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白炭黑核-壳型木塑复合材料抗紫外老化研究
本文选题:核-壳木塑复合材料 切入点:纳米白炭黑 出处:《塑料工业》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木粉为原料,辅以少量化学助剂,采用共挤出生产工艺,以芯层木塑比为6∶4,壳层添加不同含量纳米白炭黑制备出核-壳结构木塑复合材料(WPC)。将其放入老化箱进行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并对表面颜色、表面形貌、抗弯性能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紫外老化2 500 h后,较之空白样,加入2%纳米白炭黑的ΔE下降了32.7%,试样表面更加完整,裂纹与粉尘较少;弯曲强度保留率提高了9.9%,弹性模量保留率提高了13.2%,且均优于1%纳米白炭黑试样;所有材料表面的氧(O)/碳(C)含量比(n_O/n_C)与老化后木塑表面氧化的碳(C_(ox))/未氧化的碳(C_(unox))的含量比(n_(C_(ox))/n_(C_(unox)))均增大,表面氧化程度加深;其中添加2%纳米白炭黑的WPC表面氧化程度最低,n_O/n_C增长幅度为15.5%,n_(C_(ox))/n_(C_(unox))增加了16.5%,均低于空白样与1%纳米白炭黑试样。说明纳米白炭黑能够提高核-壳WPC抗紫外老化性能并降低其光氧化降解程度,并且适当提高添加量效果更佳。
[Abstract]: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and wood flour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and a small amount of chemical auxiliaries were used to produce HDPE and wood flour by co-extrusion. Core-shell structure wood-plastic composite (WPC) was prepared with core layer wood / plastic ratio of 6: 4 and shell layer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nano-silica. It was put into aging box for UV accelerated aging test, and the surface color and surface morphology were analyzed. The bending resistanc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test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UV aging for 2 500 h, the 螖 E of 2% nanometer silica decreased by 32.7%,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was more complete, and the cracks and dust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blank sample. The retention ratio of flexural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were increased by 9.9 and 13.2mm, respectively, and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1% nano-silica. The content of O / C) on the surface of all the materials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surface of all material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oxidized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are higher and the degree of oxidation on the surface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surface of the aged wood / plastic surface. The surface oxidation degree of WPC added with 2% nm silica was the lowest, and the increase rate of WPC was 15.5nC. The increase was 16.5g,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blank sample and 1% nano-silica samp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silica could improve the anti-UV aging performance of core-shell WPC and improve the UV aging resistance of WPC. Reduce the degree of photooxidation degradation, And it is better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addition properly.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速生木材与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948项目(2014-4-49) 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PAPD) 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分类号】:TB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书柏;新型绿色环保木塑复合材料在汉研制成功[J];化工环保;2003年04期
2 李金根;一种新型“代木”材料——木塑复合材料[J];安徽科技;2003年09期
3 郑书柏;新型绿色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研制成功[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3年02期
4 郑书柏;新型绿色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研制成功[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3期
5 薛平,丁筠;木塑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12期
6 唐辉,徐兴伟;基于电子束辅助固化的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4年01期
7 刘瑞庭,江波,许澍华,张金斌;木塑复合材料的一步法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J];塑料;2004年01期
8 薛平,丁筠;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J];中小企业科技;2004年07期
9 林铭,谢拥群,饶久平,杨庆贤,曾钦志,廖益强;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4年06期
10 瞿光明;木塑复合材料[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特夫;;木塑复合材料生产设备现状与发展[A];2009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木工机械数控新技术培训班论文集(会刊)[C];2009年
2 蔡红珍;彭思来;柏雪源;;一种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A];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段洁利;蒋恩臣;;绿色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新型环保型木塑复合材料[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5 刘超栋;石光;吴素萍;林少全;;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周持兴;王鹏;郑泓;俞炜;;木塑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7 ;甘蔗渣木塑复合材料[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8 胡英成;;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无损检测[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9 陈继尊;何慧;朱唐;贾德民;;废PCB粉对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马丽;何慧;罗远芳;贾德民;;嗯唑啉官能化的ABS对竹粉/ABS复合材料增容改性的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因子与界面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巫国富;基于壳聚糖改性杨木粉/HDPE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孙理超;木塑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和分层阻燃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4 王正;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黄润州;芯—表结构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与热膨胀性能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岑兰;腰果酚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木塑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7 辛宗生;木塑材料快速成形件性能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杨万丽;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抗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9 周箭;新型PVDF基木塑复合材料体系界面行为及物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马丽;植物纤维/ABS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Shrinidhi Takle(徐力);木塑复合材料的技术和经济(印度)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09年
2 颜军;基于概率有限元的木塑复合材料可靠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3 贺楣;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无损检测[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杜凤;碳纤维增强木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李肖肖;纳米氧化锌对木塑复合材料抗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梁聪立;回收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制备新型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飞;玻璃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王志钢;回收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9 吴建军;利用FRP废弃物与秸秆纤维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工艺及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10 孟丹;HDPE/麦秸杆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9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61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