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普金森压杆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SiO_气凝胶 + 霍普金森杆 ; 参考:《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为了研究气凝胶及纤维增强气凝胶的抗冲击能力,分别对纯SiO_2气凝胶试件、SiO_2气凝胶基有机纤维毡、SiO_2气凝胶基玻璃纤维毡三种不同材料进行了霍普金森杆加载试验,将实验结果与入射杆直接撞击透射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纯气凝胶及纤维增强气凝胶在装甲防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冲击作用下,纯SiO_2气凝胶、SiO_2气凝胶基有机纤维毡会完全"粉碎",变成基体粉末和纤维,SiO_2气凝胶基玻璃纤维毡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部分基体和纤维被挤出;作为SiO_2气凝胶的增韧材料,玻璃纤维的作用要优于有机纤维的作用;气凝胶及其纤维增强材料在受到均匀冲击载荷时比受到局部载荷时更容易发挥其防护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mpact resistance of aerogels and fiber reinforced aerogels, three different materials of SiO2 aerogel based organic fiber felt and SiO2 aerogel based glass fiber felt were tested with Hopkinson pole. The effect of pure aerogel and fiber reinforced aerogel on armor protection wa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the results of direct impact on transmission r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SiO_2 aerogel / SiOK-2 aerogel based organic fiber felt will be completely "crushed" under impact, resulting in a large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of the matrix powder and the fiber / sic _ 2 aerogel based glass fiber felt, and some of the matrix and fiber will be extruded. As the toughening material of SiO_2 aerogel, the function of glass fib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rganic fiber.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253,51479204)
【分类号】:O648.17;TB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超;周斌;解德滨;沈军;倪星元;徐展;;超低密度SiO2气凝胶快速制备的新方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2 何方;赵红雨;赵海雷;崔巍;徐三魁;;气凝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12期
3 沈军,王珏,吴翔;气凝胶──一种结构可控的新型功能材料[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年03期
4 王珏,周斌,吴卫东,,沈军;硅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1995年01期
5 李冀辉,胡劲松;有机气凝胶研究进展(Ⅰ)──有机气凝胶发现、制备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李冀辉,胡劲松;有机气凝胶研究进展(Ⅱ)——有机气凝胶的特性与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高秀霞;张伟娜;任敏;朱果逸;;硅气凝胶的研究进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刘继来;侯占忠;孙明辉;;气凝胶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李华;乔聪震;牟占军;;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陈亮;张睿;龙东辉;凌立成;;炭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的合成及结构分析[J];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杰;张俐娜;Shigenori Kuga;;高强度纤维素/SiO2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姚先周;胡子君;孙陈诚;李俊宁;张宏波;;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结构的热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3 刘世明;王慧;曾令可;;纳米SiO_2气凝胶的性能表征与分形维数[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常智;赵海雷;何方;仇卫华;周国治;曲选辉;;掺杂纤维的硅石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珏;沈军;张波;蒋伟阳;陆献平;;有机气凝胶的热传输机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任洪波;张林;杜爱民;;快速制备块状氧化铁气凝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杨大祥;冯坚;周新贵;张长瑞;王娟;张浩;;低温下酸/碱两步法制备氧化硅气凝胶[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杜艾;周斌;吴越华;刘春泽;叶君健;沈军;;块状纯氧化铜气凝胶的制备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C];2007年
9 潘学诗;刘明贤;甘礼华;徐子颉;郝志显;李剑;陈龙武;;掺杂铝对硅气凝胶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封娇;高会场;石竹群;蔡杰;曹晓东;张俐娜;;基于纳米孔纤维素凝胶模板的导电气凝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余建斌 周炜;世界最轻材料,中国造[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龙涛;块状钛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张勇;三聚氰胺基复合气凝胶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马玉花;氧化银基复合水凝胶膜/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7年
4 赵忠强;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魏巍;新型无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光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6 陈擘威;锌基气凝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王英滨;常压干燥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气凝胶及其性能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邵霞;TiO_2/C纳米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9 刘欣;金属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室温气敏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颖怡;多孔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Ce(Ⅳ)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蒙;二氧化硅气凝胶热输运分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李雯丽;水玻璃制备低密度SiO_2气凝胶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梁晨;氧化锆气凝胶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郁万军;双先驱体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气凝胶的孔结构控制及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伟;石墨烯基气凝胶载铂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氧气还原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王伟;含氮高分子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8 雷蕾;紫外光引发法制备间苯二酚—甲醛(RF)气凝胶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黄雪梅;植物纤维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改性及气凝胶制备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10 张焕焕;柔性贵金属/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CO催化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56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85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