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形核和长大对Gasar多孔Cu的气孔结构和分布的影响
本文选题:金属材料 + Gasar ; 参考:《材料研究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研究了气泡形核及长大对Gasar气孔结构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在柱状晶过渡区内生长时,其定向生长受限使气孔的长度变短,内壁不光滑,圆整度变小;当基体以柱状晶生长时气孔随基体共生生长形成典型藕状多孔结构,气孔的长度增加,内壁光滑,圆整度增加。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大形核功降低导致气泡形核率增加,从而使藕状多孔Cu中气泡的分布逐渐从晶界转移到晶内,试样的平均孔径减小而气孔的密度数和均匀性提高。由于固液界面上的沟槽和晶界的特殊性,气泡在晶界处的形核优先于晶内,导致晶界处气孔的平均直径比晶内气孔的直径大。
[Abstract]:The effects of bubbl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n the por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Gasa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 of pores is shorter, the inner wall is not smooth and the roundness is smaller when the stomata grow in the columnar transition zone, and when the matrix grows as columnar crystals, the pores form a typical root-like porous structure when the matrix grows symbiotically with the matrix. The length of the pore is increased, the inner wall is smooth and the roundness i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pressure, the nucleation rate of bubbles increases, which m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bubbles gradually transfer from grain boundary to crystal, and the average pore size decreases and the density and uniformity of pores increase.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rooves and grain boundaries at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the nucleation of bubbles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at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resulting i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pores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being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pores in the grains.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航空学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贵金属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基金(2014XT03) 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SPM-201545)~~
【分类号】:TB38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浪云,涂江平,杨友志,张孝彬,陈卫祥,卢焕明;多壁纳米碳管/Cu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03期
2 李国俊,师春生,马铁军,方洞浦,李家俊,姚家鑫;镀Cu碳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制[J];材料研究学报;1996年04期
3 陈文革;胡可文;石乃良;;Cu包覆W粉体的制备工艺及表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4 宋美周;高斐;刘生忠;李宁;张君善;;通过热氧化Cu制备CuO纳米线[J];电源技术;2013年08期
5 段敬来;;重离子经迹膜板中Cu纳米线的晶体取向控制(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8年00期
6 林玉芳,李蓉,张羊换,陈梅艳,王新林;Cu对MI(NiAlMnCoCu)_(5.1)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3年03期
7 李广敏;李德仁;倪晓俊;李准;卢志超;;Cu和Nb元素对Fe-Cu-Nb-Si-B纳米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7期
8 王龙;;线路板印刷用Cu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09年09期
9 杜秀娟;张建民;;Cu纳米线弛豫结构和电子性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陈惠;贾成厂;褚克;梁雪冰;刘兆方;郭宏;;通过改善界面状态提高金刚石-Cu复合材料导热性的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泊良;张迎周;张玉军;许元栋;;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离子(Cu~(2+))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柯利;刘全生;智科端;宋银敏;姚海波;;相转移法制备Cu纳米粒子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鑫;;热注法Cu_(2-x)Se纳米片晶的合成[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周静芳;杨建军;张治军;薛群基;;脂溶性Cu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摩擦学行为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5 张丫丫;肖宜明;张超;费广涛;徐文;;Ni,Cu纳米线阵列以及Ni/Cu超晶格纳米线阵列的光学特性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周达明;王者福;阎杰;郭振亚;金庆华;丁大同;;钇钡铜氧超导材料中Cu~(++)的顺磁共振[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7 李俊强;梅增霞;刘尧平;梁会力;侯尧楠;杜小龙;;ZnO(0001)/蓝宝石模板上Cu(111)纳米岛的氧化过程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阳;王传洗;林权;;木瓜蛋白酶稳定的荧光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在Cu~(2+)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9 张斌;杨晨;施立群;承焕生;王建中;李嘉庆;张杰雄;;氧空位和铜掺杂量对Cu掺杂ZnO薄膜室温铁磁性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玉华;蒋昌忠;任峰;王取泉;陈代坚;;离子注入法注入Cu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群玲;定向凝固规则多孔Cu-Cr合金的气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再久;Gasar多孔铜(合金)的气孔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3 马良财;Cu纳米线结构和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金桔;过渡金属(Mn、Cu)掺杂纳米晶的制备和光电子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5 肖美霞;GaN/InN核壳纳米线和Cu互连线在外场下的表/界面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婷;高熵合金增强Cu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邓玉丹;Cu基三元合金纳米化学镀层的制备与表征[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许蓉;Cu,Zn离子注入SiO_2纳米颗粒合成及不同气氛热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4 陈静;激光沉积法制备受电弓滑板用石墨/Cu梯度复合材料[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5 杨艳;Fe/Fe_3O_4纳米粒子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检测Pb~(2+)和Cu~(2+)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冀冉;一步水热法在Cu基片上合成Cu_2O和Ag/Cu_2O薄膜及其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鹏;以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制备微纳米Cu、CuO、ZnO及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建庄;电沉积制备CuInSe_2和Cu(In,,Ga)Se_2薄膜及性能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明会;Cu@CNTs和Cu(N_3)_2@CNTs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文书;具有Cu网络结构的W-Cu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及其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5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6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