;张灵翠;何丽;;多孔氧化铝/氧化锌组装体的光子带隙和发光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1期

4 Scott;;中国科大发表关于宏观尺度纳米线组装体与功能的评述论文[J];今日电子;2012年09期

5 王彩红;陈震华;陈君泽;彭万佳;李旭东;;离子缓释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晶自组装体[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5期

6 赵冰,张希,徐蔚青,吴玉清,沈家骢;分子组装体的谱学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0年02期

7 陶可;窦红静;孙康;;铁的氧化物纳米颗粒及其组装体的化学制备[J];化学进展;2006年11期

8 王旭珍;刘宁;胡涵;王新平;邱介山;;3D二硫化钼/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硫性能[J];新型炭材料;2014年02期

9 宋会花,刘泽华,郭海清;用“超分子板块构筑法”制备有机/无机组装体发光材料[J];高分子学报;2003年05期

10 童霞;王飞;于明;刁香菊;黄涛;刘汉范;;溶剂稳定的钯纳米颗粒自组装体的控制合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伟;王静;汪怡广;;纳米组装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付文亮;甄淑君;;以鱼精DNA为模板光致还原合成银纳米组装体[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席时权;王海水;李薇;王丽影;袁迅道;曾广赋;;分子组装体的谱学研究[A];分子光谱学进展(Ⅸ)[C];1996年

4 白玉白;魏莉;洪霞;王连英;郭微;;二维组装体的表面与界面性质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龚静鸣;官章琼;袁爽;缪杏菊;;新型功能化纳米组装体在典型环境污染物的去除和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王帅;夏怡君;尹守春;宋波;;从小分子到规整聚合物的功能组装体[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7 徐俊;吴光鹭;王治强;张希;;基于质子化三聚氰胺衍生物的二维组装体的构筑与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8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4年

8 朱康宁;刘世勇;;多重响应的金纳米粒子杂化组装体的构筑[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9 吴刚;王灏;刘昌蕾;陈思,

本文编号:1575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575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