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典型纳米材料存在下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机制及腐殖酸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11 17:24
【摘要】:纳米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含氧官能团等优点,被认为是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净化的优良吸附剂。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机质(NoM)会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吸附到纳米材料表面上,不仅会改变颗粒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归宿,同时也可能会影响纳米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从而改变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归宿。因此,本文研究了几种典型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碳管和纳米氧化物)存在下Cu2+、Zn2+、Pb2+、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机制以及腐殖酸改性纳米氧化物吸附Cu2+离子的规律及机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结论。(1)发现纳米材料存在下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机制主要是重金属自身的沉淀作用,而不是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主要证据包括不同溶液pH值下的去除率曲线和沉淀曲线重合,不同pH值下的去除率曲线不受吸附剂剂量、重金属初始浓度的影响。并初步探明以往研究得到纳米材料能高效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表观结论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反应前后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或纳米材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本身所含有的杂质会与重金属离子产生沉淀作用。(2)Cu2+离子在腐殖酸改性纳米氧化钛和Y-纳米氧化铝上的吸附容量与腐殖酸改性量成正相关,吸附能力则与改性后腐殖酸中羧基在总官能团中的占比成正相关,说明腐殖酸改性能显著增强纳米氧化物对Cu2+离子的吸附。探明其吸附机制主要是通过负载到纳米氧化物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特别是羧基含氧官能团吸附Cu2+离子。与纳米氧化铝相比,纳米氧化钛不仅能吸附更多的腐殖酸,而且主要是通过羟基结合腐殖酸,导致改性纳米氧化钛中羧基在总官能团中占比增大。因此,腐殖酸改性纳米氧化钛对Cu2+离子不仅有更大的吸附容量,还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Abstract]:Nano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s excellent adsorbent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heavy metals in water due to their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bundant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NoM), a natural organic matter widely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 is adsorbed onto the surface of nanomaterials through various interactions, which will not only change the transport, transformation and fate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may affect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by nanomaterials, thus changing the mig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fate of 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typical nano-materials (including carbon nanotubes and nano-oxides),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 ions such as Cu2 _ (2) Zn _ (2) and Pb _ (2) O _ (2) CD _ (2) and the regularity and mechanism of humic acid-modified nano-oxides adsorbing Cu2 ions were studied. The main innovativ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t is found that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 ions in water under the presence of nanomaterials is mainly the precipitation of heavy metals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he adsorption of nanomaterials. The main evidences include the coincidence of the removal rate curve and precipitation curve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the removal rate curves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adsorbent and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change of pH value of solu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action or the content of nanomaterial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e are ignored. Some impurities can precipitate with heavy metal ions. (2)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u2 ions on humic acid-modified nano-titanium oxide and Y- nano-alumina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humic acid modificat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 of carboxyl groups in the total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modified humic aci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humic acid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adsorption of Cu2 ions on nano-oxides. It i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is mainly through the adsorption of Cu2 ions by the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loaded on the surface of nano-oxides, especially the carboxyl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Compared with nano-alumina, nano-titanium oxide can not only adsorb more humic acid, but als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carboxyl group in the total functional group of modified nano-titanium oxide mainly through hydroxyl binding humic acid. Therefore, humic acid-modified nano-titanium oxide not only has a larger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u2 ions, but also has a stronger adsorption capacity.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2 ;纳米材料 新世纪的黄金材料[J];城市技术监督;2000年10期

3 ;什么是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5期

4 邹超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广西化纤通讯;2000年01期

5 吴祖其;纳米材料[J];光源与照明;2000年03期

6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7 沈青;纳米材料的性能[J];江苏陶瓷;2000年01期

8 李良训;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金山油化纤;2000年01期

9 刘冰,任兰亭;21世纪材料发展的方向—纳米材料[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刘忆,刘卫华,訾树燕,王彦芳;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7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177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