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材料三维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14 11:25

  本文选题:残余应力 + 比容测量 ; 参考:《塑性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材料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该方法的测量原理是由材料加工后相对体积变化定量的测量,得到其残余应力的定量结果。由此,材料的残余应力将造成体积变化,此体积变化可以由比容的精确测量得到。基于弹性虎克定律从原理上推导了体积变化得出了残余应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新方法对一种Al-Cu合金的残余应力状态进行了定量测量及表征,结果表明:结合传统的表面应力测量方法,再由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虎克定律,可得出材料三维残余应力。该新方法可用于材料三维残余应力的精确测量,为残余应力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精确且定量的分析测量方法。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residual stress of materials is presented. The measuring principle of this method is to obtain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 residual stress from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relative volume change of the material after processing. As a result,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material will cause volume change,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volume. Based on the elastic Hook's law,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residual stress is derived from the principle of volume variation. On this basis, the residual stress state of a kind of Al-Cu alloy is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new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Hook's law of stress-strain relation is used to measure the surface stress of a kind of Al-Cu alloy by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surface stress measurement method. The three dimensional residual stress of the material can be obtained. The new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residual stress of materials and provides a new accurate and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residual stress.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基金(39120K168005)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DCX2016057)
【分类号】:TB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17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第1轮通知)[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8期

2 ;2013年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将在上海召开[J];中国表面工程;2013年02期

3 吴林志;赫晓东;;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圆筒中残余应力的分析[J];纤维复合材料;1990年01期

4 邢文珍,吴富民;挤压孔边残余应力的测定与计算[J];航空学报;1991年02期

5 吴克成,蒋立强;弱正交异性材料残余应力测量的声弹性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1991年03期

6 唐群,楚建新,张晓勇;陶瓷—金属连接中的残余应力[J];电子工艺技术;2001年04期

7 第12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筹备组;第12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通知[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2年10期

8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9 付学义;刘莉;;残余应力的危害及对策[J];包钢科技;2006年S1期

10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第1轮通知)[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超;潘春旭;;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覃明;陈瑞;马素媛;贺笑春;李家宝;;残余应力静载弛豫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惠民;张武;;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和压缩性能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4 潘春旭;陈超;戴华;;基于显微硬度的残余应力测定及其在非均匀组织中的应用[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凌中;;Al_2O_3/SiC_p复合材料中热失配残余应力的测量[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凌中;;Al_2O_3/SiC_p复合材料中热失配残余应力的测量[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唐海军;杨传仁;陈宏伟;张继华;冯术成;;后处理工艺对BST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的分析[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8 唐武;房永思;邓龙江;徐可为;;微波集成电路中Au/NiCr/Ta多层薄膜残余应力的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磊;基于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的疲劳裂纹尖端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王建花;复合材料身管残余应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娄菊红;SiC_f/Ti-6Al-4V复合材料的宏-细观力学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吉宁;取向Pb(Zr_(1-x)Ti_x)O_3和BiFeO_3薄膜的残余应力及其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诚诚;Ti-TiN-Zr-ZrN多层膜残余应力及疲劳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田佳卉;残余应力及界面效应对FeFET电学性能影响的相场模拟[D];湘潭大学;2015年

3 宋晓梅;残余应力对不同几何和材料拘束试样蠕变裂纹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侯鑫茜;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新杨;纤维与树脂固化残余应力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彦龙;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7 谢薇;三维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戴小亚;连续氧化铝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表征与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王耀刚;残余应力和缺陷对小冲杆试样断裂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永照;高压处理PDC的残余应力及机械性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87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887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