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两种夹层结构弯曲模量测试方法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选题:夹层结构 + 弯曲模量 ; 参考:《应用力学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采用国家标准GB/T 1456-2005和美国标准ASTM C393/C393M-11测定同一批夹层结构的弯曲模量,对比所得测试结果的差异,并对其测试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对同一批试样,采用国家标准GB/T 1456-2005和美国标准ASTM C393/C393M-11测得的夹层结构弯曲模量平均值分别121.5GPa和117.8GPa,其离散系数分别为0.07023和0.1305;对同一试样,采用国家标准GB/T 1456-2005和美国标准ASTM C393/C393M-11在约定置信概率为95%的条件下,得到夹层结构弯曲模量分别为125.5GPa和120.3GPa,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4.230GPa和8.862GPa,其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3.371%和7.367%。采用国家标准GB/T 1456-2005所得结果相对较高,不确定度较小,离散度小,结果相对稳定可靠,建议采用其对夹层结构弯曲模量进行测试。
[Abstract]:The flexural modulus of the same batch of sandwich structures was measur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T 1456-2005 and the American standard ASTM C393/C393M-11.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asured results was compared,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values of flexural modulus of sandwich structures measured by national standard GB/T 1456-2005 and American standard ASTM C393/C393M-11 are 0.07023 and 0.1305, respectively, for the same sample, 121.5GPa and 117.8 GPA, respectively. Us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T 1456-2005 and the American standard ASTM C393/C393M-11, under the condition of 95% confidence probability, the bending modulus of sandwich structure is 125.5GPa and 120.3GPa.The extension uncertainty is 4.230GPa and 8.862GPa. the relative uncertainty of expansion is 3.371% and 7.367GPa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GB/T 1456-2005 are relatively high, the uncertainty is low, the dispersion is small, and the results a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reli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lexural modulus of sandwich structures should be measured by using GB/T 1456-2005.
【作者单位】: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航空设备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分类号】:TB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伟;;利用MSC Patran/Nastran分析复合材料夹层结构[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年S1期
2 Ю.Д.ДУДИНА;;连续制造玻璃钢夹层结构的方法[J];玻璃钢资料;1973年03期
3 华元新;夹层结构设计[J];玻璃钢;1978年04期
4 范炳鹤;轴对称夹层结构热应力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78年03期
5 周祝林;夹层结构试验方法评论[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8年03期
6 郑锡涛;孙秦;李野;柴亚南;曹正华;;全厚度缝合复合材料泡沫芯夹层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与损伤容限评定[J];复合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7 谭永刚;肖军;李勇;董伟锋;原永虎;张佐光;;夹层结构剪切试验方法分析与改进[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3期
8 关世伟;;曲面夹层结构成形压力和反弹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郑晓霞;郑锡涛;屈天骄;张建锋;;缝纫泡沫芯夹层结构低速冲击损伤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马科峰;张广成;刘良威;燕子;;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吸波隐身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亮;郑锡涛;郑晓霞;杜兴刚;;复合材料泡沫芯夹层结构低速冲击损伤分析[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2 杨仲;张博明;孙新杨;;内压载荷下夹层复合材料圆筒开口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张华;姜健;杨明;陈梦怡;嵇培军;崔溢;;拼接对夹层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4 周祝林;吴伯明;曹桂芬;;夹层结构弯曲试验方法试验验证研究报告[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5 周祝林;吴伯明;曹桂芬;;新型3D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污水池盖罩强度刚度设计计算[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6 陶恒;;玻璃钢夹层结构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计算[A];第十一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曹小平;任宗栋;胡良全;张雄军;李济民;陈澍;;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杆塔设计与研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8 嵇培军;白树成;杨明;张华;温磊;陈梦怡;崔溢;蔡良元;;复合材料夹层平板的大功率微波热量损耗的研究[A];第十六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绍凯;李敏;吴伯明;孙志杰;张佐光;;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杨金水;彭超义;李黎;肖加余;曾竟成;冯学斌;;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成型泡沫/格栅夹层复合材料及其弯曲特性[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杰;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低速冲击与冲击后压缩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党旭丹;X-cor夹层结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基平;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地板的分层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贺礼财;蜂窝铝芯面外等效弹性常数预测及屈曲性能分析[D];湘潭大学;2015年
3 丁冰;Ti/CFRP/Ti夹层结构高速冲击损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沈裕峰;K-cor夹层结构湿热环境力学性能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高贵阳;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钟;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王华吉;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罗涵;三维缝合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孔祥宏;复合材料泡沫夹层结构的损伤评估和修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王辉;顶破式异型复合材料夹层盖的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6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94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