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木塑复合材料抗紫外老化性能试验
[Abstract]:Using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HDPE) and wood flour as main raw materials, WPC. with 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using traditional wood-plastic composite (WPC)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co-extrusion production process, respectively. The material ratio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PC core layer is the same as that of homogeneous structure WPC (the wood-plastic mass ratio is 6:4), and the surface layer is pure HDPE plastic. The surface color, surface morphology, chemical group and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two groups of samples were test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V accelerated aging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lor difference 螖 E value of WPC surface of 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core-shell structure increased 17.59 and 9.40 respectively after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light for 2,500 h. The UV chromaticity resistance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PC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homogeneous structure WPC;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 Compared with the core-shell structure WPC, the surface of homogeneous WPC is rough, and the surface crack and pulveriz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occur under the ac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hydroxyl and carbony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core-shell WP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homogeneous WPC,HDPE, and the photo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WPC was effectively delayed with the increase of UV light aging time. The bending properti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pecimen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after 2 500 h aging test, The retention rates of flexural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core-shell structure and homogeneous structure WPC are 58.1% and 49.7%, respectively. The retention rate of elastic modulus is 43.2% and 38.0%,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polyethylene shel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maintaining the strength of WPC.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948”项目(2014-4-49) 江苏省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PAPD) 江苏省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分类号】:TB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肖锴;周雅静;李亮;;核壳结构金属-有机骨架的研究[J];化学进展;2014年Z1期
2 陈军;吴唯;吴笑融;陈玉洁;何三雄;;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蒙脱土核壳结构增强尼龙6[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3 曹顺生;刘白玲;邓小波;;核壳结构材料表征技术[J];江西化工;2008年03期
4 俞希跃;刘刚;常振旗;李文杰;周杰;田扬超;;聚合物核壳结构微球的同步辐射显微表征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张立新,罗佳,王琳,金浦,陈乾旺;SiO_2/PE/Bi_2S_3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9期
6 方玉堂;刘洪;;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合成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7 吴唯;陈军;何思阳;杨竹亭;陈川;;聚(苯乙烯-丙烯酰胺)/蒙脱土核壳结构材料改性聚酰胺6的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09年12期
8 郎雷鸣;;锌基荧光量子点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9 樊惠昌;;研究核壳乳液技术 开辟升级换代途径[J];中国皮革;1990年03期
10 张恺,韩坤,张学海,张俊虎,杨柏;具有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的窄分散发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J];科学通报;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盖国胜;杨玉芬;樊世民;;核壳结构粒子制备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何浪;王静波;洪昕林;;核壳结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粒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赵华伟;时虎;;核壳处理技术在阻燃防火中的应用[A];2011安徽省科协年会——海湾杯“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专题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鲁遥;赵鹏程;胡应乾;蒋宏亮;王利群;;同轴电纺制备生物降解多功能核壳纤维膜[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侠侠;;吸波核壳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费翔;徐世美;王吉德;;新型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双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机械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7 马宇春;李雪梅;柳越;李广录;何涛;;基于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型正渗透驱动液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召辉;;CoFe_2O_4-PbTiO_3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同轴电子雾化喷涂制备与表征[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洁;彭呈;方大为;聂俊;马贵平;;水蒸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丁瑜秋;陈小慧;徐佩;杨善中;徐红梅;丁运生;;共聚法构筑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结构粒子及其乳液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姜恩;我国成功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碳纳米管[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钛基和碳基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张宝忠;ZSM-5分子筛的纳米化、核壳化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3 高彩天;氧化物半导体核壳异质结构在光电化学器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4 南皓雄;单原子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及铂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付念;核壳可控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PBT增韧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洒;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调控与功能化特性[D];清华大学;2015年
7 李彦兴;二氧化硅包裹的核壳结构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氨分解制氢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贺珊珊;核壳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何浪;核壳结构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可控制备及其流变行为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10 吕强;核壳结构的磁性氧化铁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龙;一维核壳结构LiFePO_4/C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晓芳;磁性核壳结构镍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加氢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郑书红;稀土掺杂荧光温度传感材料设计与合成[D];浙江大学;2015年
4 刘梦眉;两种磁性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5 薛芬;界面活性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王军;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钱力;应用于喷墨打印含能油墨的核壳结构锅热剂的制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梁珂娟;核壳结构氧化物/还原氧化石墨烯基复合体系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9 朱晓琳;钴基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马志强;核壳结构CuO-Bi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炔化性能[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19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21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