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粒子改性PVC及其高原抗紫外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1 19:26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PVC发展情况,结合青海当地条件,根据高分子材料老化机理,以PVC树脂为研究对象,无机纳米粒子为紫外屏蔽改性剂,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PVC复合材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并优化了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粒子的工艺条件。将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改性纳米粒子通过溶液混合的方式添加到PVC基体当中,SEM、粒径分布、FIIR分析表明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在PVC中分散均匀,纳米粒子的最佳添加比例为3%,此时制得的PVC薄膜的拉伸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最佳;将改性Zn O纳米粒子代替部分纳米Ti O2添加到PVC基体当中,发现加入Zn O后粒子在基体当中分散更加均匀,这主要是由于Zn O与Ti O2通过静电力、范德华力物理交联在一起,降低粒子的团聚,从而提高了PVC材料的拉伸性能、紫外屏蔽性能。此外,由于Zn O具有协同阻燃的作用,材料的氧指数也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当纳米Ti O2粒子与纳米Zn O粒子的添加比例为1:3时,材料各项性能达到最佳。进一步研究Ti O2与Zn O的相互作用,将市售的Zn O纳米粒子换成自制的Zn O纳米棒添加到PVC中,发现复合粒子的添加能够阻碍PVC的链段运动,从而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而均匀分散的复合粒子也显著的提高了材料的紫外屏蔽能力,减缓了材料的老化过程。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PVC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of Qinghai, according to the aging mechanism of polymer materials, taking PVC resin as research object and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as UV shielding modifier, PVC composites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Firstly,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modified nanoparticles were determined and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The modified nanoparticles obtain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dded to the PVC matrix by solution mixing.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FII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nano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uniformly in PVC. The best addition ratio of nano-particles is 3 and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UV shielding properties of the prepared PVC films are the best. The modified Zn O nanoparticles are added to the PVC substrate instead of some nano-sized Ti O _ 2. It is found that the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in the matrix is more uniform after the addition of Zn O,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Zn O and Ti O 2 are crosslinked by electrostatic force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physics, which reduces the aggregation of particles and improves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PVC materials. UV shielding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t effect of Zn O, the oxygen index of the material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ratio of nano Ti O 2 particles to nano Zn O O particles was 1:3,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reached the bes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i O 2 and Zn O was further studied. The Zn O nanoparticles on the market were replaced by homemade Zn O nanorods to be added to PVC.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composite particles could block the chain motion of PVC. Thus,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were improved, and the uniformly dispersed composite particle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UV shielding ability of the materials, and slowed down the aging process of the materials.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1;TQ3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翠兰,侯博;PVC复合热稳定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1年02期

2 吴茂英;PVC用热稳定剂金属皂的特性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3年01期

3 宋洪祥;;纳米复合技术在PVC增韧改性中的应用[J];化工文摘;2001年08期

4 ;关注PVC反倾销初裁市场 制品企业呼吁“关爱下游”[J];塑料助剂;2003年04期

5 方猷泉,潘学松;液体钙/锌PVC复合热稳定剂[J];塑料助剂;2005年02期

6 汪忠清;张奇;俞天明;;改性碳酸钙在聚氯乙烯(PVC)消防管中的应用研究[J];塑料制造;2006年05期

7 周丕严;黄静;钱庆荣;肖荔人;陈庆华;;PVC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Ⅰ——PVC沥青的制备及其预氧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黄鹏;赵庆良;胡万里;张瑛瑛;;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回用PVC母液废水[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9 张泗文;;信越化学公司在美国的PVC新厂开始试运行[J];中国氯碱;2008年09期

10 王向阳;施青红;;PVC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食品迁移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平科;马正先;马云东;;插层法制备PVC/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2 徐建中;尚俊敏;唐婷婷;屈红强;;疏水氢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阻燃PVC中的应用[A];2012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宋树春;;PVC挤出行业的物料处理[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周荣方;石光;;PVC膜微孔结构的溶剂调控[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田修波;杨士勤;黄麟;韦春贝;;PVC聚合物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接枝抗菌处理[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高志坤;杨红梅;郑强;;稳定剂对PVC增塑糊泡孔形态的影响[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国庆;杨伟;王素;师明霞;庞文月;孙晓丽;陶海;;小波变换辅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PVC薄膜中9种增塑剂[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赵东飚;;浅析PVC离心母液的处理及有效利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刘涛;;PVC离心母液的处理及回收利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岩;屈泽华;刘琳;王国建;;长链聚酯增塑剂在PVC中的应用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莹婷;PVC:反倾销保护“形同虚设” 进口树脂冲击中国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刘文;PVC期货引来各方强烈反应[N];中国包装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超;现货企业积极备战PVC期货[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胡刘继;大商所理事会通过PVC期货合约及相关细则[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记者 赵洋;PVC期货拓展整合产业链条[N];金融时报;2009年

6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蒋婵杰;PVC期货促进石化产业发展[N];期货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龙昊;PVC期货获批正当时[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记者 李红珠;PVC期货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N];期货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红珠;大商所举行PVC期货交割推荐品牌座谈会[N];期货日报;2009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秦利;稻谷钢材PVC期货上市渐行渐近[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茁实;聚氯乙烯(PVC)实体与泡沫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会;毛竹颗粒表面化学/水热修饰及其增强PVC基复合材料性能表征[D];浙江大学;2010年

3 黄鹏;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PVC高温母液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袁金凤;聚丙烯酸酯类纳米微粒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复合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珂;有机基质调控合成羟基锡酸锌及阻燃PVC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田野;聚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苏建亚;新型大口径PVC空心结构缠绕瓦斯管设备的试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4 陈会龙;PVC软硬双层共挤发泡板材配方及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5 李均强;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福青;中国PVC行业发展环境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6年

7 林健涵;基于“期货+制造”视角的PVC产业链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张正红;PVC木塑复合材料配方及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杨宝红;数码喷绘PVC膜用增塑剂的防析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张立俭;PVC产品的包装改进策略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37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237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