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两种马来酸酐接枝物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增韧共混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7 04:29

  本文选题:复合材料 + 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 ; 参考:《材料研究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用膨胀型阻燃剂(IFR)和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聚丙烯(i PP)进行阻燃和增韧改性,比较研究了两种典型增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对膨胀阻燃增韧共混复合体系阻燃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R可提高聚丙烯共混物的燃烧性能,但是明显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增容剂的加入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PP-g-MAH使IFR的分散更均匀,添加1%(质量分数,下同)的PP-g-MAH使复合材料的平均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峰值、比消光面积平均值以及烟释放总量比未添加增容剂的阻燃材料分别下降24%、30%、56%和46%;而POE-g-MAH能使复合材料形成包覆结构,使其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加入5%的POE-g-MAH可使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93%。
[Abstract]: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toughening of polypropylene (I PP) were modified with dilatant flame retardant (IFR) and ethylene octyl copolymer (POE). The flame retardanc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wo typical compatibilizer polypropylene grafted maleic anhydride (PP-g-MAH) and ethylene octyl copolymer grafted maleic anhydride (POE-g-MAH)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R can improve the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blends, but obviously redu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while the addition of compatibilizer can improve the combus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t the same time,.PP-g-MAH makes the dispersion of IFR more uniform, and the average heat release rate of the composite is made by adding 1% (mass fraction, below the same) PP-g-MAH. The peak value of heat release rate, the average value of light reduction area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smoke release decreased by 24%, 30%, 56% and 46%,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e flame retardant materials without adding compatibilizer, and POE-g-MAH can make the composite material form a coating structure, and 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can be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can be increased by 93%. by adding 5% of the POE-g-MA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消防工程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科研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2241)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01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5507044)~~
【分类号】:TQ325.14;TB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共混技术[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4年01期

2 君轩;橡塑共混[J];世界橡胶工业;2004年05期

3 李思晴;;聚乳酸共混物相容性的测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Y.YAMAGUGHI ,I.SEKIGUCHI ,Y.OKUBO ,高金堂;共混对高聚物材料摩擦学性能的改善[J];固体润滑;1986年04期

5 K.A.Mazich,H.K.PlummerJr.,M.A.Samus,P.C.KillgoarJr.,白国春 ,李晨;弹性体共混物小形变动态力学性能的模拟[J];合成橡胶工业;1988年S1期

6 张增民,李松,童筱芳;聚碳酸酯—聚乙烯共混物注射制品的形态结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2期

7 ;二元共混物的阻燃性[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8年02期

8 曹青华;孙洪秀;纪清林;庄韦;;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核壳粒子共混物的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9期

9 李俊山;;橡胶共混物的分散状态[J];特种橡胶制品;1983年03期

10 郑植艺;李合银;林大林;贺怀军;姜仁平;;共混型可染阻燃丙纶的研制[J];山东纺织科技;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才亮;冯连芳;胡国华;;挤出共混中停留时间分布与相形态的动态演变[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伟;窦睿;尹波;杨鸣波;;剪切场对PA6/EPDM-g-MA/HDPE共混物形态与性能的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3 谢续明;;界面对共混物凝聚过程的影响及梯度相结构形成的诱导作用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艳军;张超灿;;含氟丙烯酸酯无皂共混乳液成膜及乳胶膜梯度结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黎珂;黄汉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相形态和冲击性能的关系[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罗春燕;刘洪来;胡英;高瑛;;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湿刷共混行为[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7 刘西强;杨伟;杨鸣波;谢邦互;;熔体状态下PA6/ABS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行为以及二氧化硅粒子对共混物的形貌稳定作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8 张梅;李全明;栾加双;靳玉伟;马荣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共混物的相变特性与结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9 郑爱国;赵莹;徐怡庄;王笃金;张秀芹;翁诗甫;吴瑾光;徐端夫;;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PP/PE共混物[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澜鹏;宫蕾;尹波;冯建民;杨鸣波;;PA6/MEPDM/HDPE三元共混物形态设计与实现[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 肖红;PTT与PET的共混共聚及复合纺丝[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于柏林;通用塑料将被赋予高性能概念[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唐伟家;GE开发宽耐温范围PPO共混物[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郭娟 张进;生物破坏性塑料的种类及其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翔;叶片挤出机反应加工生物可降解PBS和PLA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姚红;顺丁橡胶/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3 李云岩;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相结构形成演变及其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何伟;新型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砜(酮)及其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朱琳;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熔体动态共混过程中的相形态演变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宋娜;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共混过程瞬态的在线分析及共混物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赵学哲;高分子共混薄膜的分相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海华;PET/PEN扩链反应性共混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1年

9 张欣涛;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酮共混及填充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马国维;不相容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共混中相分散-交联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丽娜;碳纳米管诱导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变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冯晨霞;CNTs诱导PVDF/PMMA相容共混物结晶与相分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玲;PVC/PVA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4 何美锋;反应性梳形聚合物对聚乳酸/ABS共混物的增容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倩;PVC/PMMA共混材料改性及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6 唐蓉;PC/AES和PC/ASA共混物动态流变学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韦佳;P(3/4HB)及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8 武艳超;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角蛋白/纤维素共混溶液流变性及可纺性的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5年

9 刘益斌;增韧改性聚氯乙烯合金的制备和性能[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殷铭;聚偏氟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研究及其应用[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55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855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