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中空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9 00:39

  本文选题:燃料电池 + 中空结构 ; 参考:《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能源的快速消耗,燃料电池已经成为新型能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Pt/C被广泛的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电极负极中,但是,由于Pt/C具有耐久性差,甲醇交叉效应,CO中毒等特性,制约着燃料电池在能源方面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材料来代替Pt/C。目前非贵金属掺杂的多孔碳材料(M-N-C)是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其出色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和杂原子掺杂形成的大密度的活性位点使得他们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耐久性和抗甲醇性。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非贵金属和杂原子掺杂的具有中空纳米结构的催化剂,并探究其电催化性能:1、我们采用一种新型的“活性硬模板”方法制备介孔中空梭形形状的Fe-N-C催化剂,其中氮掺杂石墨化的碳包裹Fe3C镶嵌在梭形Fe-N-C的碳层中。再合成方法上我们发现核心的梭形Fe203既为催化剂提供梭形的结构,也为催化剂在生成Fe3C纳米颗粒提供铁源,聚多巴胺(PDA)壳作为催化剂的金属离子(Fe3+)促进聚合物分解成碳物质,促进Fe3C在分解期间的沉积。因为包裹在石墨化碳层中Fe3C纳米颗粒和高介孔中空结构中的Fe-Nx物质对于活性位点具有促进作用。测试结果发现,中空梭形的Fe-N-C催化剂的半波电位、电子转移数和双氧水产率都接近于商业化Pt/C,在耐久性,抗甲醇性方面表现出比商业化Pt/C催化剂更出色的性能。2、我们采用“活性硬模板”方法,以钴球作为模板,多巴胺和Fe3+螯合后包覆在钴球的表面,经过高温退火和酸处理后得到铁钴双掺杂的具有中空碳球结构的(Fe,Co) -N-C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钴球为(Fe, Co)-N-C催化剂不仅提供钴离子源,同时又为催化剂提供球形的结构,使得催化剂具有大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与电解质的接触面。钴铁的双掺杂使得(Fe, Co) -N-C催化剂含有大密度的活性位点,而且当多巴胺退火形成的碳将钴离子还原成钴颗粒并镶嵌在碳层中,形成的钴颗粒比碳具有更高的活性中心,使得活性位点更加有利于ORR电子转移,且经过测试发现其半波电位接近于商业化Pt/C,具有出色的电催化性能。
[Abstract]:A new type of non - noble metal catalyst ( Fe , Co ) - N - C catalyst has been synthesized in the carbon layer of Fe - N - C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1;O64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镇海,王森,孙彦平,许文林;Ti/SnO_2+RuO_2+MnO_x/MnO_x阳极的电催化性能[J];精细石油化工;1996年02期

2 刘雪华;唐电;;含硅钛阳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J];材料保护;2007年09期

3 王红森,吴仲达,林文廉,丁晓纪;钛基体中离子注入钯的电催化性能[J];化学学报;1994年11期

4 黄映恒;侯蕾;童张法;韦藤幼;;玻碳基Pt/C/NH_4NiPO_4复合电极电催化性能[J];科技导报;2013年31期

5 张建民;陈卫华;石秋芝;;电极材料的组成设计与电催化性能——介绍一个研究性实验[J];大学化学;2011年01期

6 林纪筠,赵孟科,陈康宁;含镧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J];中国稀土学报;1999年01期

7 洪蔚;四大公司联合开发燃料电池[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8 ;直接使用甲烷的新燃料电池[J];现代化工;2000年01期

9 ;燃料电池[J];化学工程师;2000年02期

10 徐德新,诸亦新;燃料电池的开发现状与应用前景[J];江苏冶金;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民;石秋芝;;氢析出电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性能[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魏杰;许凯冬;王芳;杨玉光;张忠林;;杂多酸修饰多晶铂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3 ;科学家为燃料电池开发新催化剂[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郭晓汾;张毅;;燃料电池车辆及其新进展[A];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二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许谷;;燃料电池——改变未来世界的新科技——燃料电池系统中关键部分的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宋二虎;;电动自行车用燃料电池的产业化之路[A];电动车及新型电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泽庭;韩吉田;;燃料电池在家庭中的应用[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陆天虹;张玲玲;唐亚文;高颖;;各种燃料电池在产业化概况[A];2006中国动力电池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白正宇;胡传刚;徐鹏乐;杨林;;不同结构添加剂对钯纳米晶的形成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宫振华;张存满;肖方f,

本文编号:1948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948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