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薄膜及其过渡金属插层化合物的电子性质

发布时间:2018-06-06 08:30

  本文选题:二维材料 + 电子结构 ; 参考:《湘潭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很多特别的性质,例如石墨烯优良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机械性能、硒化铁的超导电性等。二维纳米材料的结构多种多样,例如六边形的二硫化钼、五边形的石墨烯、四边形的T型石墨烯、三边形的硅化二铜等,它们的电子结构也各不相同,从半导体到半金属到金属。人们研究发现把二维材料堆成三维材料,并在层间插入原子或分子构成层间化合物,可以获得独特的性质,例如六碳化钙的超导电性、碳泡沫石墨烯优良的光学性质等。特别的,层间化合物中还存在三维的半金属材料。这些优异的性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因而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我们首先介绍了二维材料优良的性质,例如石墨烯的线性色散关系、硒化铁的超导电性,然后介绍了不同结构二维纳米材料的电子性质,如二硫化钼、五边形的石墨烯等。接着介绍了一些三维材料的研究情况,例如基于石墨烯的碳泡沫结构和石墨层间化合物六碳化钙的性质等。最后介绍了三维半金属材料的一些性质,例如铋化钠的三维Dirac点、砷化镉的超导电性等。第二章我们介绍了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方法。第三章我们研究了四边形二维碳化硅多样性的电子结构以及独特的边缘态。我们预测了三种四边形二维碳化硅结构,分别命名为T1、T2、T3。三种结构的碳、硅原子比例都是1:1,只有碳、硅原子的相对位置不一样。然而它们的电子结构却各不相同,分别是半导体(T1)、半金属(T2)和金属(T3)。这种多样性的电子结构来源于多样性的碳、硅键长。三种结构的条带的电子结构也十分独特。特别的,T1的条带具有独特的与平带有关边缘态。当我们对它进行电荷掺杂,由于电子之间的强关联相互作用,边缘态会劈裂,条带由半导体转变为半金属,相应的只有完全极化的电子才能沿着条带两条边沿中的一条变通过。第四章我们研究了石墨层间化合物MC6(M为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三维Dirac point。石墨层间化合物是AA堆垛的石墨烯中烯插入过渡金属原子的三维材料。我们发现只有插入Ni族原子才能在垂直石墨烯平面的方向上得到三维Dirac point。这是由于碳原子的pz轨道与过渡金属原子的d轨道耦合产生的。同时我们发现,改变过渡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Dirac point仍然存在。第五章是对我们两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同时一并对将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Abstract]:The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have many special properties, such as the excellent carrier mo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iron selenide and so on. The structures of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are varied, such as hexagonal molybdenum disulfide, pentagonal graphene, quadrilateral T-type graphene, triangular-shaped copper silicide and so on. From semiconductors to semi-metals to metal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by stacking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into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and inserting atoms or molecules between layers to form interlaminar compounds, unique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such as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calcium hexabarbonate and the excellent opt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foamed graphene.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also three-dimensional semi-metallic materials in interlaminar compounds. These excellent properties have very high application value, so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chapter 1, we first introduce the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of graphene,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iron selenide, and then introduce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such as molybdenum disulfide. Pentagonal graphene, etc. Then some 3D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such as the carbon foam structure based on graphene and the properties of graphite interlaminar calcium hexabarbonate. Finally, some properties of three dimensional semimetallic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such as the three dimensional Dirac point of sodium bismuth,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cadmium arsenide and so 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we introduc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irst principle theory. In chapter 3, we study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he unique edge state of quadrilateral two-dimensional silicon carbide. Three kinds of quadrilateral two-dimensional silicon carbide structures are predicted and named T1T2T3. The ratio of carbon to silicon is 1: 1 for each of the three structures, bu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silicon is different. However, their electronic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they are semiconductors T _ (1), semimetallic (T _ (2) and metal (T _ (3). This diverse electronic structure is derived from the diversity of carbon and silicon bond length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three kinds of bands is also very unique. The special T 1 band has a unique edge state associated with the flat band. When we charge doped it, because of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ons, the edge state will split, and the band will change from semiconductor to semi-metal, and only the fully polarized electrons can pass along one of the two edges of the strip. In chapter 4, we study the three dimensional Dirac pointof graphite interlaminar compound MC6(M as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 Graphite interlayer compounds are three-dimensional materials in which allene is inserted into transition metal atoms in graphene stacked by AA. We find that only by inserting Ni group atoms can three-dimensional Dirac point be obtain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vertical graphene plane. This is due to the coupling of the PZ orbital of the carbon atom with the d orbital of the transition metal atom. At the same time, we find that point still exists by changing the arrangement of transition metal atom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ummary of our two research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is prospected.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1;TB3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85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1985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