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高低温弹性模量的分子模拟和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环氧树脂 + 分子模拟 ; 参考:《玻璃钢/复合材料》2016年08期
【摘要】:环氧-胺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与温度的关系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构建了DDM/DGEBA和DDS/DGEBA的交联结构模型,利用密度-温度曲线确定了各树脂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然后预测了两组环氧树脂体系从高温(420K)到低温环境(100K)范围内的弹性模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分子模拟分析模量的变化与树脂体系的内聚能密度(CED)以及自由体积等微观结构参数的关系。分子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树脂体系的弹性模量都随着温度下降而增大,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树脂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CED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引起的。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emperature of epoxy-amine resin system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The crosslinking structure models of DDM / DGEBA and DDS / DGEBA were constructed by computer molecular simulation.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of each resin system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density-temperature curve.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wo groups of epoxy resin systems from high temperature (420 K) to low temperature (100 K) was predi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modulus and the cohesive energy density (CED) and the free volume of resin system was analyzed by molecular simulation. The results of molecular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two resins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decrease of the free volume fraction of the resin system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CE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B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继南;朱成成;强颖怀;;基于4P特征的《分子模拟》课程改革对策[J];广州化工;2013年15期
2 章正刚;;分子模拟及其矿物学应用[J];矿物岩石;1988年03期
3 杨小震;电脑与分子模拟[J];百科知识;1996年01期
4 杨又震;分子模拟软件系统[J];化学与粘合;1994年01期
5 高毅勤;;复杂化学体系的分子模拟研究——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浅析[J];大学化学;2014年02期
6 许辉;刘清芝;胡仰栋;刘美慧;;气体在水中扩散过程的分子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2期
7 马延平;;分子模拟在煤科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05期
8 王进安;邵强;朱维良;;分子模拟的发展及应用[J];科学;2014年01期
9 吕玲红;陆小华;刘维佳;朱育丹;;分子模拟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4年03期
10 李公让;蓝强;薛玉志;李英;;泡沫析液行为的分子模拟研究[J];石油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勇;韩大雄;杨频;;金属离子离子影响Aβ多肽聚集机理的分子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莫尊理;乔丽君;陈红;郭瑞斌;孙亚玲;;纤维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分子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徐为人;汤立达;符海霞;刘冰妮;刘鹏;;分子模拟与新药虚拟评价[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高品;黄光速;张艳芳;王建;陈猛猛;;聚丙烯酰胺交联反应的分子模拟[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5 胡文兵;;蒙特卡罗分子模拟的物理背景探讨[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清芝;杨登峰;胡仰栋;;水和盐分子在反渗透膜内扩散过程的分子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陆小华;;受限条件下流体的分子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8 李丰;杨春炜;孙淮;;力场参数的数据库整合[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刘志平;吴晓萍;汪文川;黄世萍;;离子液体-乙腈混合物的分子模拟[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赵秦峰;王大喜;高金森;徐春明;;分子模拟于ZSM-5的应用进展[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石克轩;石科院分子模拟研究掀新页[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蒋华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分子模拟的普及和应用[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明云;基于Rho激酶的药物设计和分子模拟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宋梦;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及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洪燕君;分子模拟在药物代谢和血浆蛋白结合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命;分子模拟在生命有机磷化学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5 王三跃;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流体吸附性质的量化计算与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6 刘光增;金、铂、铜单晶面上自组装单层膜的ECSTM与分子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薛春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流体吸附与扩散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8 朱红;G-quadruplex结构和稳定性的分子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戴伟民;人类苦味受体的分子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韩大雄;分子模拟研究老年痴呆致病蛋白结构以及基于酶结构的药物设计[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媛哲;量热法及分子模拟研究药物结构类似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海鸿;含氧杂环的噻唑—吡唑类衍生物设计、修饰与生物活性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3 李一;中结合苯乙烯含量丁苯橡胶的结构性能分析及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刘婷婷;光谱法和分子模拟研究替尼类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5 陆磊刚;烷烃分子在MCM-41中吸附和扩散的分子模拟[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吕程;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多组元系统的汽液相平衡[D];天津大学;2014年
7 李欢;分子模拟噻吩/苯在新型骨架材料中的吸附[D];扬州大学;2015年
8 侯俊烨;DPC相关合成体系溶解度的分子模拟[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9 牟晓辉;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0年
10 穆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气体吸附与分离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7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08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