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炭材料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19 22:19

  本文选题:作物 切入点:生长 出处:《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纳米炭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到材料科学、能源、环境修复以及制药等领域。随着纳米炭材料生产和使用的不断增加,纳米炭材料将不可避免地被释放到环境中,并对环境中的各种植物以及作物造成未知的影响。近年来,将纳米炭材料应用到农业领域,考察纳米炭材料对作物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各类纳米炭材料(包括炭纳米管、富勒烯、炭纳米洋葱和石墨烯等)对作物的生长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各类纳米炭材料对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根茎的生长、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作物的抗逆性方面造成影响;此外,施加含纳米炭材料的肥料对作物的产量品质,肥料的利用率也造成影响,但其中的影响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纳米炭材料与作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为纳米炭材料应用于农业,促进增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Carbon nano materials because of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s widely used in materials science, energy,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pharmaceutical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carbon nano materials, nano carbon materials will inevitably b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and cause unknow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a variety of plants and crop. In recent years, nano carbon materials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investigation of carbon nano material has become the hotspot of the effect on crops. This paper reviews various carbon nanomaterials (including carbon nanotubes, fullerenes, carbon nano onions and graphene) effects on crop grow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growth of nano carbon materials on crop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s, affect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rops and crop resistance; in addition, applying fertilizer containing nano carbon materials on crops Yield and quality,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fertilizer effect, but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is still not completely clear, still need further research.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no carbon materials and crops, for the carbon nano material used in agriculture, 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guidance,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资助项目 大同市科技攻关项目(201315,201422-1,201422-6,2015024,2016110) 大同市基础研究项目(2014105-7) 山西大同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分类号】:S184;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00年02期

2 ;中国科学院和山西省共同组建“炭材料联合开放实验室”[J];新型炭材料;2000年03期

3 陆玉峻;第五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召开[J];炭素;2001年04期

4 ;第五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新型炭材料;2001年01期

5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01年01期

6 ;第八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新型炭材料;2007年01期

7 ;第九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新型炭材料;2009年01期

8 ;第九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新型炭材料;2009年02期

9 ;《新型炭材料》扩版为双月刊[J];新型炭材料;2010年01期

10 ;《新型炭材料》扩版为双月刊[J];新型炭材料;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燕;蔡江涛;刘国阳;张亚婷;邱介山;周安宁;;氮磷共掺杂介孔-微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2 肖勇;夏金童;李闯;商玲玲;吴旭升;谭海龙;;两种不同原料制备无粘结剂高强度炭材料的研究[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平;;发展中的炭材料技术[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4 王爱琴;张涛;;介孔炭材料的合成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冯勇祥;;德国机械用炭材料的发展概况[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邱介山;梁长海;;微纳米炭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在吸附和催化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孙明超;尹华强;罗德明;;煤基炭材料的应用现状与进展[A];第六届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十二五’煤化工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成会明;徐仲榆;;前言[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石;郑经堂;赵玉翠;刘颖;;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炭材料[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10 成会明;徐仲榆;;前言[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吴俊;中科院煤化所与我市民企组建炭材料研发中心[N];宁波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朱璎;听“碳时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N];光明日报;2011年

3 百川;山西煤化所两成果获省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马林 实习记者 陈跃磊;登上高科技的制高点[N];兵团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海燕;聚苯胺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徐旋;氮掺杂炭材料负载的纳米钯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郭德才;多级孔道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王th;两亲性炭材料的结构及其在电极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惠贺龙;炭材料-Ni催化剂上焦炉气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制合成气[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闫冰;氧化羰基合成碳酸酯炭材料负载铜基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李文荣;介孔含氮超电容炭材料和喷墨打印Ni(OH)_2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红;利用模板法合成超电容炭材料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禹彤;树脂基氮掺杂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崔欢;高比表面积长柄扁桃基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西北大学;2014年

4 黄一君;豆渣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欧国利;脲醛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从稀土中去除铁杂质的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6 肖达;棕榈酸/炭材料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李平;淀粉基炭材料及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曾瀛;高度石墨化多级孔结构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高倩;高导热炭材料的制备及传热机理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10 邓孝东;生物质炭材料对模拟核素锶的吸附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36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636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