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芯材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本文选题:相变材料 + 微胶囊 ; 参考:《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摘要】: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壁材,正十六烷和硬脂酸丁酯作为复合芯材,运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双芯材相变材料微胶囊.以吐温-20为乳化剂,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对制得的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性能测试,表征其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分析其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并计算其产率、包含量和包覆率等.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7%的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和质量分数为2.2%的吐温-20为乳化剂获得的微胶囊,表面形态稳定、光滑、饱满,粒径均一;微胶囊的热焓值较理想,相变温度为17.23℃,相变焓为54.06 J/g.
[Abstract]:Using the polymer formed by styrene and methacrylic acid monomers as wall material, positive sixteen alkane and butyl stearate were used as composite core materials, the microcapsules of dual core material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effects of initiator type, dosage of initiator and the dosage of emulsifier on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initiator and emulsifier dosage on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nitiator dosage and emulsifier dosage on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nitiator dosage and emulsifier dosage on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microcapsul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therm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microcapsul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yield, inclusion and coating rate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gel obtained by the potassium persulfate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2.2%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Twain -20 was the microgel obtained by the emulsifier. The surface morphology is stable, smooth, plump and uniform in size. The enthalpy of microcapsule is ideal,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17.23 C, and the enthalpy of transformation is 54.06 J/g.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北京市服装材料科研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ZK-05) 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KM201510012007)
【分类号】:TB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飞;陈中华;曾幸荣;;正十二醇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6期
2 马保国;金磊;蹇守卫;;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在建材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09年01期
3 李新娥;;空调纤维的研发及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08年02期
4 樊耀峰,张兴祥,王学晨,牛建津,蔡利海;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辛长征;耐温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熔喷纺丝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永强;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热红外隐身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岗;张丽平;;复合芯材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2 张鸿志;王祥荣;;Outlast空调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动力学研究[J];印染助剂;2016年06期
3 张世安;王显其;关燕;李良;位国栋;马君志;;智能调温商务休闲针织面料的研发[J];针织工业;2016年01期
4 铁迪;夏茹;郝家宝;陈鹏;钱家盛;苗继斌;;改性脲醛树脂-石蜡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J];功能材料;2015年15期
5 武卫莉;李江坤;;超低温相变储能微胶囊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5年08期
6 宋晓秋;刘钦矿;段玉萍;曹龙迪;杨改霞;叶琳;;安全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07期
7 陈中华;王建川;余飞;张正国;高学农;;氧化石墨烯/密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5年01期
8 李钰;邢建伟;陆少峰;;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J];粘接;2014年12期
9 薛小连;刘金龙;马瑞燕;刘红霞;聂艳丽;;正十二醇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年07期
10 陈佳玉;马晓光;姚连珍;;热敏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印染;2014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家庆;冯发美;胡伟;毛华军;晏华;李慈;;石蜡为芯材的微胶囊的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和性能[J];功能材料;2008年02期
2 李伟;张兴祥;王建平;王学晨;;乳化剂对正十八烷微/纳胶囊形貌和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10期
3 兰孝征;杨常光;谭志诚;孙立贤;徐芬;;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4 方玉堂;匡胜严;张正国;高学农;;原位聚合法研制纳米胶囊相变材料[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7年02期
5 李卫东;丁恩勇;;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及其贮能核壳结构的制备及热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2期
6 时雨荃;蔡明健;;纳米复合膜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3期
7 庄秋虹;张正国;方晓明;;微/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6年04期
8 刘星;刘红研;汪树军;;石蜡定形相变材料的包裹及热性能[J];精细化工;2006年01期
9 王学晨,张兴祥,张晓春,樊耀峰,牛建津;pH值对正十八烷微胶囊合成与性能的影响[J];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10 樊耀峰,张兴祥,王学晨,牛建津,蔡利海;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爱弟;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热隐身涂层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珠;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服装中的应用[J];四川纺织科技;2004年02期
2 李yN;于航;刘淑娟;;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能源技术;2007年01期
3 苏小燕;;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研究发展[J];现代纺织技术;2011年01期
4 王建平;张兴祥;;相变材料微胶囊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4期
5 李伟;张兴祥;王建平;王学晨;;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提纯[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6 曹虹霞;李和玉;张健飞;;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李建立;刘录;赵杰;;相变材料微胶囊机械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杨超;张东;李秀强;;相变材料微胶囊研究现状及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9 王学晨,张兴祥,樊耀峰,牛建津,蔡利海;环己烷对相变材料微胶囊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单晓辉;裴广玲;付中玉;;乳液聚合法制备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J];天津纺织科技;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万贤;郭宝华;徐军;;乳化剂对相变材料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闫丽佳;付中玉;;相变材料微胶囊形貌和热性能的研究[A];铜牛杯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任晓亮;王立新;张洁;陈芙蓉;赵立辉;;相变材料微胶囊渗透性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兴祥;王学晨;牛建津;吴世臻;;蓄热调温阻燃纤维的制备与性能[A];第五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蔡利海;相变(PCM)纺织品性能及用途[N];中国纺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辛长征;耐温性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熔喷纺丝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烨挺;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涂料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韩丽;新型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志岗;复合芯材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4 闫丽佳;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万贤;应用于功能性热流体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6 单晓辉;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侯文烁;多腔结构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蓄热和释热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8 于强强;石蜡类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北京服装学院;2015年
9 任晓亮;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研制及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柳思;服装用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06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0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