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超高导热金刚石铜表面镀涂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3 16:54
【摘要】: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和低膨胀系数,在微电子领域用作Ga N和Si C等高功率芯片的散热热沉,可以显著降低大功率芯片的结温,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通过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表面上化学镀镍金的方法使表面金属化以改善其焊接性。未做处理的金刚石表面非常光滑,难以和其他金属附着,由于金刚石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被强酸和强碱表面处理,铜较活泼,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容易使铜处理过度,而金刚石没反应。对比采用了硝酸、硫酸、氢氧化纳、喷砂、人工打磨等多种方法对金刚石铜表面前处理,效果有限。根据金刚石铜材料特性采用JG-01金刚石铜粗化处理液,能够有效对金刚石进行粗化处理,且对铜无损伤,在金刚石表面形成了连续的蜂窝状微孔,提升金刚石表面镀涂结合力。金刚石铜粗化后通过活化、敏化、化学镍、镀金等镀涂工艺,镍金镀层附着力满足军标热震试验、高温烘烤要求,镀金层覆盖率达到100%,镀层粗糙度显著降低,镀层对金锡和锡铅焊料的可焊性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Abstract]:Diamond copper composites have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low coefficient of expansion. 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s, high power chips such as gan and sic can be used for heat sink,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junction temperature of high power chips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lifetim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surface was metallized by electroless nickel and gold plating on the surface of diamond copper composite to improve its weldability. The surface of untreated diamond is very smooth and difficult to adhere to other metals. Because of the very stable nature of diamond, it is not easy to be treated by strong acid and strong alkali, and copper is more active. The diamond did not respond.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such as nitric acid, sulfuric acid, sodium hydroxide, sand blasting and artificial grinding, the effect of pretreatment on diamond copper surface is limi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mond copper, JG-01 diamond copper roughening solution can be used to coarsening diamond effectively, and without damage to copper, continuous honeycomb micropores are formed on diamond surface, and the coating adhesion on diamond surface is improved. After roughening of diamond copper, the adhesion of nickel and gold coating meets the thermal shock test of military standard by activation, sensitization, electroless nickel, gold plating and other plating processes.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temperature baking, the coverage of gold coating reaches 100 and the roughness of the coating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olderability of tin and tin-lead solde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s.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金】: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科研项目(JSZL2015210B007)资助
【分类号】:TB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光森;一种测量金刚石强度的新方法[J];非金属矿;1978年04期

2 朱和宝;Ⅱ型金刚石的特殊物理性能及其应用[J];非金属矿;1987年01期

3 刘锡光;扫描电镜在金刚石工业中的应用[J];人工晶体;1988年Z1期

4 高巧君,王胜强,林汀,胡毅飞,林增栋;金刚石和石墨单晶表面覆盖沉积铬的研究[J];物理学报;1990年06期

5 彭希林,吕海波;金刚石表面渗覆金属处理的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1992年01期

6 王康畸;金刚石磨粉的粘附磁性分选[J];磨料磨具与磨削;1993年01期

7 周家乐;;金刚石成因新探[J];自然杂志;1993年Z2期

8 温斌;李廷举;董闯;金俊泽;;新金刚石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5年10期

9 Gordon Graff;张光宇;;金刚石能[J];世界科学;1990年10期

10 卢照田;;第三章 熔融金属与石墨和金刚石表面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性[J];人工晶体;197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志杰;张卫;万永中;王季陶;;氧原子在化学气相淀积金刚石过程中的作用[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陈惠;贾成厂;刘兆方;褚克;梁雪冰;;金刚石颗粒表面镀铬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黄广伦;;ZnO/金刚石/Si多层结构的界面波特性[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剑;杨天鹏;白亦真;徐艺滨;王新胜;杜国同;;自持金刚石厚膜上沉积ZnO薄膜的研究[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巍;熔渗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及其性能[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浩;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密闭空间废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3 郭彩玉;高体积分数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建伟;气压浸渗制备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5 郭宏;空间低温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6 白华;金刚石(碳化硼)/金属复合封装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宋婕;金纳米颗粒/金刚石复合结构的制备与光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朱瑞华;CVD金刚石自支撑膜的制备与热物理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秋莲;稀土添加剂对铁基金刚石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10 彭新明;碳纳米管增强微粉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材料及其柱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陈龙;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及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微波烧结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姝贤;金刚石表面处理对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3 龙涛;热管理用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界面构建及其组织与热导率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4 薛丽沙;人造金刚石表面镀覆及应用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6年

5 代晨;W涂层对金刚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顾全超;微波加热金刚石表面镀钛及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烧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范萍;金刚石/金属基复合块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8 王鹏川;化学复合镀制备铁基金刚石磁性磨料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陶鹏飞;镀硅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徐兴龙;金刚石表面改性及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14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