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铜包铝复合材料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及形成机理(英文)

发布时间:2018-05-13 17:58

  本文选题:铜包铝复合材料 + 垂直充芯连铸 ; 参考:《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7年11期


【摘要】:采用垂直充芯连铸工艺制备了直径为12 mm、铜层厚度为2 mm的铜包铝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和TEM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和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_/Al界面主要由层状γ_1(Cu_9Al_4)相、胞状θ(Cu_Al_2)相和α(Al)+θ(Cu_Al_2)共晶组成,特别是在界面组织中观察到残留的针状Cu_3Al_(2+x)相。通过比较γ_1(Cu_9Al_4)和ε_2(Cu_3Al_(2+x))的形核驱动力,证明了ε_2(Cu_3Al_(2+x))相优先在界面处形成。此外,完整揭示了铜包铝复合材料界面形成机理。
[Abstract]:Copper-clad aluminum composites with a diameter of 12 mm and a thickness of 2 mm were prepared by vertical core-filling continuous casting. The species and morphology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were studied by TEM and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ace is mainly composed of layer 纬 1 / CuS _ 9Al4) phase, cellular 胃 -cu-cual _ al _ 2) phase and 伪 _ (Aln) _ (胃) _ Cu _ S _ (Al2) eutectic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needle-like Cu_3Al_(2 _ x) phase observed in 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 By comparing the nucleation driving forces of the number 纬 1 Cu9Al4) and the\ 蔚\%\ In addition, the interfaci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pper-clad aluminum composites is fully reveale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Project(51274038)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分类号】:TB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志勇,吴渊,谢建新,吴春京,秦延庆;铜包铝复合材料连铸充芯工艺[J];铸造;2005年04期

2 张建宇;姚金金;曾祥勇;韩艳秋;吴春京;;铜包铝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05期

3 ;节能铜包铝管母线技术填补国内空白[J];有色设备;2014年02期

4 陈平;中日双边暨第六届全国复合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简讯[J];纤维复合材料;1995年03期

5 王峰会,万建松;复合材料界面断裂的光弹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1期

6 王金玲;不同复合材料界面上的扩展裂纹问题[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宁海霞;;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苏波,刘凤荣;复合材料界面的表征——单丝力学方法[J];宇航材料工艺;1987年03期

9 ;复合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复合材料学报编委会工作会议同时在牡丹江市举行[J];纤维复合材料;1997年03期

10 毕贤顺,吕念春,刘宝良;不同复合材料界面上的扩展裂纹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学梅;王继辉;;复合材料界面的实验技术现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李学梅;王继辉;;复合材料界面的实验技术现状[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蔡艳红;陈浩然;;复合材料界面胶层中裂纹的动态扩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李学梅;王继辉;;复合材料界面的实验技术现状[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蔡艳红;陈浩然;王灿;陈博;;复合材料界面动态扩展裂纹的断裂韧性的研究[A];复合材料力学现代进展会议论文集扩展摘要[C];2005年

6 雷振坤;仇巍;王权;亢一澜;;微拉曼实验力学研究进展: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微力学[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傅强;;通过界面结晶实现聚合物填充复合材料界面增强[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胡雪;黄伟颖;赵天;易海洋;赵宇峰;周宏伟;;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徐强;朱时珍;郝桂亮;刘璇;王富耻;;ZrB_2-SiC复合材料界面非晶层的形成机理[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武凤;朱静;陈煜;张国定;;碳/镁复合材料界面的显微结构[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Ⅱ)[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功;竹纤维/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界面调控及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子剑;含CNTs界面相的构筑及对CF/U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俞亮;稀土溶液改性PBO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理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姜大伟;POSS改性碳纤维及其对CF/UPR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灿;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界面破坏行为及增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常雪婷;海洋优势菌种附着腐蚀Fe_3Al及其复合材料界面与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孙士勇;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界面断裂机理和增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相一;聚合物涂层对等离子体处理有机纤维表面及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贺金梅;CF/Epoxy及CF/PI复合材料界面自组装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贵立;ZA合金微观结构电子理论及SiC_p/ZA27复合材料界面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娜;铜包铝双金属复合材料反向挤压变形的数值模拟仿真[D];湖南大学;2016年

2 陈智麟;强制冷却铜管内铝液法制备铜包铝复合铸锭装置的研制[D];辽宁工业大学;2017年

3 李建勇;铜包铝复合材料铸—挤/轧工艺研究及有限元模拟[D];燕山大学;2013年

4 张壮志;铜包铝排拉拔复合工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翟彦恺;疲劳载荷下复合材料界面剩余强度演化规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刘阳;Cu对SiC_p/Al复合材料界面及其在Cl~-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7 兰竹;机织层压类柔性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8 高晓霞;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热传导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9 胡舵;复合材料界面裂纹扩展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秦宇;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超声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4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884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3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