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三维受限下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及其与金纳米粒子共组装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7 10:06
【摘要】: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纳米结构,例如球状、棒状、囊泡、洋葱状等。这些纳米结构在医药、生物、电子和催化剂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因此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在近几十年得到广泛的研究。纳米粒子在纳米受限几何空间可以形成更广泛的结构,因此,许多研究也开始关注纳米粒子在嵌段共聚物中的选择性分布。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了三维受限条件下四种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在本工作中我们所用的方法是乳液挥发法,所得胶束形貌具有明显的相分离结构。我们研究了嵌段组成、表面活性剂(PVA)等影响因素对这四种嵌段共聚物组装结构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由于聚乙烯醇(PVA)与PS、P4VP表面都有相互作用,PVA作为表面活性剂能调节PS、P4VP界面能,可改变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形貌和内部结构。(2)PVA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嵌段共聚物的种类,嵌段组成对胶束形貌也有影响。 本文还研究了PS9800-b-P4VP10000,PS35000-b-P4VP2700与金纳米粒子在三维受限条件下的共组装。我们探讨了熵效应与焓效应对金纳米粒子在嵌段共聚物中分布位置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纳米粒子进入聚合物基体中会导致明显的熵效应和焓效应。其中,焓效应主要取决于纳米粒子表面配体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相容性。熵效应主要取决于纳米粒子的平移熵和基体聚合物链的构象熵。当纳米粒子进入聚合物基体中会占据聚合物链的位置,导致聚合物链绕过纳米粒子重新排布,从而造成构象熵损失。纳米粒子尺寸越大,则构象熵损失越大。实验中我们用PS和P4VP修饰金纳米粒子,已将焓排斥作用降到最低。因此在嵌段共聚物与金纳米粒子的共组装中我们主要考虑熵排斥作用。通过实验我们看到,1.7nm的金纳米粒子能均匀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而3.5nm的金纳米粒子倾向于分布在聚合物基体的一端来补偿聚合物中引入纳米粒子引起的熵损失,降低体系自由能,使聚合物胶束形貌稳定存在。
文内图片:(a)AB型两嵌段共聚物在本体中的平衡态形貌:S和S’是体心立方球体,C和C’是六角圆柱形,G和G’是双连续螺旋结构,L是片状
图片说明: 1.1 (a)AB 型两嵌段共聚物在本体中的平衡态形貌:S 和 S’是体心立方球体 和 C’是六角圆柱形,G 和 G’是双连续螺旋结构,L 是片状。(b)平均场理测的 AB 两嵌段的理论相图,依赖于嵌段的体积分数(f)和隔离参数 N。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共聚物的实验过程的图像,fA代表聚异戊二烯的体积分数PL 是穿孔薄片。ig. 1.1 (a) Equilibrium morphologies of AB diblock copolymers in bulk: S and Sbody-centered-cubic spheres, C and C’ = hexagonally packed cylinders, G and G’icontinuous gyroids, and L = lamellae. (b) Theoretical phase diagram of AB diblocredicted by the selfconsistent mean-field theory, depending on volume fraction (f)the blocks and the segregation parameter, wN, where w is the Flory Hugginsegment segment interaction energy and N is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CPS aCPS’= closely packed spheres. (c) Experimental phase portrait of
文内图片:图1.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m-b-PAAn各种形貌的透射电镜图片和原理图
图片说明: 图 1.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PSm-b-PAAn各种形貌的透射电镜图片和原理图。m 和n 分别代表 PS 和 PAA 的聚合度。原理图中红色代表疏水嵌段 PS,蓝色代表亲水嵌段 PAA。HHHs:六角空心环。LCMs:大型复合胶束。Fig. 1.2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icrographs and correspondingschematic diagrams of various morphologies formed from amphiphilic PSm-b-PAAncopolymers. Note: m and n denote the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of PS and PAA,respectively. In the schematic diagrams, red represents hydrophobic PS parts, whileblue denotes hydrophilic PAA segments. HHHs: hexagonally packed hollow hoops;LCMs: large compound micelles.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得到的胶束形貌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因而备受人们关注。特别地,自组装的纳米结构可以用于纳米模板合成半导体,引导形貌和尺寸均可控的金属纳米粒子沉积,进一步控制纳米粒子在一维到三维的空间分布。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1;O6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Fa-ming Gong;Zuo-quan Zhang;Xiao-dong Chen;Lu Zhang;Xing-su Yu;Qi-hua Yang;Xin-tao Shuai;梁碧玲;程度;;A Dual Ligand Targeted Nanoprobe with High MRI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4年03期

2 Ru Xia;Xiang-song Wu;陈鹏;Jia-sheng Qian;Xiao-shuang Feng;;Monte Carlo Simulation on Layered Polymeric Films[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4年05期

3 朱昊;韩婷婷;张晶晶;周治国;杨仕平;;水溶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应用[J];广州化工;2014年07期

4 李战;赖舒忆;王倩;马绍玲;冯霞;陈莉;;PS-b-PNIPAAm嵌段共聚物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形貌研究[J];功能材料;2015年10期

5 Peng Zhou;Qian Wang;Cheng-Liang Zhang;Fu-Xin Liang;Xiao-Zhong Qu;Jiao-Li Li;Zhen-Zhong Yang;;pH responsive Janus polymeric nanosheet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5年06期

6 孙琳;吴杰;胡娜;施冬健;陈明清;;多重敏感性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年03期

7 Bingbing Lin;Hongying Su;Rongrong Jin;Danyang Li;Changqiang Wu;Xin Jiang;Chunchao Xia;Qiyong Gong;Bin Song;Hua Ai;;Multifunctional dextran micelles as drug delivery carrier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bes[J];Science Bulletin;2015年14期

8 刘圣活;帅心涛;周建华;胡凤霞;;MG7抗体靶向紫杉醇纳米药物对胃癌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17期

9 金光玉;全松石;龙彦军;刘岩;金恩浩;;ASGP-R介导的乳糖酸-壳聚糖-SPIO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体外MR成像[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年06期

10 贾海涛;黄海瑛;何天白;;自洽平均场正则系综下计算嵌段共聚物/均聚物共混相图[J];应用化学;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加荣;组织工程关节软骨再生修复的在体无创监测方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张传玲;静电纺丝法组装一维纳米结构单元及组装体的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易成林;双亲大分子自组装胶束的乳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4 许建雄;新型反应性乳化剂的设计及在乳液聚合中的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韩吉姝;水相量子点的制备、组装及其对金属离子的检测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6 李炜坤;超分子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有序组装体的结构与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朱丽静;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线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及其聚合物基复合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智锁红;基于聚偏氟乙烯的有机—无机复合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两亲性线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溶液自组装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0 张卡卡;DNA和聚合物核壳胶束的自组装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5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515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