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6 13:54

  本文关键词: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2年

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鹿  

【摘要】: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各国研究工作者和企业的广泛重视。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进程中,电极材料己经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瓶颈,随着各种(手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等)中小型便携式电子产品以及电动自行车的推广普及,新一代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商品化开发,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传统的碳系负极材料在比容量、比能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下一代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需要,因此,开发新型高比容量、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得尤为迫切。而锡基氧化物和铁氧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理论容量,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关注的焦点。但这些材料目前还存在着利用率低、倍率放电性能差、循环寿命短等问题。而电极材料的纳米化和结构功能化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纳米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大小等对其电化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纳米化和功能化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所以本文开展了空心SnO_2@C复合纳米球,菱形Fe_2O_3纳米粒子和不同形貌Fe_3O_4@C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并对纳米体系中电极材料大小和形貌对电化学性能影响进行讨论。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部分: 1.以二氧化硅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制备单分散、粒径及厚度均一的空心SnO_2纳米球,并以PAA为碳源,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在水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合成单分散离心核壳结构SnO_2@PAA空心纳米球,并进行煅烧,成功制备高分散性核壳结构SnO_2@C空心纳米球。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05mA g~(-1)的倍率下SnO_2@C复合空心纳米球初次放电容量达到1009mAhg~(-1),经过100个循环放电容量仍保持在808mAh g~(-1),在倍率性能测试中SnO_2@C复合空心纳米球也有上佳表现。 2.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大小菱形-Fe_2O_3材料。并对纳米级与微米级-Fe_2O_3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级材料相比微米级材料在容量及循环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相同情况下纳米电极材料在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73%,而微米材料则仅为50%,表明电极材料的纳米化是提升电池材料电化学行为的有效途径。 3.利用高温水解法,以无水FeCl3为原料合成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Fe_2O_3纳米球。随后以PAA为碳源,通过对烧结温度和时间的调控,实现了球状,链状及环状Fe_3O_4@C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测试,讨论其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再组装产生的环状和链状Fe_3O_4@C复合材料与单分散球形Fe_3O_4@C相比,具有内阻小,容量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表明纳米粒子的再组装也是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912;TB38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学佑;锂离子电池及其发展前景[J];电池;1996年01期

2 孙杨正,廖小珍,马紫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池;2004年03期

3 颜剑;苏玉长;苏继桃;卢普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06年04期

4 桑可正,金志浩;高温自润滑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茂权,熊党生,闫杰;高温固体润滑材料的研究现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6期

2 王国亮;蔡星会;姬国勋;卢江仁;;B_4C陶瓷摩擦学性能研究现状与分析[J];材料导报;2012年07期

3 曹同坤,邓建新,孙军龙;Al_2O_3/TiC/CaF_2自润滑陶瓷材料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5年03期

4 曹同坤;高伟;;Al_2O_3/TiC/CaF_2陶瓷的摩擦磨损及自润滑膜的形成机理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09期

5 曹同坤;邓建新;;添加固体润滑剂的Al_2O_3/TiC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1期

6 任学佑;锂离子电池的新进展[J];电池;1997年04期

7 任学佑;稀有金属在电池工业中的应用[J];电池;1998年02期

8 董全峰,詹亚丁,金明钢,黄镇财,郑明森,尤金跨,林祖赓;锡镍合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电池;2005年01期

9 杨学林;温兆银;张露露;游敏;;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J];电池;2007年05期

10 高玲;周廉;卢亚锋;李成山;;温度和气氛对锰稳定氧化锆立方相稳定性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久军;单英春;;大颗粒BN复合Sialon陶瓷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A];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武高辉;赵敏;姜龙涛;;TiB2p/Al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基础特性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3 王雪坤;尹龙卫;;介孔SnO_2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树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Mn-O体系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彭春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与Li_2FeSiO_4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曹雁冰;聚阴离子型铁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静;磷酸铁法合成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忠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中试生产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王保峰;二次锂电池中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7 张宝;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PO_4(M=Fe,Mn)的合成与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庄大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赖春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10 郝艳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的制备、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歌;负极材料Li_4Ti_5O_(12)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强;Fe对Sn_xCo_y/C负极材料的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双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书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改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永刚;LiFePO_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结构及电化学行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觉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水热合成与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超;氟代碳酸乙烯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_4的合成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任海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nO_x/C复合体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鹏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行仁;今日世界电池市场[J];电池;1994年04期

2 ;二次锂电池最新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教授访谈录[J];电池;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英;范晶;贾志杰;;负极材料Ni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1期

2 谢健;赵新兵;曹高劭;涂江平;;纳米CoSb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4期

3 王希敏;王先友;罗旭芳;廖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1/3)Ni_(1/3)Mn_(1/3)O_2[J];化学进展;2006年12期

4 张自禄;卢嘉春;杨裕生;;以酚醛树脂为炭源的LiFePO_4性能改进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7年05期

5 刘伶;孙克宁;杨同勇;王莹;;层状LiNi_xCo_yMn_(1-x-y)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快报;2008年01期

6 禹筱元;余仕僖;周正添;;锂离子电池LiNi_(1/3)Co_(1/3_Mn_(1/3)O_2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Ⅰ)[J];广东化工;2008年04期

7 董琪;康红欣;闫艳波;;充电截止电压对锂离子电池化学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08年05期

8 刘民忠;郭学益;;Li_3V_2(PO_4)_3/C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J];微细加工技术;2008年03期

9 钟胜奎;刘乐通;刘洁群;姜吉琼;王健;李阳;郑少英;;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4)Co_(0.2)Mn_(0.4)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J];微细加工技术;2008年06期

10 田华;叶乃清;;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结构、性能及制备技术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赵海雷;仇卫华;尹朝丽;;镁掺杂对锂钛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2 黄莎华;温兆银;朱修剑;顾中华;;Li_(3.608)Al_(0.085)Ti_5O_(11.932)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马晓玲;王驰伟;程锦国;孙聚堂;;LiNi_(0.9)Co_(0.1)Sn_(0.01)O_2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颖;刘文元;傅正文;秦启宗;;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Mn_4N薄膜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兆翔;黄学杰;陈立泉;;纳米表面改性提高正极材料LiCoO_2的电化学性能的机理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莹;邓超;孙克宁;;工艺条件对层状Li(Ni_(1/3)Co_(1/3)Mn_(1/3))O_2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7 周新文;张季平;刘浩文;郭光辉;雷太鸣;张克立;;LiFePO_4/C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蔡振平;李明勋;卢世刚;金维华;;Li_2CO_3改性LiMn_2O_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唐致远;焦延峰;;碳包覆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李述中;李超;时景仙;王涛;张玉亮;杨书廷;;磷酸亚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改进[A];第七届全国磷化学化工暨第四届海峡化学生物学、生物技术与医药发展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兴 华;[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记者 王小龙;[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迎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纪爱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6 潘葆铸;[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江苏 严拥军;[N];电子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玮 通讯员 孟祥成;[N];菏泽日报;2009年

9 记者 汪炜;[N];上海科技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志强;[N];科技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光;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制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胡伟跃;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汤宏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1-x)M_xO_2(M=Co,Al,Mn)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罗文斌;Al、Mg和Mn-Mg掺杂对LiCoO_2和LiNi_(1/3)Mn_(1/3)Co_(1/3)O_2结构、电化学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5 崔艳华;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6 魏英进;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4年

7 付丽君;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储氢体系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8 何则强;SnO_2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李鹿;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储艳秋;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新坤;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_xMn_(2-x)O_4的合成与性能[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利民;含氮活性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贺婷;锡基多元合金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平;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及其掺杂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牛晓波;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黄晓君;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敏;正极材料Li[Li_(0.1)Ni_(0.35)Mn_(0.55)]O_2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周新文;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C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曹彬;二氧化钛及锡、锂掺杂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芮先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6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